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二章 认识细胞第二节 植物细胞课题 植物细胞 授课人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会显微镜的使用,这为本课实验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本课制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标本,重在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步骤、严谨的实验态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了解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 能单位。 科学思维: 1.比较与归纳: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能 归纳出植物体细胞结构的特点。 2.演绎与推理:观察部分植物细胞结构,推理得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探究实践:学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提高学生观察、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制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能 力。教学重点 1.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使用显微镜。 3.临时装片的制作。教学难点 1.在显微镜的使用中,操作步骤及找到清晰完整的细胞并绘图,都有一定的难度。 2.制作玻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很大训练。教学过程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 导入 首先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显微镜的使用的知识。 【导入】康康学会使用显微镜之后,想看看真实的细胞是什么样的。他直接把植物的叶片放到载物台上,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却没有观察到细胞。他为什么没有观察到细胞 怎样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 [回答] 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新课 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2-26,进行自主预习,并思考以下问题: 1.玻片标本有哪些类型 2.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是如何制作的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1.认识临时装片 教师:多媒体播放不同类型的玻片标本,并讲解:按照实验材料的不同类型及材料处理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常用的玻片标本分为三种类型。 像用刀片和解剖刀切取叶片横切面的薄片而制成的南瓜茎横切的玻片标本,就属于切片。切片适用于固体实验材料的观察;而像人血涂片,却是一种以液体为实验材料的玻片标本;除了切片和涂片外,还有用镊子撕下或解剖针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而制成的蚕豆叶下表皮细胞装片。 教师板书归纳玻片标本的类型: (1)按存放时间分为:永久玻片、临时玻片。 (2)按对材料的处理分为:切片、涂片、装片。 2.实验探究:制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教师:讲解并引入实验。 (1)阐述目的要求:P23“实验”的目的要求。 (2)介绍材料用具:让学生进行认识,清点材料用具,注意仪器使用的讲解。 (3)介绍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教师先进行演示并讲解: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实验步骤: 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薄而透明的内表皮,将它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1~2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 教师板书步骤: 擦→滴→撕→展→盖→染一吸。 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技巧,引导学生对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思考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 1.为什么要擦拭干净 2.滴清水需要用到什么实验用具呢 3.怎样使用滴管 滴水过少会出现什么情况 过多又会怎么样 4.为什么用镊子从洋葱叶内侧撕取 为什么要一小块,而且越薄越好 5.需要用到什么实验用具来控制实验材料的大小呢 用刀片切成什么样才好呢 6.为什么要展平 借助什么工具呢 7.盖盖玻片这一步需要注意什么呢 为什么要一边先接触,而不直接盖上去 为什么要缓缓地放下 8.用什么染色剂进行染色呢 要怎么染呢 (出示模拟载玻片和盖玻片的教具,并请学生演示)我们是给什么染上色 为什么要用碘液进行染色 9.为什么要从一侧吸引 可不可以不用吸水纸吸引而直接滴加 在学生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二、尝试制作其他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3-24,结合上面学习的方法,制作彩椒外表皮细胞、黑藻叶片细胞、番茄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 教师提问:在操作上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 三、观察临时装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处理。 四、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教师多媒体展示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指导学生依照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选其中一个细胞,画出观察到的各部分结构,周围的细胞勾出轮廓即可。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师展示学生画的洋葱鳞片叶内细胞。 教师出示植物细胞模型图,对比刚才画的生物图,还有那些结构? 教师展示西瓜图片,花朵图片。让学生了解液泡里面有糖分、色素。 科学方法:建构模型 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制作植物细胞模型。 教师总结: 模型是人们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如细胞模型等;也可以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数学公式等。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观看视频。思考、分析、记录、理解。 学生仔细听课,做好笔记。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有问题可以提问或者与同学交流讨论。 [思考与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思考与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观察、描述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对结果作出分析、评价。 学生认真画图。 学生介绍结构和画法。课堂小结 以上就是本堂课的全部内容。(结合板书,梳理总结)板书设计第二节 植物细胞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教学反思1.时间安排欠合理: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对知识总结、比较的时间有些仓促,没有练习反馈的时间。2.虽然课堂环节较完善,也上出了预期的效果,对于知识的落实做得较好。但由于自己教学思想比较老化,存在课本内容挖掘不够深刻,课堂设计思路缺乏新意,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3.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既吸引学生有真正落实知识达到高效的目的 上课之余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涉猎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设计,多听课、评课、磨课,对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改进教学方法必将大有裨益。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剖析自己的日常教育实际,才能不断超越地提升自己的境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