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 第几》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比大小 第几》是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重要内容。本课时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比较数字的大小,二是认识“第几”的概念。教材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和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以及理解“第几”所表示的顺序和位置关系。例如,通过猴子吃水果的情境引出数字大小的比较,通过排队的场景让学生认识“第几”。教材的编排注重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1. 数学抽象: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字大小比较和“第几”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 逻辑推理:通过观察、分析数字的大小关系和位置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 数学运算:在比较数字大小的过程中,为后续的加减法运算奠定基础。4. 直观想象:借助情境图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想象,更好地理解数字大小和“第几”的含义。5. 数据分析观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理解“第几”的概念,能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和位置。2. 教学难点- 区分“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正确比较数字的大小,特别是对于相等关系的理解。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认识了 6~9 这些数字,对数字有了一定的感知。但对于数字大小的比较和“第几”的概念,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物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大小和顺序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可能比较零散和不系统。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他们进行归纳和总结,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五、教学建议1.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游戏、生活场景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实物演示:利用实物如小棒、计数器等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大小比较和“第几”的概念。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练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数字卡片、奖品(小贴纸等)。2. 学生准备:小棒、练习本。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三只猴子在吃水果,分别有 3 个桃子、4 个苹果和 5 个香蕉。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猴子吃的水果数量不一样,那你们知道哪个水果的数量最多,哪个最少吗?” 通过生动的动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数字大小比较的问题。比大小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动画中的水果数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哪个水果多,哪个水果少。2. 教师拿出数字卡片 3、4、5,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表示这三个数字的数量。然后让学生比较小棒的数量,从而得出数字的大小关系:3<4<5。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先看数字的位数,位数相同的情况下,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通过实物演示加深印象。认识 “第几” 1. 教师展示一幅小朋友排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问:“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排队?从左往右数,第几个小朋友穿红色衣服?”2.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一指穿红色衣服的小朋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3. 教师引出 “第几” 的概念: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和位置。强调 “第几” 是指特定的一个位置,而 “几” 是表示物体的总数。 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认识 “第几” 的概念,区分 “几” 和 “第几” 的不同含义。巩固练习 1. 比大小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2. 第几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排队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从左往右数或者从右往左数,第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 游戏:“数字排队”。教师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随机抽取卡片,然后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排队,同时说出自己所拿数字是第几个。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数字大小比较和 “第几” 概念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课堂总结 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让学生回顾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和 “第几” 的概念。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数字大小比较和 “第几” 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2.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可以进行数字大小比较和确定 “第几” 的场景,并和家长说一说。 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亲子互动能力。八、课堂练习1. 比大小练习。(1)比较 7 和 8 的大小。(2)比较 6 和 9 的大小。2. 第几练习。(1)观察图片,从左往右数,第 4 个小朋友在做什么?(2)从右往左数,第 3 个小朋友穿什么颜色的衣服?3. 游戏:“数字排队”。教师准备数字卡片“6”“7”“8”“9”,让学生随机抽取卡片,然后按照数字的大小顺序排队,同时说出自己所拿数字是第几个。九、板书设计比大小 第几1. 比大小方法:先看位数,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2. “第几”概念: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和位置。十、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实物演示和多样化的练习,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和“第几”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比大小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相等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在认识“第几”的环节,个别学生在确定位置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情境和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