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 教案+导学案+课件(共24张PPT)+习题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 教案+导学案+课件(共24张PPT)+习题课件(共14张PPT)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1课时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
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

新知初探

情境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为了设计和制作的需要,我们应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将纸盒完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



新知初探

新知初探
探究一 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

活动1 要将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成平面图形,需要剪开几条棱呢?请同学们动手试试吧!
要剪开7条棱
新知初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活动2 观察思考有何规律 试着分类!分几类?依据是什么?
新知初探

第一类:四个一行中排列,上下各一任意放,共六种.(记忆口诀:一 四 一)
新知初探

第二类:一在三上任意放,二在三下露一端,共三种.(记忆口诀:一 三 二)
新知初探

第三类:两两三行排有序,恰似登天上云梯,仅一种.(记忆口诀:二 二 二)
第四类:三个三个排两行,中间一“日” 放光芒, 仅一种.(记忆口诀:三 三 )
新知初探

巩固练习:下列的哪个图形能折叠成正方体?
一线不过四
田凹应弃之
图7
图2
图3
图8
图1
图10
图9
图6
图5
图4
新知初探
探究二 平面图形的折叠

(1)把刚展开的立方体平面图再恢复成立方体;
(2)标出相对面的小正方形,可以把相对面用相同字母或相同的颜色或相同的图案来标注;
(3)你能发现相对面在展开图上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吗?
活动3 按下列步骤操作并回答相关问题.
新知初探

相对两面不相连


左右隔一列
上下隔一行
正方体相对两个面在其
展开图中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新知初探

相间、“Z”端是对面
A
B
A
B
A和B为相对的两个面
间二、拐角邻面知
C
C
D
D
C和D为相邻的两个面
新知初探







“胜”在上,
“利”在前!
巩固练习: 如果“你”在前面,那么什么在后面?如果“坚”在下,“就”在后,那么“胜”“利”在哪里?






“棒”在后面!
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

1.下列图形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2.下列四个图形中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C
当堂达标

3.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为(  )
D
当堂达标

4.如图所示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如果将其合成原来的正方体时,与点P重合的两个点应该是(  )
A.S和Z B.T和Y C.T和V D.U和Y
C
当堂达标

5.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请把﹣4,3,9,6,﹣1,2分别填入各个面中,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之和为5.
解:因为﹣4+9=5,3+2=5,﹣1+6=5,
所以﹣4和9,3和2,6和﹣1是相对的面,
把﹣4,3,9,6,﹣1,分别填入各个面中即可,
答案不唯一,例如如图: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
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规律
相间、“Z”两端
第一类:一四一
第二类:一三二
第三类:二二二或三三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习题 第 4,8,10,11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课后习题第13题

谢(共14张PPT)
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
第1课时
数学 七年级上册BSD
栏目导航
预习导学
课堂互动
中档题
基础题
预习导学
正方体有   个顶点,   个面,   条棱。
8
6
12
课堂互动
知识点: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例题 如图所示的是正方体的一种平面展开图,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则x=   ,y=   。
4
7
基础题
1.以下由6个正方形纸片拼接成的图形中,不能折叠围成正方体的是( )
B
2.将“共建平安校园”六个汉字分别写在某正方体的表面上,如图所示是它的一种展开图,则在原正方体上,与“共”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校 B.安 C.平 D.园
A
3.如图所示,从①②③④中选取一个正方形,能与阴影部分组成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A
4.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后,与“城”字相对面上的汉字为   。

中档题
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将其折叠成正方体后,与点O重合的是( )
A.点M B.点N C.点P D.点Q
A
6.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是( )
B
7.如图所示,将甲、乙、丙、丁四个小正方形中的一个剪掉,使余下的部分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则剪掉的这个小正方形是   。

8.如图所示,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积为24,则x=   ,y=   。
12
6
9.如图所示的是一张长方形硬纸片,正好分成1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现要把它们剪切成3份,使每份有5个小正方形相连,折起来都可以围成一个没有盖的正方体纸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一种剪切线。
解:如图所示。

谢谢观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
第1课时
课题 第一课时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学习目标 掌握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学习策略 理解概念,掌握形式,主动探索
学习过程 课堂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为了设计和制作的需要,我们应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图形.
新课学习 问题一:正方体的展开图 (1)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吗?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同时注意观察需要剪开几条棱?与同伴进行交流.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例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 A.B.C. D. 问题二:展开图的折叠 如图需再添上一个面,折叠后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下面是四位同学补画的情况(图中阴影部分),其中正确的是(  ) A.B.C. D. 例2已知图1的小正方形和图2中所有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将图1的小正方形安放在图2中的①、②、③、④的其中某一个位置,放置后所组成的图形是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那么安放的位置不能是    . 问题三 正方体的相对面 某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有一个汉字,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中”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建 B.设 C.美 D.丽 例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分别标有百、年、峥、嵘、岁、月,下面是该正方体的一个展开图,已知“嵘”的对面为“岁”,则(  ) A.▲代表“岁” B.▲代表“月” C.★代表“月” D.◆代表“月”
当堂训练 1.下列图形中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图中,如图的展开图是(  ) A. B. C. D. 3.如图为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标注了“美丽金城桦甸”,“美”的对面是(  ) A.丽 B.城 C.桦 D.甸 4.如图,方格纸(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相同)中5个白色小正方形已被剪掉,若使余下的部分恰好能折成一个正方体,应再剪去第   号小正方形. 5.)综合实践. 【问题情境】某综合实践小组进行废物再利用的环保小卫士行动.他们准备用废弃的宣传单制作装垃圾的无盖纸盒. 【操作探究】 (1)若准备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形纸盒,如图1,图形    经过折叠能围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 (2)如图2是小明的设计图,把它折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后与“保”字相对的是哪个字?    (3)如图3,有一张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废弃宣传单,小华准备将其四个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折成无盖长方体形纸盒. ①请你在图3中画出示意图,用实线表示剪切线,虚线表示折痕. ②若四个角各剪去了一个边长为4cm的小正方形,求这个纸盒的底面积和容积分别为多少? 网版权
达标测试 1.下列图形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 B ) A.B.C. D. 2.如图,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它会变成( ) 3.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盒子的平面展开图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B ) A.图①、图② B.图①、图③ C.图②、图③ D.只有图① 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那么,在该正方体中,与“想”字所对的汉字是( B ) A.法 B.学 C.数 D.方 5.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该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第5格,此时这个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我  . 6.如图是一个自制骰子的展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图案朝外) (1)如果6点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  1  点会在上面; (2)如果1点在前面,从左面看是2点,那么  4  点会在上面; (3)如果从右面看是4点,5点在后面,那么  6  点会在上面. 7.明明设计了某个产品的包装盒(如图所示)由于粗心少设计了其中一部分,请你把它补上,使其成为一个两面均有盖的正方体盒子. (1)共有 4  种填补的方式; (2)任意画出一条成功的设计图. 解:(2)如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
第1课时
了解正方体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模型。
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较为规范的语言。
3.在操作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通过展开与折叠活动认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掌握正方体展开图中的相对面和相邻面。
难点: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相信学生,释放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能够更加形象地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深刻地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让学生合作交流、探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本节课的学习建议按以下流程进行: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式→折叠后是否为正方体→准确判断展开图与立体图形中面与面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形状的盒子,为了设计和制作的需要,我们应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将纸盒完全展开后形状是怎样的
(二)新知初探
探究一 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
活动1 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能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吗 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 分组比赛,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他面相连。
活动2 观察、思考有何规律 试着分类!分几类 依据是什么
“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师生互动 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结果如下。
这是一种“一四一”的情况,有6种可能。
刚才是保证中间4个不变,找到6种,如果中间的数量改成3,由于正方体一共6个面,按照三个层次来看,剩余的3个面分配到两侧,就会出现“一三二”的情况,这样又会出现多少种可能呢
(1)以研究“一四一”情况为经验基础,先保证下边“2个”不动,移动上边“单独1个”,会出现3种可能,由动画演示验证可以折叠成正方体。
(2)再保证上边“单独1个”不动,移动下边“2个”,会出现“田字形”的特殊情况。
利用带有“田字形”的卡纸道具,由学生亲自折叠,展示分享,验证得出结论,即“田字形”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综上所述:“一三二”情况,有3种可能。
二二二,三三(特殊)的情况是可以折叠成正方体的,并且成楼梯状。考虑到平面展开图在旋转、翻折的情况下,会出现视觉差异,学生要学会从横向三个层次、纵向三个层次观察。综上所述:“二二二,三三”情况各1种。
追问1 为什么同一个正方体会剪出不一样的平面图形
追问2 一个正方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
小结:正方体一共有十二条棱,展开图是六个正方形彼此相连,有五条棱没有剪开,所以必须沿七条棱剪开。
任务一 意图说明
  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也让每个学生动手,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二 平面图形的折叠
活动3 本环节可参照刚才剪开时的标记来思考和探究里面的规律。
1.动手做一做:你能把刚展开的立方体平面图再恢复成立方体吗
2.小组合作交流:你能发现相对面在展开图上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吗 与同伴交流。
小结:相对两面不相连,上下隔一行,左右隔一列,相间、“Z”端是对面,间二、拐角邻面知。
任务二 意图说明
  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主要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把学生对图形认识由直观感知提升到理性思维的层面。
(三)当堂达标
具体内容见同步课件
(四)课堂小结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
1.正方体的展开图           2.平面图形的折叠
 一四一型、一三二型、二二二型、三三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