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整理和复习(1) 教学内容教科书P31,完成教科书P33“练一练”第1、3、5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意义进行整理和复习,并初步学会画“知识图”来展示交流。2.在画“知识图”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简洁美,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3.感受复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画“知识图”的方法来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学准备课件。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一个单元了,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分类整理,复习巩固1.复习数数。课件出示教科书P31上面图片。师:图片中的事物各有几个?它们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有2只大熊猫,2个苹果,2个杯子,它们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课件同步展示)课件继续出示一组更多数量的图片。如: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在从左数第三个的下面画“△”,把右边的3个圈起来。【设计意图】数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很简单,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是先带着他们复习其中的一两个知识点,如数数,后面再放手让他们自行整理复习。2.复习加、减法的含义。课件出示教科书P31中间图片。师:你能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并用一个算式表示出图片的意思吗?【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尽量用简洁的三句话讲出图片的意思并列出加法或减法算式。师小结:要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去掉了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加、减法的含义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以数学故事的形式讲清楚每一幅图片的意思以及为什么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3.整理其他知识点。(1)教师引导画知识图。师:除了数数和加、减法之外,我们还学了哪些知识呢?跟着老师来画一画、写一写吧!以分与合这一节为例,教师边讲边分步出示课件,帮学生建立知识图的模型。师:看!这就是分与合的知识图,其他的知识点你能也像老师这样写一写、画一画吗?(2)学生自行设计知识图。【学情预设】预设1:比大小这一节会有“>”“<”“=”呈现。预设2:1~5的计算这一节会有加、减法算式,有学生会把有关0的计算单独整理出来。(3)选取个别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4)课件出示教科书P31下面图片。师:一起来看看电脑博士收集到的“知识图”。(5)对比之后谈感受。师:你觉得是电脑博士收集到的“知识图”好还是你画的好?好在哪里?【设计意图】设计教师示范指导和展示电脑博士收集到的“知识图”并讨论它好在哪里这两个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先明白画“知识图”是怎么回事,再了解好的“知识图”是什么样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33“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再指名学生说说怎么填,为什么这样填。2.完成教科书P33“练一练”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P33“练一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开放的情境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用画“知识图”的方法对本单元进行梳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把这种方法用在以后的单元梳理中,为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提示】学生讲故事的时候,老师要强调讲故事时要避免冗长的情节,为什么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理由要让学生说透。【教学提示】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进行知识点的整理,会感觉有困难,但会有一些知识点的模型出来,此时要求不能过高。【教学提示】提醒学生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先关注题目中的符号,是比已知数大还是比已知数小,再来确定填数的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