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4-2025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4-2025学年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1 合并同类项
课题 整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2.通过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问题: 在甲、乙两面墙壁上,各挖去一个圆形空洞设置排气管道,其余部分刷上油漆.请根据图中尺寸算出: 两面墙上油漆面积一共有多大? 较大的一面墙比较小的一面墙油漆面积大多少?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解答问题(1)可以先算两个长方形墙面的面积之和2ab+ab,再减去两个圆面积之和,得两面墙上油漆面积共为2ab+ab-(). 2.观察探究,学习新知 【观察1】2ab+ab中的两项2ab和ab,中的两项和,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生活动】学生认真观察剖析每个式子,寻找共同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猜想.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经小组推荐代表回答,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归纳总结】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作同类项.常数项与常数项是同类项. 【观察2】在多项式中遇到同类项,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合并,如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得出概念. 【归纳总结】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作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例题解析】 例1 合并同类项: ; 【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1)找(同类项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记); (2)移(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移动项的位置时注意带上前面的性质符号,再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分类后的同类项结合在一起); (3)合并. 3.学以致用,应用新知 考点1 同类项 例1 在下列各组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 5x2y和-7x2y B. m2n和2mn2 C. -3和99 D. -abc和9abc 答案:B 变式训练1 若单项式-2xym与7xny3是同类项,则m+n= . 答案:4 考点2 合并同类项 例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a+3b=5ab B. m2+3m2=4m4 C. 6n3-5n2=n D. 3a2b-4ba2=-a2b 答案:D 变式训练2 已知代数式x4+ax3+3x2+5x3-7x2-bx2+6x-2 合并同类项后不含 x3,x2项,则2a+3b的值为 . 答案:-22 4.随堂训练,巩固新知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与xy是同类项 B.与2x是同类项 C.-0.5x y 与2x y 是同类项 D. 5m n与-2nm 是同类项 答案:D 2.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 ①a2+3a2=4a4;②3xy2-2xy2=1;③xy-xy=xy; ④x2+3x2+7x2=10x2;⑤=-. A.①③ B.②③ C.③ D.③④ 答案:C 3.如果5x2y与xmyn是同类项,那么m= ,n= . 答案:2 1 4.合并同类项: (1)-ab+5ab-2ab; (2)3a2-2a-a2+5a. 答案:(1)2ab;(2)2a2+3a. 5.课堂小结,自我完善 一、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作同类项.常数项与常数项是同类项. 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作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1)找(同类项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记); (2)移(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移动项的位置时注意带上前面的性质符号,再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分类后的同类项结合在一起); (3)合并. 二、你还有什么疑惑? 6.布置作业 课本P76练习第1、2、3题. 问题引入,直接迅速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 此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列式,得出正确的式子,从而引出对同类项概念的探讨. 通过练习既能对同类项定义加以巩固,又能锻炼学生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的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同时规范书写过程. 通过例题讲解,巩固所学内容. 为学生提供自我检测的机会,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查缺补漏. 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板书设计 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的概念 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合并同类项的步骤 提纲掣领,重点突出.
教后反思 本节课采取了开门见山的切入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探究、实践”的过程.数学不应只强调抽象、严谨,这样不但会更显数学教学的枯燥,而且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畏难情绪,甚至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