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以内数加与减教学设计课题 一共有多少?(1) 单元 1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上册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加法,并理解加法的意义。 2.学习内容分析: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教师课件展示谜语: 师:你能猜出这是什么文具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讲授新课 二、新知探索 任务一: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 师:笑笑是怎么拿铅笔的? 生:一只手里拿3支铅笔,另一只手里拿2支,合到一起。 师:说得真好!那么放在一起有,一共有几支铅笔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数一数。(让同学们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1、2、3、4、5,一共有5支笔。 师:同学们说得对,可以合起来一起从头开始数,一共有5支笔。 师:同学们真棒,学会了点数法,所以老师请来了我们国家的国宝——熊猫。熊猫在干什么 生: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如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几只熊猫 生:1、2、3、4、5,一共有5只熊猫。 生:3之后是4、5,一共有5只熊猫。 师:真是爱思考的孩子,除了点数法,也可以接着其中的一个数往后数,不管怎么数, 都是一共有5只熊猫。 师:我们学会用点数法和接数法数数帮助我们计算,淘气还给我们带来另一种方法: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帮助我们计算。3只吃竹子的熊猫,我们就可以先画3个圆,2只玩皮球的熊猫,就再画2个圆,合起来一共是5个圆,就是有5只熊猫。 师:谁能把这两个数学故事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示出来呢? 让学生尝试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算写给大家听 学生上台书写。 师: 左手3支铅笔,右手2支铅笔合起来是5支铅笔, 3只吃竹子的熊猫、2只玩皮球的熊猫合起来是5只熊猫,可以写成一道加法算式。(教师边板书边说) 3 + 2 = 5 课件展示: 师:你看得懂吗? 师:加法算式怎么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看图列式计算。 2.摆一摆,算一算。 3.照样子先画图形,再完成算式。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板书 一共有多少 ——认识加法 3 + 2 = 5 ↓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1)(北师大)一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0102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去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03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知导入黑心肠,尖尖头,走起路来全靠头,直着走,横着走,肚子空了就不走。(找一文具)学习任务一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探究新知图中的小女孩在做什么?有几支 ?说一说,数一数。探究新知2支铅笔3支铅笔有几支 ?说一说,数一数。1、2、3、4、5,共有5支铅笔。方法一:点数法探究新知有几只 ?说一说,数一数。熊猫在干什么 3只在吃竹子2只在玩皮球探究新知先记住原来的 3 只。在 3 的基础上接着往下数。32154方法二:接数法探究新知方法三:图示法。合起来一共有 5 个 ,就是一共有 5 只 。探究新知3 + 2 = 5谁能把这两个数学故事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示出来呢?探究新知认一认。探究新知画一画,算一算。1 + 3 =2 + =+ =424415课堂练习1343251.看图列式计算。课堂练习+ =+ =2.摆一摆,算一算。415123课堂练习3.照样子先画图形,再完成算式。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作业】1.摆 一摆 , 数 一数32和1合起来是( )2和3合起来是( )5分层作业2.读一读 , 写一 写2(1)2+1=3读作:( )加 ( ) 等于 ( )。(2)4加1等于5写作:( )+( )=( )。13415分层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3.想一想 ,填一填。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以内数加与减》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5以内数加与减》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三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探索5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会5以内的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描述加减法运算的含义,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能熟练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5以内数的加减法,能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加与减的意义、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三)学生认知情况本单元是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5以内的数、5以内数的表示方法、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基础上安排的。二、单元目标拟定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与减的意义,探索并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与减。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感受算法的多样化。3.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加法和减法问题并解答,能用加法与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用5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整合指导思想定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从具体编排来说,(一)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教科书通过创设有趣而又熟悉的情境,运用生动的连环画的形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建立加减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例如可爱的小猫一课,让学生在“小猫吃鱼”这一个熟悉而又简单的情境中,去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习减法的运算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算法教科书每一节都设计了一组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的问题,让学生以此为线索,展开思考、尝试、探索与交流,并鼓励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用图片操作、画图解释、手指演示等。目的就是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时,学会如何进行思考,并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加与减和数的合成与分解是同一个计数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是学生数数的经验,而不是数的合成与分解,但并不意味着数的合成与分解不重要。在加减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数的合成与分解,这对理解数的结构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数感,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重要的基础。(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本单元教科书在内容安排时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以供学生思考,每个新知识提出的情境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从小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3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5以内数加与减 一共有多少? 2还剩多少? 2可爱的小猫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一共有多少?(1) 目标:认识加法,并理解加法的意义。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任务一: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加法的意义,并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一共有多少?(2) 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再次体会加法就是合起来的实际意义。 任务一: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知道“加法就是合起来”的实际意义。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剩多少?(1) 目标: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任务一: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还剩多少?(2) 目标:能根据提供的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减法的问题。 任务一: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学习活动,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爱的小猫 目标: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同时初步体验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任务一: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以内数加与减》大单元整体设计.docx 第1课时一共有多少?(1).docx 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