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9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6~9 的认识》是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的起始内容。本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6、7、8、9,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掌握它们的数序、大小比较以及书写方法。课文教材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如小朋友在校园里劳动的场景,展示了丰富的数量为 6~9 的事物,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这些数字的实际意义。教材还通过计数器、直尺等学具,帮助学生认识数序,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练习,巩固学生对 6~9 的认识。二、核心素养目标1. 数学抽象: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字 6~9,理解其数学含义。2. 逻辑推理:通过观察、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 数学运算:为后续的加、减法学习奠定基础,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意识。4. 直观想象:借助实物、图形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字 6~9 的直观想象。5. 数据分析观念:在观察和分析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数字 6~9,理解其含义。- 掌握数字 6~9 的数序、大小比较和书写方法。2.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数字 6~9 的含义,区分不同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认识了 1~5 这几个数字,对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知。但对于数字 6~9,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物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游戏、生活场景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认识数字 6~9。2. 实物演示:利用实物如小棒、计数器等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和数序。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合作中交流和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4. 多样化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填空、数数、比较大小等,巩固学生对数字 6~9 的认识。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数字卡片、奖品(小贴纸等)。2. 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校园里小朋友劳动的动画视频。视频中,有 6 个小朋友在扫地,7 棵树,8 朵花,9 只小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数量呢?” 通过生动的动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数字 6~9 的认识。认识数字 6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 6 个小朋友扫地的场景,提问:“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呢?”2. 教师拿出 6 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感受数字 6 的实际数量。3.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 6,教学生认读和书写数字 6。 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数字 6,通过实物演示加深印象,掌握数字 6 的认读和书写。认识数字 7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 7 棵树的场景,提问:“这里有几棵树呢?”2. 教师拿出 7 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感受数字 7 的实际数量。3.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 7,教学生认读和书写数字 7。 同理,让学生认识数字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数能力。认识数字 8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 8 朵花的场景,提问:“这里有几朵花呢?”2. 教师拿出 8 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感受数字 8 的实际数量。3.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 8,教学生认读和书写数字 8。 通过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认识数字 8,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数字 9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 9 只小鸟的场景,提问:“这里有几只小鸟呢?”2. 教师拿出 9 根小棒,让学生数一数,感受数字 9 的实际数量。3.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 9,教学生认读和书写数字 9。 以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9,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序和大小比较 1. 教师拿出计数器,依次拨出数字 6、7、8、9,让学生观察数字的顺序。2. 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数字 6、7、8、9,比较它们的大小。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字的大小关系:6<7<8<9。 通过计数器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认识数序,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巩固练习 1. 数数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的物体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2. 填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填空题,如 “6 后面的数字是( )”“8 前面的数字是( )” 等。3. 比较大小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4. 游戏:“数字找朋友”。教师准备数字卡片,让学生找出与自己手中数字卡片相邻的数字卡片,组成 “朋友”。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数字 6~9 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堂总结 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回顾数字 6~9 的认识过程。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数字 6~9 的含义、数序和大小比较方法。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数数,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2.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数量为 6~9 的事物,并告诉家长。 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字 6~9 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亲子互动能力。八、课堂练习1. 填空练习。(1)7 前面的数字是( )。(2)8 后面的数字是( )。2. 比较大小练习。(1)6( )8(2)7( )93. 游戏:“数字找朋友”。教师准备数字卡片“6”“7”“8”“9”,让学生找出与自己手中数字卡片相邻的数字卡片,组成“朋友”。九、板书设计6~9 的认识1. 数字 6:6 个小朋友、6 根小棒。2. 数字 7:7 棵树、7 根小棒。3. 数字 8:8 朵花、8 根小棒。4. 数字 9:9 只小鸟、9 根小棒。数序:6、7、8、9。大小比较:6<7<8<9。十、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实物演示和多样化的练习,较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了数字 6~9。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观察、数数、比较等活动中加深了对数字的理解。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数字的环节,部分学生对数字的书写还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在巩固练习中,个别学生在比较大小和填空练习中还存在一些错误,需要加强个别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情境和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