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下边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分析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用数学解决问题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生整个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说学情分析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1.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储备情况: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几何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还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的基础。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能从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形状为长、正方体的素材,并能通过这些素材发现长、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3.学生的认知力与水平: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基于新课标和数学核心素养,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2.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3.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并认识长、宽、高。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空间概念。四、说教法与学法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按照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来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我采用情境创设法、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我采用了创设摸球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五、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揭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情境图。你们看到过这些建筑物吗?它们的形状是什么图形?(指名学生说说)(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探索新知,实践交流,深探长方体1.直观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学具,摸一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2.结合图形抽象出面、棱、顶点。呈现长方体,学生依次说出名称,课件依次呈现面、棱、顶点。(三)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教学教科书P18例11.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学具,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1)认识面。我们首先来认识面。四人小组研究下面的问题。(2)认识棱和顶点。拿出长方体,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量一量。棱和棱的交点是长方体的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2.整体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我们分别从面、棱和顶点认识了长方体,大家闭着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是怎样的?谁能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小结: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四)制作长方体框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从“棱”切入,精选材料,引发猜想。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如果要用细木条搭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几根细木条?(12根)为什么是12根?给你12根细木条你一定能搭成吗?仔细观察,上面的三种方案,哪些一定能搭成长方体框架?哪些一定不能?为什么?先仔细想一想。2.小组合作操作,积累操作和推理经验,验证猜想。学生自主操作,尝试搭长方体框架。3.有序反馈交流,促进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长方体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都是4条,这4条长度相等。进一步思考,假如把其中1条棱隐藏,你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吗?再隐藏1条呢?请同学们思考:只要留下几条棱就能想象出长方体原来的样子?(三)联系生活,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做一做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会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练习结束后,我会引寻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提问学生: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培养学生自主总结能力。在课堂最后,我会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为学生们设置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的设置既有利于新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又有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增效的目的。六、说板书设计最后,我来说一下板书设计。长方体面 6个 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并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日标一目了然。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做到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能让课堂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上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