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玩具)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玩具)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玩具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数出并说出玩具的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并书写数字1至10。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尊重他人的情感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玩具的数量,并能用数字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三、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玩具(如积木、小汽车、皮球等),数字卡片(1-10)。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些玩具,练习本和铅笔。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玩具,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些玩具吗?你们家里有哪些玩具呢?”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里的玩具,并说出玩具的数量。
2. 新课呈现
呈现主题图,展示淘气和笑笑玩玩具的场景。(图略)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玩具,并数出每种玩具的数量。
提问:“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呢?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数数的方法(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等)。
老师首先让学生们围成一个圈,然后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些彩色的小珠子或糖果,作为数数的辅助工具。接着,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通常是怎么数数的呢?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方法或者小技巧?”
学生们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说:“我会用手指来数数,一个手指代表一个数字。”有的学生则说:“我喜欢用嘴巴念出来,每念一个数字就数一个。”还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方法:“我会把珠子分成不同的颜色,然后每种颜色代表一个数字,这样我就可以更快地数出来了。”
老师鼓励学生们继续分享他们的想法,并邀请他们到前面来展示他们的数数方法。一个学生走上台前,拿起手中的珠子,说:“我数的时候会把珠子分成两组,先数一组,然后再数另一组,最后把两组的数量加在一起。”老师赞扬了这个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鼓励其他学生也尝试这种分组数数的方法。
接下来,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挑战:“如果我们有很多珠子,该怎么快速地数出它们的数量呢?”学生们再次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中。有的学生提出了估算的方法,有的学生则建议可以用计算器来辅助数数。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应用这些方法。
通过这次“讨论并分享数数的方法”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数数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思维。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 探究新知
小组合作,数出小组内同学带来的玩具数量,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小组内交流数数的方法和结果,并讨论哪种方法更快捷、更准确。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数法,并引导学生正确书写数字。
4. 巩固练习
练习一: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迅速说出相应的玩具数量,并用手势表示。
练习二: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玩具数量,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数字。
练习三: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们想邀请新朋友来家里玩玩具,你们会准备哪些玩具呢?数量是多少?”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份玩具清单,并标明每种玩具的数量。
玩具清单表
玩具名称 类型 价格 数量
积木 拼插玩具 50元 20
遥控车 电动玩具 150元 10
芭比娃娃 角色扮演玩具 80元 15
滑板车 户外玩具 120元 1
6. 通过展示各种玩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玩与数字之间的关系。这个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1 图2 图3
6.1)新知探究: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玩具的数量,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和含义。
提问:
图1中有几辆小车?
图2中有几辆小车?
图3中有几辆小车?
回答:图1有1辆小汽车
图2有1、2、3、4,图2共有4辆小汽车
图3有1、2、3、4、5图3有4辆小汽车
图4
图5
提问:图4有多少辆小汽车?开走了图5中的几辆小汽车?还有小汽车几辆?
回答:图4有6辆小汽车,开走了图5中的4辆小汽车,还剩下2辆
6.2)巩固练习:我设计了一些与玩具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
实例
加法
1. 合并物品:
例子: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小明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解答:3(原有的)+ 2(新增的)= 5(现在的总数)
2. 连续计数:
例子:从1数到5,需要数几次?
解答:1 + 1 + 1 + 1 + 1 = 5(数了5次)
3. 简单加法:
例子:2 + 3 =
解答:2(第一个数)+ 3(第二个数)= 5(结果)
减法
1). 拿走物品:
例子:小红有5个糖果,她吃了2个。她还剩下多少个糖果?
解答:5(原有的)2(吃掉的)= 3(剩下的)
2). 比较数量:
例子: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多少个苹果?
解答:5(小明的数量)3(小红的数量)= 2(小明比小红多的数量)
3). 简单减法:
例子:8 4 =
解答:8(被减数)4(减数)= 4(差)
实际应用
这些加减法的基础概念不仅限于数学课本,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购物时计算花费和剩余的钱,分配食物或玩具时确保每个人都有等量的份额,或者计算时间差等。
小结:
数字的概念和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数字的认识
1. 1-5的基数含义:每个数字(1、2、3、4、5)都可以用来表示同物体的数量。例如,一个太阳可以用数字“1”表示,两只小鸟可以用数字“2”表示,以此类推。
2. 数字的形状认识与书写:学生需要掌握每个数字的基本形状,并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它们。比如,“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子,“5”像枰钩。
②、数字的比较
1. 大小比较: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来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例如,3>2表示3大于2,而4<5表示4小于5。
2. 数的顺序:学生需要理解数字的顺序,并能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字。
③、数的合与分
1. 数的合:这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加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字。例如,2+3=5。
2. 数的分:这是指将一个数字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得到新的数字。例如,5可以分成3和2,或者4和1。
④、数的表达
学生需要了解数的运算符(+、-、×、÷)和等号(=)的含义,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表达。例如,2+3=5表示两个数字2和3相加等于5。
所以,本课数字的概念和含义主要涵盖了数字的认识、比较、合与分以及表达等方面,这些都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
六、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我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对数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不仅能够准确地数出玩具的数量,还能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解释这些数量。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本次教学成功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中玩。通过观察和操作玩具,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数字的概念和含义,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玩具的兴趣超过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改进,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游戏的元素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二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三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数一数家里的玩具数量,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如数一数家里的水果数量、书本数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