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课《互联网应用新特征》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课《互联网应用新特征》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信息科技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互联网应用新特征 单元 一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七年级 第一册
学习目标 1. 知道互联网应用的特征。 2. 知道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 3. 认识互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
重点 互联网应用都有哪些特征
难点 互联网发展状况以及互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你应该掌握以下内容:1. 知道互联网应用的特征。 2. 知道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 3. 认识互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 倾听老师开篇介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互联网诞生与发展史,认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以及互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
二、新课导入 早期计算机受各种因素限制,只能处理文本信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应用完成了从文本向图文声像并茂的转变。例如:硬件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数据;图形界面广泛使用后,用户可以通过单击、拖拽等操作与网络设备进行交互;信息传输技术的进步,使得图像、声音和视频数据的传输变得更为高效。回想你都用过哪些互联网应用,你觉得用过的互联网应用都有哪些特征。 学生自主讨论用过那些互联网应用。 激发学生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新课讲解 1、互联网应用特征的变迁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当前互联网应用已经具有了交互性强、操作简单、 图文声像并茂等特征。从文本到图文声像并茂 早期互联网应用所展示的内容主要是文本,而当前互联网应用提供的 内容通常图文声像并茂(图 2.2)。从字符界面到图形化界面 早期主要靠输入命令使用互联网应用,如今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进行 操作。(图 2.3)如果配备了触摸屏,操作起来会更便捷。从单一应用到应用融合 早期的互联网应用通常比较单一,如社交应用只用于线上交流、订票应用只用于订票。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逐渐融合。例如,当前的地 图类应用不仅能用来查询地图、规划路线,还可以用来完成预订车辆、预订 酒店、查看地点风貌和浏览评论(图 2.4)等任务。 2、我国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状况在信息社会,互联网已成为连接个人、企业、政府等社会成员的最重 要的信息交流方式。我国网民主要使用的互联网应用,可以归纳为基础应用、 商务交易、网络娱乐、公共服务等。 学生通过倾听老师授课及自由讨论。s 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
四、课堂练习 课程练习书本上的内容1、你觉得用过的互联网应用都有哪些特征。 2、依据使用体验梳理互联网应用的特征 通过课堂的上的随机提问,抽取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练习开展习题。 通过课堂的讲解,引导学生本人通过思考,独立完成书本上的习题
五、课堂总结 请同学们对照本章的学习目标进行总结,看看自己掌握了那些知识。 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和项目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通过互联网政务的发展状况,总结互联网政务带来的便利,引导学生独立对所学的课程进行归纳总结
六、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互联网政务的发展状况,总结互联网政务带来的便利。? 2.查阅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谈谈自己对上网成瘾的看法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互联网 发展对生活带来得影响,思考不同阶段互联网的特征,回顾互联网的应用变迁。 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