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 信息科技 《 第1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 信息科技 《 第1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 1 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情境案例,了解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案。
通过分析日常做事的步骤,知道算法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教学重点:
1. 理解算法的基本含义;
2. 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描述成有序的步骤。
教学难点:
1.能分析生活中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能用不同算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电子教材, Word等图文编辑软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算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简单的日常做事到复杂的问题决 策,都蕴含着算法的思想,算法改变着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式。
【问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做事情是否存在顺序?
【问题2】一般情况下,你做事情有优先考虑步骤的习惯吗?
活动一:做西红柿炒鸡蛋的步骤
有一天,小夏的爸爸妈妈因为去医院陪爷爷看病,不能回家做饭。小夏的姐姐依据菜谱做了西红柿炒鸡蛋,小夏觉得太好吃了,和妈妈做的味道几乎一样。
【抛出问题】
同学们会做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吗?都有哪些做菜步骤呢?
【抛出问题】
为什么小夏姐姐做出的西红柿炒鸡蛋,能和他们的妈妈做出的味道几乎一样呢?
【观察思考】
这些步骤的顺序能改变吗?操作时哪些步骤需要反复观察?
【小结】
有些步骤操作起来很简单,但有些步骤却需要一定的经验,如第2步的“打散鸡蛋”,第5步的“放入西红柿并翻炒”。
明确算法思想:算法是明确的、有步骤的
活动二:认识算法的基本含义
以上我们感受到了算法存在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
那么,什么是算法呢?
【概念】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案。 换句话说,算法是将解决一个问题或做某件事情的过程描述为一些明确的、可操作的步骤。
进一步分析发现,前面依据菜谱做西红柿炒鸡蛋的过程中,菜谱对做菜 步骤的描述是有顺序、可操作的,但同样的菜谱、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人 做这道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口味。因此,操作步骤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思考与探究】
如果要用算法控制机器人制作西红柿炒鸡蛋,应该进一步明确哪些步骤或操作?
提示:为了使算法更严谨、具有自动可执行性,需要细化西红柿、鸡蛋、 油和调味料的量,明确操作时间等。
【分层任务】活动三:到图书馆借书的步骤
同样,我们到图书馆借书时,从整个过程到其中的一些环节,也包含着算法。
【抛出问题】说一说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的一般步骤。
【进一步分析】
在借书过程中,计算机在背后替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问题1】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查找图书的时候,包含哪些步?
【问题2】查找到要借阅的图书后,办理借阅手续又有哪些步骤呢?
【小结】
到图书馆借书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简单的图书借阅也存在着相应的步骤和方法,正是因为有这些规定的步骤,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工作有条不紊,让每个人能很快借到自己想要的书。
【课堂总结】
1.算法是通过明确的、可执行的操作步骤描述的问题求解方案。
2.日常做简单事情的过程中也隐藏着算法。
3.算法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
作业设计
(预估时长: 分) 拓展与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存在着算法?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了哪些作用?
板书设计:
第 1 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