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13.3 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通过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难点:通过操作,如何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标出字母,思考什么样的三角形才是等腰三角形?2、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形象?二、探究新知1、等腰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腰: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2)顶角: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3)底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练习:指出的腰、底边、顶角、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活动1:做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如图,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合,折痕为。你能发现什么想象吗?思考:(1)折痕将等腰三角形分成的两部分有什么关系?得到等腰三角形是什么图形?对称轴呢?(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有什么关系?请你归纳出你发现的规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注意:“等边对等角”是指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而言.语言叙述为:∵∴探究活动2:在上面实践的基础上,你观察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高线及其顶角的角平分线之间有什么关系?(1)选择其余类型的等腰三角形尝试,是否满足?(2)选择一般地三角形尝试,是否具有上述性质.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叠重合的方法寻找规律,适当地增加数学说理。探究思路:锐角等腰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钝角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注意:(1)“等边对等角”及“三线合一”是等腰三角形所特有的,其余的三角形不具有这样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2)先后关系:先有等腰三角形,后得到性质.三、讲解例题,巩固新知§.例1、填空:已知中,.(1),,.(2),,.(3),,.§.例2、已知:在中,,,求与的度数。分析: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加以分析引导。解: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变式训练:变换1:若将“”改为“”,求与的度数。变换2:若将“”改为“”,求与的度数。变换3:若将“”改为“”,能求与的度数吗?变换4:若将“”改为“”,能求与的度数吗?若能,请你求出来。四、巩固练习教材 练习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同学们1、理解等腰三角形及有关概念并能加以区别。2、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推论。3、灵活地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推论解决相关问题。六、课外作业1、教材 习题AB CAB D CAB D CAB CAB D CAB C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