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1课时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目标情境导入壹目录课堂小结肆当堂达标叁新知初探贰情境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为了设计和制作的需要,我们应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将纸盒完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 新知初探贰新知初探探究一 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贰活动1 要将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成平面图形,需要剪开几条棱呢?请同学们动手试试吧!要剪开7条棱新知初探贰1234567891011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活动2 观察思考有何规律 试着分类!分几类?依据是什么?新知初探贰第一类:四个一行中排列,上下各一任意放,共六种.(记忆口诀:一 四 一)新知初探贰第二类:一在三上任意放,二在三下露一端,共三种.(记忆口诀:一 三 二)新知初探贰第三类:两两三行排有序,恰似登天上云梯,仅一种.(记忆口诀:二 二 二)第四类:三个三个排两行,中间一“日” 放光芒, 仅一种.(记忆口诀:三 三 )新知初探贰巩固练习:下列的哪个图形能折叠成正方体?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图7图2图3图8图1图10图9图6图5图4新知初探探究二 平面图形的折叠贰(1)把刚展开的立方体平面图再恢复成立方体;(2)标出相对面的小正方形,可以把相对面用相同字母或相同的颜色或相同的图案来标注;(3)你能发现相对面在展开图上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吗?活动3 按下列步骤操作并回答相关问题.新知初探贰相对两面不相连蓝黄左右隔一列上下隔一行正方体相对两个面在其展开图中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新知初探贰相间、“Z”端是对面ABABA和B为相对的两个面间二、拐角邻面知CCDDC和D为相邻的两个面新知初探贰利胜持是就坚“胜”在上,“利”在前!巩固练习: 如果“你”在前面,那么什么在后面?如果“坚”在下,“就”在后,那么“胜”“利”在哪里?你们了棒太!“棒”在后面!当堂达标叁当堂达标叁1.下列图形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A2.下列四个图形中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C当堂达标叁3.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为( )D当堂达标叁4.如图所示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如果将其合成原来的正方体时,与点P重合的两个点应该是( )A.S和Z B.T和Y C.T和V D.U和YC当堂达标叁5.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请把﹣4,3,9,6,﹣1,2分别填入各个面中,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之和为5.解:因为﹣4+9=5,3+2=5,﹣1+6=5,所以﹣4和9,3和2,6和﹣1是相对的面,把﹣4,3,9,6,﹣1,分别填入各个面中即可,答案不唯一,例如如图:课堂小结肆课堂小结肆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规律相间、“Z”两端第一类:一四一第二类:一三二第三类:二二二或三三课后作业基础题:1.课后习题 第 4,8,10,11题。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后习题第13题谢谢(共14张PPT)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数学 七年级上册BSD栏目导航预习导学课堂互动中档题基础题预习导学正方体有 个顶点, 个面, 条棱。 8612课堂互动知识点: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例题 如图所示的是正方体的一种平面展开图,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则x= ,y= 。 47基础题1.以下由6个正方形纸片拼接成的图形中,不能折叠围成正方体的是( )B2.将“共建平安校园”六个汉字分别写在某正方体的表面上,如图所示是它的一种展开图,则在原正方体上,与“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A.校 B.安 C.平 D.园A3.如图所示,从①②③④中选取一个正方形,能与阴影部分组成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A4.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后,与“城”字相对面上的汉字为 。 文中档题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后,与点O重合的是( )A.点M B.点N C.点P D.点QA6.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是( )B7.如图所示,将甲、乙、丙、丁四个小正方形中的一个剪掉,使余下的部分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则剪掉的这个小正方形是 。 丁8.如图所示,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积为24,则x= ,y= 。 1269.如图所示的是一张长方形硬纸片,正好分成1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现要把它们剪切成3份,使每份有5个小正方形相连,折起来都可以围成一个没有盖的正方体纸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一种剪切线。解:如图所示。或谢谢观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课题 第一课时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学习目标 掌握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学习策略 理解概念,掌握形式,主动探索学习过程 课堂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为了设计和制作的需要,我们应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新课学习 问题一:正方体的展开图 (1)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同时注意观察需要剪开几条棱?与同伴进行交流.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例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B.C. D. 问题二:展开图的折叠 如图需再添上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下面是四位同学补画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 A.B.C. D. 例2已知图1的小正方形和图2中所有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将图1的小正方形安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的其中某一个位置,放置后所组成的图形是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那么安放的位置不能是 . 问题三 正方体的相对面 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中”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建 B.设 C.美 D.丽 例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分别标有百、年、峥、嵘、岁、月,下面是该正方体的一个展开图,已知“嵘”的对面为“岁”,则( ) A.▲代表“岁” B.▲代表“月” C.★代表“月” D.◆代表“月”当堂训练 1.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图中,如图的展开图是( ) A. B. C. D. 3.如图为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标注了“美丽金城桦甸”,“美”的对面是( ) A.丽 B.城 C.桦 D.甸 4.如图,方格纸(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相同)中5个白色小正方形已被剪掉,若使余下的部分恰好能折成一个正方体,应再剪去第 号小正方形. 5.)综合实践. 【问题情境】某综合实践小组进行废物再利用的环保小卫士行动.他们准备用废弃的宣传单制作装垃圾的无盖纸盒. 【操作探究】 (1)若准备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形纸盒,如图1,图形 经过折叠能围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 (2)如图2是小明的设计图,把它折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后与“保”字相对的是哪个字? (3)如图3,有一张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废弃宣传单,小华准备将其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折成无盖长方体形纸盒. ①请你在图3中画出示意图,用实线表示剪切线,虚线表示折痕. ②若四个角各剪去了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求这个纸盒的底面积和容积分别为多少? 网版权达标测试 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B ) A.B.C. D. 2.如图,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它会变成( ) 3.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B ) A.图①、图② B.图①、图③ C.图②、图③ D.只有图① 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那么,在该正方体中,与“想”字所对的汉字是( B ) A.法 B.学 C.数 D.方 5.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该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此时这个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我 . 6.如图是一个自制骰子的展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图案朝外) (1)如果6点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 1 点会在上面; (2)如果1点在前面,从左面看是2点,那么 4 点会在上面; (3)如果从右面看是4点,5点在后面,那么 6 点会在上面. 7.明明设计了某个产品的包装盒(如图所示)由于粗心少设计了其中一部分,请你把它补上,使其成为一个两面均有盖的正方体盒子. (1)共有 4 种填补的方式; (2)任意画出一条成功的设计图. 解:(2)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了解正方体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模型。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认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掌握正方体展开图中的相对面和相邻面。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相信学生,释放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深刻地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合作交流、探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本节课的学习建议按以下流程进行: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式→折叠后是否为正方体→准确判断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中面与面的关系。(一)情境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为了设计和制作的需要,我们应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将纸盒完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 (二)新知初探探究一 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活动1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吗 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分组比赛,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他面相连。活动2 观察、思考有何规律 试着分类!分几类 依据是什么 “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师生互动 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结果如下。这是一种“一四一”的情况,有6种可能。刚才是保证中间4个不变,找到6种,如果中间的数量改成3,由于正方体一共6个面,按照三个层次来看,剩余的3个面分配到两侧,就会出现“一三二”的情况,这样又会出现多少种可能呢 (1)以研究“一四一”情况为经验基础,先保证下边“2个”不动,移动上边“单独1个”,会出现3种可能,由动画演示验证可以折叠成正方体。(2)再保证上边“单独1个”不动,移动下边“2个”,会出现“田字形”的特殊情况。利用带有“田字形”的卡纸道具,由学生亲自折叠,展示分享,验证得出结论,即“田字形”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综上所述:“一三二”情况,有3种可能。二二二,三三(特殊)的情况是可以折叠成正方体的,并且成楼梯状。考虑到平面展开图在旋转、翻折的情况下,会出现视觉差异,学生要学会从横向三个层次、纵向三个层次观察。综上所述:“二二二,三三”情况各1种。追问1 为什么同一个正方体会剪出不一样的平面图形 追问2 一个正方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 小结:正方体一共有十二条棱,展开图是六个正方形彼此相连,有五条棱没有剪开,所以必须沿七条棱剪开。任务一 意图说明 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也让每个学生动手,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二 平面图形的折叠活动3 本环节可参照刚才剪开时的标记来思考和探究里面的规律。1.动手做一做:你能把刚展开的立方体平面图再恢复成立方体吗 2.小组合作交流:你能发现相对面在展开图上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吗 与同伴交流。小结:相对两面不相连,上下隔一行,左右隔一列,相间、“Z”端是对面,间二、拐角邻面知。任务二 意图说明 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主要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把学生对图形认识由直观感知提升到理性思维的层面。(三)当堂达标具体内容见同步课件(四)课堂小结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1.正方体的展开图 2.平面图形的折叠 一四一型、一三二型、二二二型、三三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1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 习题课件.pptx 1.2.1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 课件.pptx 1.2.1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导学案.docx 1.2.1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