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范例成果报告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体验庆祝国庆多媒体作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范例成果报告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体验庆祝国庆多媒体作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

资源简介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体验庆祝国庆多媒体作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报告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 的方式变得多样化。同时,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也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世 界客观事物的重要资源。因此,理解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人 信息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
二、体验目的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需要科 技创新的全面支撑。
国庆节快到了,我们利用学校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搜索和查阅书籍, 收集和整理了我国近年来的伟大科技成就,并对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进 而创作庆祝国庆的多媒体作品。
通过体验庆祝国庆多媒体作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在具体感知数据与 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知道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三、体验内容和步骤
1.数据采集
(1)明确数据需求;
(2)确定数据采集方法;
(3)获取并存储数据。
2.数据编码
(1)根据数据类型,明确编码方式;
· 1 ·
(2)根据数据编码方式,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数据处理工具;
(3)运用多媒体数据处理工具,加工处理数据。
3.信息呈现
(1)分析数据;
(2)呈现信息。
四、体验过程
1.认识数据,体验多媒体作品的“数据采集”
参考纪录片《这十年——突破的中国》,我们根据制作庆祝国庆多媒 体作品的需要,确定要收集的数据与信息,如我国近年来科技创新领域、 农业领域、医疗领域等取得成就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计划通过扫描书 籍文字、图片以及网络下载等方法采集数据,收集我国近年来的伟大科技 成就, 并进行分类存储。先根据内容(如航空、科技、医疗、农业等)进行 一级分类,再根据数据的不同类型(如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进行 二级分类存储并对文件统一格式(时间+标题+类型)命名。为了更好地管 理与共享资料,我们将相关资料存放在云盘中。
2.了解常见数据的编码方式,体验多媒体作品的“数据编码”
首先,为了创作多媒体作品,我们要对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文字、 图片、视频等数据是通过编码进行存储和传输的。
(1)文字编码。
文字(字符)编码有单字节码和双字节码两种。其中,ASCII码、莫尔 斯码属于单字节码,国标码(GBK)、统一码(Unicode)属于双字节码。
(2)图像编码。
图像编码是指在满足一定保真度的条件下,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 码和压缩,以较少比特数表示图像或图像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技术。
(3)声音编码。
对声音进行数据编码,必须经过前期的数据采样和数据量化。
编码时采用的二进制位数越多,数据量越大,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越 大。以声音信息为例,其存储空间遵循如下公式:
声音存储空间=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8
·2 ·
例如,采样频率为44.1 kHz、量化位数为16位的立体声,1秒声音所需 字节数为:
44.1×1000×16×2×1÷8=176400(B)≈172.3(KB)。
针对纸质的文本资料,我们运用文字识别工具,将其转换为电子文 档,并检查转化后的文本,确保无误后进行保存。
针对纸质的图像资料,我们利用手机拍照功能,将其转换为电子图
片;并利用相关工具转换格式,统一将所有图片以jpg格式进行保存。
针对音频资料,我们利用相关工具转换格式,统一将所有音频以mp3格 式进行保存。
其次,我们选用WPS制作PPT多媒体作品,为了作品更好地呈现效果, 我们还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在制作过程中,运用WPS 中的“图片工具”,对插入的图片进行压缩、裁剪、抠除背景、设置透明 色、色彩调整、添加边框或效果等操作;对插入的音频和视频,运用WPS 中的“音频工具”或“视频工具”,进行压缩、音量设置、裁剪、效果设 置等处理。
3.分析信息的特征,体验多媒体作品的“信息呈现”
(1)依据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特征,我们在创作多媒体作品过程 中,融合不同类型数据(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来呈现主题内容, 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2)依据信息的真伪性特征,我们在创作多媒体作品过程中,认真筛 选和校验作品所呈现的内容,保证所呈现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3)依据信息的共享性特征,我们在创作多媒体作品过程中,积极开 展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协作效率,优化作品效果。
(4)依据信息的传递性和时效性特征,我们将在国庆前,选择合适的 网络平台,发布作品,呈现我国近年来的伟大科技成就。
五、体验成果
1.数据正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种重要资源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 和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是
·3 ·
信息的载体,也是人们提取信息、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成为人们认识和 理解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重要资源。
2.运用计算机技术,可将数据数字化并进行存储和传输 计算机通过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和传输。
将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符号化、数据化,需要有一个理解、抽象、推 理的过程,计算机将它们处理转换成0和1组成的二进制编码,进而采用基 于二进制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进行处理。文字、图像、声音等类型的数 据都可经过编码进行存储和传输。
3.数据经加工处理,可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 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 征。人们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 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不断增长。移动电话、社交 媒体和用于医疗诊断的影像技术等新业务,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并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并对推进科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六、结语
在开展本项目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在具体 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理解了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掌握了数据编码的 基本方式,达成了项目学习的目的。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