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七年级 设计者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册、章 上册 第二章
课标要求 1.理解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3.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4.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5.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会按问题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近似计算。
内容分析 本章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中的最基本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势必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比如在有关代数式的进一步求值、计算、证明以及解方程时变形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有理数运算不熟或出了差错引起的,因此,使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及其混合运算,是本章教学的重中之重。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以及小学对非负有理数的运算,这为开展有理数的运算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有理数运算的关键:一个是符号法则,另一个是绝对值的运算绝对值的运算实质就是小学学过的非负有理数的运算,而旧知识的欠缺和新知识的不足有可能会混在一起,这将会给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带来一定的困难。
单元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主)。 3.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5.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6.理解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意义,能准确地说出精确位及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乘方、科学记数法、近似数等概念。 2.掌握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的正确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主)。 难点: 1.有理数运算法则尤其是加法法则的理解。 2.有理数运算的准确性和如何选择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一)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二)课时安排 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1-4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45-8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49-12有理数的乘方4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1.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 2.会利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任务一:完成教材思考和探究,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任务二:完成例1及思考 2.1.1 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1.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简化运算任务一:完成教材中的两个探究,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任务二:完成教材中的例2、例3 2.1.2 有理数的减法(第一课时)1.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2.会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任务一:完成探究,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 任务二:完成例4及思考,应用法则进行计算2.1.2 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运用加法运算律合理地进行混合运算。1.能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运算 2.能通过省略加号、括号等形式得出简便的书写形式,并进行加法运算任务一:完成例5,例6,探究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任务二:探究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规律2.2.1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并.能利用有法则进行计算 2.能快速说出一个非零数的倒数任务一:完成教材思考和探究,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任务二:完成例1、2,并学习倒数2.2.1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1.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掌握多个有理数连续相乘的运算方法.1.掌握乘法运算律的字母表达形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简化运算 2.能准确进行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有理数乘法计算任务一:完成教材探究及例3 任务二:完成例3后探究2.2.2 有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1.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2.会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化简分数1.理解有理数除法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有理数除法法则化简分数并能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任务一:探究有理数除法法则 任务二:完成例4,例5 2.2.2有理数的除法(第二课时)1.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 2.能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1.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灵敏混合运算 2.能利用有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任务一:完成例6,例7,体会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 任务二:完成例8,并体会计算器的使用2.3.1.1 乘方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1.理解乘方,认识幂的各部分,并能正确进行乘方计算 2.能用计算器进行有关乘方的计算任务一:通过实例,理解乘方的相关概念 任务二:完成例1及探究,体会乘方的符号法则 任务三:完成例2,学习利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计算2.3.1.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能较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通过观察、操作、推理、计算等找出数列之间各数存在的规律。1.能运用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计算 2.能通过观察、操作、推理、计算等找出数列之间各数存在的规律任务一: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并完成例3 任务二:完成例4,通过找规律,提升学生观察、推理、计算等能力2.3.2 科学记数法1.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2.能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1.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绝对值较大的数 2.理解整数数位与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之间的关系任务一:认识科学记数法,并完成例5 任务二:完成教材思考2.3.3 近似数1.理解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意义. 2.能准确地说出精确位及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1.知道什么是近似数 2.能根据要求准确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任务:通过实例理解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意义并完成例6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