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课题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是赣科版2022信息科技五年级第三单元《算法的控制结构》中的第9课《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旨在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这一直观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顺序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本课不仅让学生熟悉图形化编程的界面与操作流程,还通过具体实例——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加深学生对顺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执行”特点的理解。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控制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图形化编程软件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重要性,理解编程在解决问题和表达创意中的作用,增强对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敏感性和关注度。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将“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顺序执行的步骤,并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通过拖拽积木块(或类似元素)的方式实现这些步骤,从而理解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图形化编程软件,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新技能,能够创新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个人特色的顺序结构程序,如修改打招呼的内容或添加其他动作,展现数字化学习的成果和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编程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信息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不编写或传播恶意程序。同时,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共同维护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社会环境。重点 认识图形化编程软件,掌握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的流程难点 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教师首先展示一段有趣的动画,内容是森林里的小鹿和小猴在愉快地交流,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如果我们想要小鹿向小猴打招呼,在编程中应该如何实现呢?”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入主题:教师简要介绍图形化编程软件的概念,强调它能让编程变得更直观、更有趣,适合初学者入门。随后,宣布本节课将学习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 观看动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猜测动画制作的背后原理。聆听教师介绍,对图形化编程软件产生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生动的动画和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简要介绍图形化编程软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明确学习任务。讲授新课 环节一:图形化编程软件初探教师活动:软件展示与介绍:首先,在大屏幕上打开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界面,向学生展示软件的外观、布局及主要功能模块,如“代码区”、“素材库”、“舞台”等。操作界面解析:逐一介绍软件界面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特别是如何拖动积木块(或称为代码块)到代码区进行编程,以及如何通过“舞台”预览程序的执行效果。基础操作演示:演示如何新建项目、保存项目、添加和删除角色等基本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化编程软件的使用流程。环节二:顺序结构概念与实现教师活动:顺序结构讲解:结合“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情境,详细解释顺序结构的概念,即程序按照编写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执行每个步骤,不跳跃、不重复。编程步骤分解:将“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顺序执行的步骤,如“小鹿从舞台左侧出现”、“小鹿走到舞台中央”、“小鹿说‘你好,小猴!’”等,并在黑板上或PPT上列出这些步骤。编程示范: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按照分解的步骤,逐一演示如何使用积木块(如“当绿旗被点击时”、“移动步数”、“说”等)来实现这些步骤。同时,讲解每个积木块的作用和如何将其正确组合以形成完整的顺序结构程序。环节三:实战演练与注意事项教师活动:实战演练准备:指导学生打开图形化编程软件,新建项目,并准备好小鹿和小猴的角色以及所需的背景素材。编程指导:鼓励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顺序结构知识和编程步骤,自己动手尝试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程序。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注意事项强调:在指导过程中,特别强调顺序结构的重要性,以及编程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积木块的正确连接、角色属性的设置等。同时,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真观察教师的软件演示,注意听讲解,尝试理解软件界面和编程流程。跟随教师的案例分析,思考如何将顺序结构应用于具体任务中,记录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直观的软件演示和详细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图形化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顺序结构的编程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课堂练习 任务布置:要求学生分组合作,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创新设计,如添加背景音乐、改变角色动作等。巡回指导: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解答疑问,纠正错误,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的创意和进步。 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和教师指导,动手实践,完成“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编程任务。相互讨论,分享创意和解决方案,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化编程软件和顺序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课堂小结 成果展示:邀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编程成果,分享编程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图形化编程软件和顺序结构的重要性,回顾关键知识点和操作步骤。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或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图形化编程的奥秘。 积极参与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感受。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接收并记录作业要求,准备课后复习和拓展学习。 通过成果展示和总结归纳,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布置作业以巩固课堂所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板书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认识图形化编程软件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实现顺序结构任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