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教案

资源简介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认识二分法,从具体情境中确定二分法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
2.了解二分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优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二分法及其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
2.体会二分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
教学难点
1.准确确定二分法的判断条件和范围调整。
2.灵活运用二分法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猜数游戏的演示、二分法的介绍等内容。
2.纸、笔,供学生进行游戏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数游戏。我心里想一个1到100之间的数字,你们来猜。每次猜完我会告诉你们猜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看看谁能最快猜出这个数字。
(二)新课讲解
1.引出二分法的概念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猜数字。有的同学可能是一个一个地猜,从1开始,依次往上猜。这种方法虽然也能最终猜出数字,但是可能需要比较多的次数。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高效的方法——二分法。
二分法是一种用于在有序数据中快速查找特定元素的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分成两部分,然后根据要查找的元素与中间元素的大小关系,确定要查找的元素在哪个部分,然后在这个部分继续使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者确定目标元素不存在。
2.以猜数游戏为例讲解二分法的步骤
师:我们还是以刚才的猜数游戏为例,来具体看看二分法是如何操作的。
假设我心里想的数字是78。
首先,我们确定猜数的范围是1到100。
第一次猜测,我们可以取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也就是(1+100)/2=50。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小了。
这时,我们就知道目标数字在51到100这个范围内。
第二次猜测,我们取新范围(51到100)的中间值,也就是(51+100)/2=75。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还是小了。
这样,我们又确定了目标数字在76到100这个范围内。
第三次猜测,我们取新范围(76到100)的中间值,也就是(76+100)/2=88。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大了。
于是,目标数字在76到87这个范围内。
第四次猜测,我们取新范围(76到87)的中间值,也就是(76+87)/2=81。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小了。
此时,目标数字在82到87这个范围内。
第五次猜测,我们取新范围(82到87)的中间值,也就是(82+87)/2=84。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小了。
这样,目标数字就在85到87这个范围内。
第六次猜测,我们取新范围(85到87)的中间值,也就是(85+87)/2=86。我会告诉同学们这个数字小了。
最后,我们可以确定目标数字是87。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二分法,我们只需要六次猜测就可以猜出目标数字,而如果一个一个地猜,可能需要最多100次才能猜出。
3.确定二分法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
(1)查找对象
师:在猜数游戏中,我们的查找对象就是我心里想的那个数字。在其他实际问题中,查找对象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元素,比如一本书在图书馆中的位置、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成绩单中的排名等。
(2)查找范围
师:查找范围是我们开始进行查找时确定的一个区间。在猜数游戏中,查找范围一开始是1到100。在实际问题中,查找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在查找一本书在图书馆中的位置时,查找范围可以是整个图书馆的书架编号范围。
(3)判断条件
师:判断条件是我们用来确定目标元素在哪个部分的依据。在猜数游戏中,判断条件就是我告诉同学们的猜的数字是大了还是小了。在实际问题中,判断条件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来确定。比如,在查找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成绩单中的排名时,判断条件可以是成绩的大小关系。
4.分析二分法的优势
师:通过猜数游戏,我们可以看出二分法有很多优势。
首先,二分法的查找速度非常快。因为每次都可以将查找范围缩小一半,所以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二分法可以大大减少查找的次数。
其次,二分法的实现比较简单。只需要确定查找范围、中间值和判断条件,就可以进行查找。
最后,二分法适用于各种有序数据的查找。无论是数字、字母还是其他类型的数据,只要数据是有序的,就可以使用二分法进行查找。
5.拓展二分法的应用场景
师:其实,二分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在字典中查找一个单词。字典中的单词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我们可以使用二分法来快速找到目标单词。
再比如,在电脑中查找一个文件。如果文件是按照名称或者创建时间等有序的方式排列的,我们也可以使用二分法来提高查找效率。
师:同学们还能想到哪些二分法的应用场景呢?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1)继续进行猜数游戏,让学生使用二分法来猜数字。老师可以想一个不同的数字,让学生进行猜测,并记录猜测的次数。然后,让学生比较使用二分法和一个一个地猜两种方法的效率。
例如:老师心里想的数字是45。
学生使用二分法进行猜测,可能的过程如下:
第一次猜测:取范围1到100的中间值50,老师告诉学生数字小了。
第二次猜测:取新范围51到100的中间值75,老师告诉学生数字小了。
第三次猜测:取新范围76到100的中间值88,老师告诉学生数字大了。
第四次猜测:取新范围76到87的中间值81,老师告诉学生数字大了。
第五次猜测:取新范围76到80的中间值78,老师告诉学生数字大了。
第六次猜测:取新范围76到77的中间值76,老师告诉学生数字小了。
第七次猜测:可以确定目标数字是77。
使用二分法,学生只需要七次猜测就可以猜出目标数字。如果一个一个地猜,可能需要最多100次才能猜出。
(2)给出一个有序数组,让学生使用二分法查找指定的数字。
例如:有序数组为[1,3,5,7,9,11,13,15,17,19],要查找数字11。
学生可以先确定查找范围为整个数组,然后取中间值9。由于9小于11,所以目标数字在9的右侧。新的查找范围为[11,13,15,17,19]。再取中间值15,由于15大于11,所以目标数字在11和15之间。新的查找范围为[11,13]。取中间值12(这里可以取11和13的平均值,但为了方便说明,我们取12),由于12小于11,所以目标数字是13的左侧。最后可以确定目标数字是11。
2.拓展练习
(1)设计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二分法来解决。
例如:有一个宝箱,里面有100个不同颜色的球,球的颜色按照某种顺序排列。现在要从宝箱中找到一个特定颜色的球,使用二分法来确定最少需要多少次才能找到这个球。
学生可以先确定查找范围为整个宝箱,然后取中间位置的球进行判断。根据球的颜色与目标颜色的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球在哪个部分,然后在这个部分继续使用二分法进行查找。
(2)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二分法来提高效率。
例如,在整理书架时,可以先将书按照某种规则排列,然后使用二分法来快速找到一本特定的书。或者在超市中寻找一种特定的商品时,可以先确定商品可能所在的区域,然后使用二分法来缩小查找范围。
3.综合练习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可以使用二分法解决的问题,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进行讲解。
例如:小组设计的问题是在一个班级中,有50个学生,他们的考试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现在要找到成绩排名为第25名的学生的成绩,使用二分法来确定最少需要多少次才能找到。
解决方案:首先确定查找范围为整个班级的学生成绩,然后取中间位置的学生成绩进行判断。如果中间位置的学生成绩排名大于25,说明目标成绩在中间位置的左侧;如果中间位置的学生成绩排名小于25,说明目标成绩在中间位置的右侧。然后在新的查找范围中继续使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直到找到目标成绩。
(2)让学生讨论二分法的局限性。虽然二分法在很多情况下非常高效,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例如,二分法只适用于有序数据的查找,如果数据是无序的,就不能使用二分法。此外,二分法在数据量非常小的时候,可能并不比其他方法更高效。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猜数游戏认识了二分法。我们学习了二分法的概念、步骤,确定了二分法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我们还了解了二分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了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
2.强调重点和难点
师: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二分法及其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体会二分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难点是准确确定二分法的判断条件和范围调整,灵活运用二分法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多做一些练习,加深对二分法的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2.在生活中寻找一个可以使用二分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用二分法解决这个问题。
五、板书设计
1.二分法概念
2.猜数游戏步骤
3.查找对象、范围、判断条件
4.二分法优势
5.应用场景
六、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猜数游戏引入二分法的概念,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二分法的高效性。在新课讲解环节,详细地分析了二分法的步骤、查找的对象、范围和判断条件,以及二分法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在巩固练习环节,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包括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综合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二分法,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理解二分法的判断条件和范围调整时还有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另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二分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运用二分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