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表格式教案及反思

资源简介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旨在让学生掌握6至10的数的认识,以及这些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8和9的加、减法》和《6和7的加、减法》是本单元中的关键课时,重点在于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8、9、6、7的加减法运算。本课围绕数字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具体情境引入6和7的加法运算,如“6个苹果加上1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画图等方式,理解加法的含义;通过具体情境引入6和7的减法运算,如“7个苹果减去1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和画图等方式,理解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如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课时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掌握8、9、6、7的加减法运算。
-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四、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法。
- 学生对数的认识还停留在具体操作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五、教学建议:
- 利用实物和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 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准备:
- 实物(如小石子、水果等)用于演示加减法。
- 图片和卡片,用于展示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过程。
- 教学PPT,包含课文内容和例题。
教学过程(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有 6 朵红花和 7 朵黄花。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花园里的花好漂亮呀!那你们能从这些花里发现一些数学问题吗?” 通过生动的动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 6 和 7 的加、减法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复习 6 和 7 的认识 1. 教师展示数字卡片 6 和 7,让学生认读。
2. 提问学生 6 和 7 的大小关系。
3. 让学生用小棒或手指表示数字 6 和 7。 复习 6 和 7 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加、减法奠定基础,加深学生对数字的印象。
6 的加法 1. 教师展示花园里有 4 朵红花和 2 朵黄花的图片,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红花和黄花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朵花呢?”
2.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 4 根小棒代表红花,再摆 2 根小棒代表黄花,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3. 引出加法算式 4+2=6,讲解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4” 是一个加数,“2” 是另一个加数,“6” 是和。 从具体情境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 6 的加法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巩固 6 的加法 1. 教师出示不同的实物图片,如苹果、铅笔等,让学生数一数并列出 6 的加法算式。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列出的算式和思考过程。
3.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通过多种实物练习,巩固学生对 6 的加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1.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 6 的加法。
2. 强调加法的含义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总数。
3. 表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鼓励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明确学习重点,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关于 6 的加法的练习题。
2.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可以用 6 的加法解决的问题。 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 6 的加法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亲子互动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1. 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 6 的加法。
2. 出示一些 6 的加法算式卡片,让学生快速抢答。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 6 的加法的掌握,为学习 6 的减法和 7 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6 的减法 1. 教师展示花园里有 6 朵红花,拿走 2 朵红花的图片,提问:“现在还剩下多少朵红花呢?”
2.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 6 根小棒代表 6 朵红花,然后拿走 2 根小棒,数剩下的小棒数量。
3. 引出减法算式 6-2=4,讲解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6” 是被减数,“2” 是减数,“4” 是差。 从具体情境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 6 的减法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巩固 6 的减法 1. 教师出示不同的实物图片,如气球、糖果等,让学生数一数并列出 6 的减法算式。
2.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说出一个总数和拿走的数量,让学生快速说出剩下的数量,并列出减法算式。
3. 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游戏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多种实物练习和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 6 的减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参与度。
7 的加法 1. 教师展示花园里有 5 朵红花和 2 朵黄花的图片,然后提问:“如果我们把红花和黄花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朵花呢?”
2.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摆 5 根小棒代表红花,再摆 2 根小棒代表黄花,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3. 引出加法算式 5+2=7,讲解算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从具体情境出发,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 7 的加法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巩固 7 的加法 1. 教师出示不同的实物图片,如书本、铅笔盒等,让学生数一数并列出 7 的加法算式。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 7 的加法练习。
3. 请小组代表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分享有趣的题目和解题思路。 通过多种实物练习和小组活动,巩固学生对 7 的加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堂小结 1. 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 6 的减法和 7 的加法。
2. 强调减法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数量,加法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总数。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明确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关于 6 的减法和 7 的加法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数字加、减法游戏,用 6 和 7 进行运算。 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亲子互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课堂练习
1、计算。
(1)2+4=______
(2)6-1=______
(3)3+4=______
(4)7-2=______
2、游戏:“数字对对碰”。
教师准备数字卡片 “1”“2”“3”“4”“5”“6”“7” 和算式卡片 “3+3”“4+2”“5+1”“6-2”“7-3”“4+3”“5+2”“6-3”“7-4”,让学生找出与算式结果相同的数字卡片进行配对。
九、板书设计
6 和 7 的加、减法
6 的加法:4+2=6
6 的减法:6-2=4
7 的加法:5+2=7
7 的减法:7-3=4
十、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实际操作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 6 和 7 的加、减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操作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在巩固练习环节,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加强个别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情境和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