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 相反数教学目标课题 1.2.3 相反数 授课人素养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的概念及求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理解相反数的性质,会进行多重符号的化简,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教学重点 1.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教学难点 根据相反数的意义进行多重符号的化简.教学活动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活动一:问题导入,引出新课 【问题导入】让甲、乙两名学生在讲台前背靠背站好(分左右),然后乙向右走3步,甲向左走3步(两人的步子大小相同).规定两个同学最开始站立的点为原点,向右为正,用上一节课学习的数轴将甲、乙两人所走的步数表示出来(如图所示).从数轴上观察,这两个数具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教学建议】教学时可让学生上台示范下,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相反意义的数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的位置关系,引发对相反数的思考.设计意图提出问题,为引出相反数的概念做铺垫.活动二:实践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点1 相反数的概念问题1 (教材P11探究) 结合活动一的内容,想一想: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3的点有几个?这些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这些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原点的距离是的点呢?如图,均有两个,这些点表示的数分别是3,-3;,-.两组数之间的关系分别如下:问题2 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a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如图,也有两个,表示a,-a,这两个数也只有符号不同.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正、负半轴上,表示a和-a(如上图),这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概念引入:【对应训练】教材P12练习第1题.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多举几个具体数字,充分感受“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2)要确定一个有理数(还有以后要学的实数),一是符号,二是绝对值.3和-3,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当然,绝对值的相关内容下一节才介绍,所以这里说“只有符号不同”,避开了绝对值.(3)提醒学生:①相反数一定成对出现,不能单独存在.②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他都完全相同.③“0的相反数是0”也是概念的组成部分,0是唯一一个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 (4)此外,这里可结合数轴向学生介绍相反数的几何意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0除外),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设计意图问题引入,借助数轴这个“工具”,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发现这样的点有两个,而且这两个点表示的数只有符号不同,通过归纳引导学生得出“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的个数及其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相反数的概念.设计意图 探究点2 相反数的性质及双重符号的化简问题1 结合探究点1中的相关知识,若设a表示一个数,则a的相反数如何表示?你能在数轴上把a和a的相反数表示出来吗?a的相反数是-a.追问 从上面的表示可以看出,a可以是什么数?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问题2 设a表示一个数,-a一定是负数吗?不一定.比如当a是负数或0时,-a相应地就是正数或0.(如a是-1,-a就是1)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还可以知道相反数有一些这样的性质: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问题3 想一想,如何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就得到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问题4 (1)根据上面的求法试一试:(2)你能借助数轴说明-(-5)=+5吗?-(-5)表示-5的相反数,如图,-5的相反数是+5.例1 (教材P12例3) (1)分别写出-7和的相反数;(2)a的相反数是2.4,写出a的值.解:(1)-7的相反数是7,的相反数是-A.(2)因为2.4与-2.4互为相反数,所以a的值是-2.4.例2 化简下列各数:(1)-(+2 025);(2)-(-);(3)-(+);(4)-(-2.7).解:(1)-(+2 025)=-2 025;(2)-(-)=;(3)-(+)=-;(4)-(-2.7)=2.7.方法总结:化简双重符号时,只需看数字前面的正负号,若符号相同则结果为正;若符号不同,则结果为负.(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对应训练】教材P12练习第2,3,4题. 【教学建议】教师要特别注意,教学时应让学生通过对a赋值,熟悉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进而说明,由于a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因此-a不一定是负数.这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机会.由相反数的概念引出相反数的性质和求相反数的方法,从而得出多重符号的化简方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三:典例精讲,巩固提升 例3 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2的相反数的点是哪个?分析:此题是数轴与相反数的综合题,需要先确定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哪,再在图上找到表示其相反数(即2)的点即可.解:点D.【对应训练】如图,数轴上表示数3的相反数的点是点 M . 【教学建议】教师点拨:在数轴上找相反数的点,可以先求其相反数,再在数轴上找到相应的点,也可以直接在图上根据“互为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找点.设计意图对于数轴和相反数结合的常考题进行补充.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样的数互为相反数?如何表示?2.0的相反数是什么?3.如何进行双重符号的化简?【知识结构】 【作业布置】 1.教材P17习题1.2第3,8,9题.板书设计 1.2.3 相反数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a表示a的相反数3.相反数的性质: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教学反思 利用数轴引导学生感受相反数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从而归纳出互为相反数的意义.在认识相反数的意义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灵活教学,旨在让学生领会归纳相反数意义的多样性、概括性.解题大招一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解此类题时应从相反数的意义入手,明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种“利用概念解题,回到概念中去”的思路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例1 (1)数轴上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3或-3 ,它们的关系为 互为相反数 .(2)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若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点A在点B的左侧,并且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2.8,则点A表示的数为 -6.4 ,点B表示的数为 6.4 .解析:(1)原点左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3,原点右边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3,所以距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3或-3,它们互为相反数.(2)因为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以原点到点A与点B的距离相等.因为A,B两点间的距离是12.8,所以原点到点A和点B的距离都等于6.4.因为点A在点B的左侧,所以这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6.4,6.4.解题大招二 化简多重符号的方法多重符号化简:“-”有奇数个,结果只保留一个“-”;“-”有偶数个,结果无“-”;“-”有0个,结果无“-”;0前无论有多少“-”,结果仍是0.例2 化简下列各数:解:(1)-8(2)15(3)6(4)-培优点 相反数与数轴相结合的问题例 如图,图中数轴(缺原点)的单位长度为1,点A,B表示的两数互为相反数,求点C表示的数.解:数轴向右为正方向,数轴(缺原点)的单位长度为1,所以点A,B相距6个单位长度.由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B到原点的距离为3,所以可以确定原点的位置如图:所以点C表示的数为-1.方法总结:解此类题首先要在数轴上找到原点,从而确定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牢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