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教版数学一上第一单元 《认识1~3》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苏教版数学一上第一单元 《认识1~3》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秋)
教学课题 认识1~3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总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1~3各数的含义,知道1~3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3个数。 2.借助计数器、小圆片、小棒等学习用具,表示出1~3各数,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用1~3表示图中物体的数量,并准确认、读这3个数,掌握数序。 难点: 能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书写数字1~3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探究” 1. 导语:同学们,老师要求的学习用具你们准备好了吗? 2. 同坐互相检查学具准备:5个同样大的圆纸片和5根小棒 3. 提问:你喜欢踢足球吗?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1、2、3。(板书课题) 二、学习“方法” 任务一:认识数字1、2、3,理解基数含义 1.课件出示例1情境。 数一数,认一认。 2.认识1~3。 (1)分别从图中找到数量是1、2、3的事物。 (2)提示这里1、2、3,我们可以用数字1、2、3来表示,也可以用手指、小方块或小圆片来表示。 3.理解基数1、2、3。 (1)例如“1”不仅可以表示一付足球架、一顶帽子、一个足球,还可以表示一座大楼、一个梨、一张桌子等。 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1、2、3来表示!也可以从我们教室里找一找。 任务二:规范书写数字1、2、3 1.用计数器表示1、2、3。 (1)除了用小棒,我们还能用计数器表示1、2、3各数。 交流:每个数加1就成为下一个数。 要点:这些数字还可以用小方块来表示。 (2)理解数序。 从前向后数:1、2、3、4、5。 从后向前数:5、4、3、2、1。 2.学习1、2、3的写法。 介绍田字格, 注意: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儿歌巧记: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 书写要领。 “1” 从右上方起笔,到左下方收笔。写时略倾斜,不要写成竖直的。 “2”由一笔完成。起笔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斜写到左下角,碰线,再向右拉平。 “3”由一笔完成。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向右碰线,略成半圆,再向中间,在虚线停止,转向右下方碰线,再向下碰线,弯弯地到左线为止。上下都是大半圆圈,但下面比上面大。 3.归纳。 易错提示:数字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三、达标练习—活“应用” 1. 教材P13想想做做第2题。 2. 教材P13想想做做第3题。 3. 教材P13想想做做第4题。 4. (拓展练习)按顺序填数。 从前向后数:1 2 3 从后向前数:3 2 1 5. (易错题)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 四、总结评价—拓“延伸” 1.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 2. 学习评价 3. 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 学生准备学具,回答问题。 学生交流,用1,2,3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学生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明确1,2,3的内涵。 学生练习书写,先空书,再动笔写。 学生独立完成,参与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有哪些事物,理解基数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有哪些事物,理解基数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有哪些事物,理解基数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认识1、2、3
授后小记: 成功之处:本节课教学是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并数一数图中事物的个数,从而认识1~3。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数一数,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 不足之处: 本节课教学课上练习书写的时间过少,致使有些学生书写不够规范。 教学建议: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充分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序,并让学生多练习写数字,在写数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授课日期 月 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