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循环结构课题 循环结构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循环结构》是算法控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使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通过对比学习当循环(while循环)和直到循环(until循环)的区别,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循环结构的应用场景。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寻找并表达生活中具有循环结构的实例,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后续编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在日常生活和编程中循环结构的信息处理模式,意识到循环结构在数据重复处理、自动化任务等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具有循环结构的例子,增强对信息处理效率和模式的敏感性。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需要重复执行的任务时,能够运用循环结构进行抽象和建模。学生将学会区分当循环和直到循环的适用场景,理解其逻辑差异,并能在编程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两种循环结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Scratch等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数字化学习,通过实践和探索掌握循环结构的应用。学生将尝试设计包含循环结构的简单程序,如绘制重复图案、计算数列和等,以此提升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学生将学会利用数字化工具(如流程图软件)进行程序设计的可视化表达,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创新应用。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编程和软件开发过程中,合理使用循环结构对资源利用和程序性能的影响。学生将学会评估循环结构的效率和可能带来的资源消耗,确保程序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并遵守编程伦理和知识产权法规,确保在创作和使用包含循环结构的程序时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隐私权益,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感。重点 掌握循环结构的含义与特点,理解当循环和直到循环这两种循环结构的区别难点 能说出生活中具有循环结构的例子并用流程图表示出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展示一段Scratch动画,其中角色(如小猫)不断重复跳跃动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小猫为什么能不停地跳跃?这种重复的动作在编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重复进行的?这些重复的模式与编程中的什么概念相似?” 观察动画,思考并讨论小猫跳跃的重复模式。列举生活中重复进行的例子,如时钟的指针转动、呼吸过程、交通信号灯的变化等。 通过直观的动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然过渡到循环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编程概念相联系。讲授新课 环节一:引入循环结构的概念活动描述:教师首先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动画,展示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循环往复的现象,如钟表指针的转动、四季的更替、流水线的生产过程等。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它们会不断地重复发生?”提出问题:“在计算机程序中,如果我们想要让某段代码重复执行多次,应该怎么办呢?”引出循环结构的定义:“在计算机编程中,当我们需要重复执行某段代码直到满足特定条件时停止,就会使用到循环结构。”环节二:讲解循环结构的类型与区别活动描述:详细介绍当循环(也称为“如果...那么循环”或“当...时循环”)和直到循环(也称为“重复直到...”循环)的含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教师活动:当循环讲解:解释当循环的基本结构,即“当某个条件为真时,执行一段代码块;条件不再为真时,跳出循环”。通过Scratch中的示例代码或图形化积木块展示当循环的实现方式。直到循环讲解:对比当循环,解释直到循环的基本结构,即“重复执行一段代码块,直到某个条件为真时停止”。同样使用Scratch中的示例进行说明。区别对比:通过图表或列表形式,总结当循环和直到循环的主要区别,如触发条件的位置(开始前/满足后)、执行次数的不确定性(可能一次也不执行/至少执行一次)等。环节三:生活中的循环结构实例与流程图绘制活动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生活中具有循环结构的实例,并学习如何将这些实例转化为流程图进行表示。教师活动:示例引导:教师先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循环结构实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后,我会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上学。这个过程每天都会重复。”流程图绘制:在黑板上或使用电子白板,教师示范如何将这个实例转化为流程图,包括开始和结束符号、处理步骤(刷牙、洗脸、吃早餐、上学)以及循环箭头等。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循环结构实例,然后尝试自己绘制流程图。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总结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归纳生活中的循环结构特点,并强调流程图在表达复杂逻辑过程中的重要性。 认真听讲,理解循环结构的定义和两种循环结构的区别。观察并思考Scratch中的循环结构示例,尝试理解其工作原理。 帮助学生建立对循环结构的清晰认识,理解其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具体的Scratch示例,加深学生对循环结构实际应用的理解。课堂练习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组使用Scratch设计一个包含循环结构的程序,可以是绘制重复图案、计算数列和等。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当循环和直到循环两种结构。巡回指导: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分组讨论并设计程序方案。在Scratch中编写代码,实现包含循环结构的程序。相互交流和展示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通过实践操作,巩固学生对循环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循环结构的含义、特点、两种循环结构的区别以及生活中的循环结构例子。强调重点:强调循环结构在编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合理选择循环结构对于提高程序效率的意义。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探索Scratch中的循环结构,尝试设计更复杂的程序,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收获和疑问。准备课后作业,为下节课的分享做准备。 通过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重点,加深学生对循环结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板书 循环结构循环结构的含义与特点当循环和直到循环区别循环结构用流程图表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