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6、7的分与合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9~40例1和“试一试”,完成教科书P40“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分与合,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2.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准备
课件、小红花若干、数字卡片1~7。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情境导入,分铅笔。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奖品,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6支铅笔。师:谁想要呢?
【学情预设】学生纷纷举手,说:我想要!
师:大家认真学习,铅笔会奖励给认真学习的同学哦!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分铅笔的活动。
师:请一个同学上台,把这6支铅笔分两只手拿,看看每只手分别拿了几支。
师生互动:教师请不同的同学上来分两只手拿铅笔,看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学情预设】第一名学生左手拿1支,右手拿5支。其他同学将台上同学的操作记录在自己的随堂本上。教师注意观察,留意书写有条理的同学,为后面的展示做好准备工作。
师:还可以怎么分呢?再请几个同学试一试。
【学情预设】第二名学生左手拿2支,右手拿4支。第三名学生左手拿3支,右手拿3支;接着改成左手拿4支,右手拿2支;最后改成左手拿5支,右手拿1支。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名同学是按顺序分的,左手的铅笔数量依次增加,右手的铅笔数量依次减少。
师:现在一共有多少种分法了?
【学情预设】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一共有5种分法了。
2.辨析(2,4)与(4,2)是否属于不同的分法。
师:那左手拿2只,右手拿4只,与左手拿4只,右手拿2只,这是一种情况,还是两种情况呢?
【学情预设】预设1:每只手拿的铅笔的数量不同,所以是不同的情况。
预设2:都是2和4,所以是相同的。
师:你赞成哪种说法?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情预设】如果6支铅笔分给两个人,“我拿2支,你拿4支”与“我拿4支,你拿2支”,当然是不同的分法呀!
师:看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会出现新的分法。6可以分成2和4,交换2和4的位置,6可以分成4和2;那么6可以分成1和5,交换1和5的位置,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分成3和3。一共有几种分法?
【学情预设】一共有5种分法。和上面按顺序分得的结果一样。
3.整理分法,展示思路。
师:我们展示了两种分法,分别是按顺序分和成对写出。谁把我们分的过程记录清楚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展示学生记录的分法。
【设计意图】用铅笔代替小红花,更直观、便于操作。学生通过左、右手的不同,也更好理解不同分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表示6的分法。
课件动态展示小红花移动产生的不同分法。
师:现在请大家用小红花代替6支铅笔,有次序地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6的组成。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派代表汇报。
集体展示交流两种不同分法的不同书写顺序。
请学生注意观察两边的数字排列有什么规律,把每种分法的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按顺序分:
成对写:
5.记忆6的分与合。
师:接下来,检验同学们的时刻来了,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记住6的各种分与合,看谁记得又准又快。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6的分与合吧!
指名回答,开始速度稍慢,后面速度逐渐加快。
【设计意图】在6的分与合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发现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可以把6的分与合不重不漏地写出来,从而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优越性;同时利用6的分与合中的一组让学生联想到另外一组,为后面学习7的分与合打下基础。
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师:再拿出一朵小红花放进来,现在你们有几朵小红花?
【学情预设】学生齐答:7朵。
师:像刚才一样,按照一定的顺序将7朵小红花分成两堆,将每次分的结果写下来,看有几种分法。
2.集体交流,展示成果。
师:看看教科书P40的“试一试”,这里是按什么顺序分的?
【学情预设】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再成对写。
师:请根据这个顺序将后面几种分法补充完整。
让学生一边分,一边把分出的结果写在教科书P40“试一试”的空格里。
3.师生对口令,说7的分与合。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能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7的数。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6的分与合的经验之上,自主探究7的分与合。在分小红花的活动中启发学生通过联想发现7的另外3组分法,初步渗透类比的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游戏,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0“做一做”第1题。
师: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好,会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同类的问题。下面看看大家今天的学习成果怎么样。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游戏吧!请你拿出一张能与老师手中的卡片合成6的数字卡片。
老师拿出上面写着数字3的卡片。
【学情预设】学生们找出数字是3的卡片,举起来。
师:你们是怎样快速确定卡片上的数字的?
【学情预设】6可以分成3和3,所以3和3可以合成6。
教师组织进行两轮多次的合成游戏,分别练习6和7的组成。
2.完成教科书P40“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完成教科书P40“做一做”第3题。
读一读并说一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引导学生先分析题意,再讨论怎么解答。
【学情预设】先用数字标出每个盘子里草莓的个数,再根据分与合来连一连。
独立完成,展示结果,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6和7的组成,大家记住6和7的组成了吗?跟同桌再互相对一对口令吧!
两人说出数字6或7的分与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6和7的组成,学生基本上都能自主完成,但有两个方面还要加强。一是在摆和写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做到图与数对应;二是在分成、组成时,要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如:先摆出一种后,除两边相等的情况外,再交换两堆的位置,得到另一种;再如:在摆的时候,从一边向另一边一个一个地移动小红花,每移动一个就是一种新的组成。
【教学提示】
注意引导学生摆法和写法的统一。
【教学提示】
交流时要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