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操场上玩一玩》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游戏《在操场上玩一玩》第4、5页
课时: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操场上玩一玩”课程目标中核心素养提到了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小学阶段主要是一以主题式学校方式,让学生感悟自然界和生活的数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幼小衔接做充分的准备。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游戏中第二课时,在操场上玩一玩的活动里面,教材呈现了三个学生的课后游戏:“桃花朵朵开”、“单双脚跳”、“网鱼”以及呈现了学生排队进教室的情境,在这些游戏中也呈现了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例如“桃花朵朵开”中3人一组,有2人没法分组,这是连减或者说“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的内容;“单双脚跳”则是按规律排列;“网鱼”则呈现了数量到数的抽象;排队进教室则体现了“比较多少”的知识。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能够数出简单的物体数量,但可能还未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和估算。
学习目标:
1.在观察图片活动中,让学生练习数数、认识基本图形(如圆形、长方形)、比较数量和高矮。
2.采用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感受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在操场上有序地进行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与操场上的活动相结合。
难点:确保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发现和运用数学知识,同时保证活动的安全性和秩序性。
评价任务:
1.借助图片上的情境图,学生能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2在游戏活动中,会比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们在幼儿园都玩过哪些游戏?
学生:学生自由说一说。
小结:在幼儿园我们玩过这么多游戏呀!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操场上看一看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游戏!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桃花多多开
1.师:瞧,他们在玩桃花多多开的游戏,你们会玩吗?你知道规则吗?找几个同学来玩一玩吧。
生:简单说规则。
师: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孩子说出多出两个人,开不成花,也可说再来一个人就可以开花了。(本次环节主要是让孩子感知数与物的匹配,一一对应等知识)
2.如果开四多呢?
让孩子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师:看这边的孩子在玩什么游戏?出示跳房子。
活动二:跳房子
师: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跳方格的?
生:跳的是圆,一共有四个圆,圆的形状圆圆的。
师:仔细观察小女孩儿这次是怎么跳房子的?
生:单脚跳,每次跳的是三角形,一共有3个三角形,三角形是三个尖尖的角。
师:孩子们你们观察的可真细心,跳方格还可以用什么图形呀?
生:正方形、长方形等。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老师很佩服你们。老师又发现一个好玩的游戏,出示主题图
活动三:网小鱼(数数、比多少、简单的加减法)
师:这个相信大家都玩过,你从图上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当渔网的有8人,当小鱼有7人,网住了4人,没有网住的有3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网住的有4人的,没网住的有3人呢?
生:我是数的,我是算的。(让算的孩子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合了,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出示主题图
活动四:排队回教室(比高矮,比多少)
生:排队进教室。
师: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生:一个跟着一个,很有秩序。他们是从低到高排队的。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
师:给你们鼓掌,你们说的观察的真细心,表达的也很完整。
四、本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
知道了做游戏时要按规则,知道了排队要一个跟着一个走,知道了有几个就用数字几来表示等。
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下课了,我们一起去操场上玩儿游戏吧!
公众号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