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 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 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2. 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 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能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 难点 对负数概念的理解。 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如温度、海拔高度、收支情况等。2. 提问学生这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不仅仅只有我们熟悉的自然数和零。(二)讲授新课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像 3、1.8%、3.5 这样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 -3、-2.7%、-4.5 等。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正数的表示:在数字前面可以加上“+”号,通常省略不写。 负数的表示:必须在数字前面加上“-”号。3.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举例说明:向东走 5 米记作 +5 米,那么向西走 3 米记作 -3 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其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尝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三)课堂练习1. 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判断是正数、负数还是 0。2. 给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四)课堂小结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 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3.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五)布置作业1. 课本练习题。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正数和负数,记录下来并分享。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