资源简介 第三章 算法基础从A市到B市耗时最少的旅行路线方案设计报告—— 以从广州市到长春市为例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航空、桥梁建设得到了快速发 展,这给我们的交通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如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汽车 客运等给我们的出行带了许多的便利。二、设计目的(一)项目情景小张是广州市某中学高三的学生,国庆节到了,小张要去探访在长春 市就读的好友,为了节约成本而且更多地欣赏沿途风光,并且能够一睹北 京市容,小张决定以北京作为中转站,乘高铁前往长春。现请你帮他设计 一个以高铁为交通工具、以北京为中转站的从广州市到长春市耗时最少的 旅行方案。(二)设计目的通过对“耗时最少的旅行方案”设计,体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理解和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学会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 简单算法,懂得描述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种类程序 设计语言的特点。三、需求分析要设计一个以高铁为交通工具,以北京为中转站的从广州市到长春市 耗时最少的旅行方案,首先必须知道广州市到北京市的高铁有哪些班次、· 1 ·北京市到长春市的高铁有哪些班次。然后分析从广州市到长春市高铁的可行旅行方案有哪些?在可行的旅 行方案中,找出从广州市到长春市耗时最少的旅行方案。四、需要的工具与方法在设计广州市到长春市耗时最少的旅行方案时,可以编写计算机程序 来解决问题。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分析问题、设计算 法、编写程序、程序调试与运行。算法描述常用的方法有:自然语言描述法、流程图描述法、伪代码描 述法。算法描述过程中用到的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 结构。本项目中,用到的工具有:Python程序设计语言、思维导图等;用到的 方法有:自然语言描述法,用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 构描述算法的方法等。五、设计方案1.问题分析本项目要求设计一个以高铁为交通工具,以北京为中转站的从广州市 到长春市耗时最少的旅行方案。首先我们通过网络获取广州市到北京市、 北京市到长春市的高铁班次信息。(本章所展示的高铁班次信息仅为项目 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查询时间不同,高铁班次信息或有差异,请以实际查 询为准。)(1)广州市到北京市的高铁班次信息如图3-1所示。·2 ·图 3-1 广州市到北京市的高铁班次信息(2)北京市到长春市的高铁班次信息如图3-2所示。图 3-2 北京市到长春市的高铁班次信息·3 ·然后,我们将获取的信息经过数据清洗后,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存储为 Excel文件,广州至北京高铁班次查询结果如图3-3所示。图 3-3 广州市至北京市高铁班次查询结果图北京市至长春市高铁班次查询结果如图3-4所示。图 3-4 北京市至长春市高铁班次查询结果图2.设计算法以北京市为中转站从广州市到长春市耗时最少的旅行方案问题,根据 获取的广州市到北京市、北京市到长春市的高铁班次信息,采用以下的方 法找出耗时最少的联运班次方案,算法如下:·4 ·分别算出从广州市至北京市各班次所用的时间。分别算出从北京市到长春市各班次所用的时间。(2)找到能够从广州市经北京市到达长春市的联运班次,共 k 条线路。(3)从 k 条联运班次线路中找出耗时最少的为最佳旅行路线。3.编写程序根据所设计的算法,编写程序,程序的核心代码如下。(#导入xlrd 模块#以下3行初始化列表)import xlrd ms=[] ra=[] rb=[] data = xlrd.open_workbook("B1.xls") # Excel文件名 B1.xls table_1 = data.sheet_by_name("Sheet1") # 取出 Excel 文件中的数据表 Sheet1 table_2 = data.sheet_by_name("Sheet2") # 取出 Excel 文件中的数据表 Sheet2 (#读取数据表Sheet1 的每一行记录数据,记为rs1#读取数据表Sheet2 的每一行记录数据,记为rs2#旅行方案耗时最小值初始化#枚举rs1(即数据表Sheet1)中每一行记录)rs1 = table_1.nrows rs2 = table_2.nrows m= 99 for i in range(1,rs1): t14 = table_1.cell(i,4).value #读取数据表第4列的数据(由广州出发到达北京的时间) t15 = table_1.cell(i,5).value #读取数据表第5列的数据(由广州出发到达北京的时间) if t15=="第二天": t14=t14+24 t12 = t14-table_1.cell(i,2).value #计算由广州出发到达北京所用的时间(到达时间-出发时间) for j in range(1,rs2):·5 ·#枚举rs2(即数据表sheet2)中的每一行记录 t22 = table_2.cell(j,2).value #读取从北京出发的时间 if t22>t14 : #如果从北京出发的时间大于到达北京的时间 m1=t12+(t22-t14)+(table_2.cell(j,4).value-t22) #算出到达长春所用的时间 if m>m1: #如果当前值比最小值还小 m=m1 # 则更新最小值 r1=i #记录这时从广州出发到达北京的数据 r2=j #记录从北京出发到达长春的数据 ms.append(m) #将最小值添加到列表中 ra.append(r1) #将取得最小值时从A出发到达中间地的记录添加到列表ra中 rb.append(r2) #将取得最小值时从中间地出发到达B市的记录添加到列表rb中 ms0=min(ms) #取出列表ms中的取最小值 ms1=ms.index(ms0) #找出中间城市编号 print("从广州出发经北京到达长春,最少耗时为:",ms0*24,"小时。 具体行程请查看文件ZHXC.XLS。") #输出结果 data = xlrd.open_workbook("B1"+".xls") #找出取最小值时中间城市对应的数据文件 table_1 = data.sheet_by_name("Sheet1") #找数据文件的数据表Sheet1 table_2 = data.sheet_by_name("Sheet2") #找数据文件的数据表Sheet2·6 ·(importxlwtwbk=xlwt.Workbook()sheet=wbk.add_sheet("Sheet1"))#导入模块 xlwt #创建一个工作簿文件 #创建数据表Sheet1 (style=xlwt.XFStyle() #创建单元格格式对象forlinrange(5): #枚举要写出结果的列 l(1--4)sheet.write(0,l, table_1.cell(0,l).value)#将数据文件的数据表Sheet1的表头第l列数据写入数据表Sheet1ifl in (2,4):)#对于开始时间和到达时间,指定时间格式 style.num_format_str = "hh:mm" else: #其他单元格不设置格式 style.num_format_str = "" #写入数据时指定格式(最后一个参数) sheet.write(1,l, table_1.cell(ra[ms1],l).value,style) #将最优值时到达对应经过中间城市数据文件的数据表Sheet1的第 #l列数据写入数据表Sheet1 sheet.write(2,l, table_2.cell(rb[ms1],l).value,style) #将最优值时对应从中间城市出发数据文件的数据表Sheet1的第l #列数据写入数据表Sheet1 wbk.save("zjxc.xls") # 将结果保存到数据簿文件zjxc.xls4.调试运行程序扫描封底的二维码,打开配套资源中的“项目范例程序.py”,运行程 序,输入数据以图3-3、图3-4的数据为例,可以快速地找出从广州市到长 春市耗时最少的高铁旅行方案,如表3-1所示。·7 ·表 3-1 耗时最少的高铁旅行方案交通工具 出发地 出发时间 到达地 到达时间高铁 广州 8:25 北京 16:27高铁 北京 16:37 长春 21:33在本项目的算法描述中,用到了自然语言描述法,而在程序实现过程 中,程序是由上而下执行,属于顺序结构,在枚举rs1(即数据表Sheet1)中 每一行记录、以及枚举rs2(即数据表Sheet2)中的每一行记录时用到了循 环结构,在判断从北京市出发的时间是否大于到达北京市的时间、以及判 断当前值是否比最小值还小时用到了分支结构。六、结语通过参与并完成本项目,我们深刻体会到:1.设计算法是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关键。算法是指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 通俗地说,算法就是用计算机求解某一问题的方法,是能被机械地执行的 动作或指令的有穷集合。一个问题能否用计算机来解决,很大程度取决于 能否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2.根据具体问题用恰当的描述方法描述算法。描述算法的常用方法有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流程图描述算法和伪代码 描述算法。每一种描述方法各有优点与不足,要根据具体问题选用恰当的 描述方法描述算法。3.计算机解决问题更高效。通过本项目问题可以明显体会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优势,当数据量 不多时,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方法来处理;然而,当数据量较多时,运用计 算机解决问题可以更高效、更便捷。在开展本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自主、协作、探究学习,体验 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了算法的概念与特征,学会了运用恰当 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了解了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的 过程、不同种类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促进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达 成,达成了项目学习的目的。·8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