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图片记录瞬间》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图片记录瞬间》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全一册
《图片记录瞬间》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设计理念 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图片记录瞬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激发创造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图片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 强调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记录美好时光》中的第 4 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包括文字记录、图片记录、视频记录等。本课以图片记录瞬间为主题,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并对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和管理。
2. 教材内容
(1)认识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介绍相机和手机的基本拍照功能,如拍照按钮、焦距调整、闪光灯等。
(2)拍摄照片的技巧:讲解拍摄照片的基本技巧,如构图、光线运用、拍摄角度等。
(3)照片的管理和处理:介绍如何将照片导入电脑,进行分类管理和简单的处理,如裁剪、旋转、调整亮度等。
(4)分享照片: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分享给他人,如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3. 教材特点
(1)贴近生活:教材内容选取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拍照场景,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用性强:教材介绍的拍照技巧和照片管理方法,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操作性强: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配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例,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学生情况 1. 认知特点
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生动的事物感兴趣。他们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拍照和照片处理等知识还比较陌生。
2. 学习能力
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强,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指导。
3. 兴趣爱好
三年级学生喜欢探索新事物,对拍照和分享照片等活动充满兴趣。他们喜欢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掌握基本的拍照技巧。
(2)学会将照片导入电脑,进行分类管理和简单的处理。
(3)掌握分享照片的方法,能够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分享给他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并对照片进行处理和管理。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引导学生用图片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和基本拍照技巧。
(2)学会将照片导入电脑,进行分类管理和简单的处理。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拍照技巧,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
(2)如何让学生在照片处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照片,让学生欣赏。
照片内容:美丽的风景、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活动等。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照片吗?这些照片是用什么拍摄的呢?
学生回答:喜欢。这些照片可能是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的。
3.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片记录瞬间》,用相机或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精美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出课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
(1)教师拿出相机和手机,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基本拍照功能。
相机功能:拍照按钮、焦距调整、闪光灯、取景器等。
手机功能:拍照按钮、焦距调整、闪光灯、滤镜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回答:相机和手机都有拍照按钮和闪光灯。相机的焦距调整更专业,手机的滤镜更多。
(3)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有很多相同点,如都有拍照按钮、闪光灯等。但相机的功能更专业,适合拍摄高质量的照片;手机则更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拍摄。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为后续的拍照实践打下基础。
2. 拍摄照片的技巧
(1)教师讲解拍摄照片的基本技巧,如构图、光线运用、拍摄角度等。
构图:引导学生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或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更加美观。
光线运用:让学生了解顺光、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的效果,选择合适的光线拍摄照片。
拍摄角度:介绍俯拍、仰拍、平拍等不同的拍摄角度,让学生根据拍摄对象选择合适的角度。
(2)教师展示一些照片实例,让学生分析这些照片运用了哪些拍照技巧。
照片内容:构图合理、光线运用恰当、拍摄角度独特的照片。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拍摄照片时,会注意哪些技巧呢?
学生回答:我会注意构图,把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我会选择合适的光线,让照片更清晰。我会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拍摄照片时,我们要注意构图、光线运用和拍摄角度等技巧,这样才能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拍照技巧和分析照片实例,让学生掌握拍摄照片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拍照水平。
3. 照片的管理和处理
(1)教师介绍如何将照片导入电脑,进行分类管理。
导入方法:使用数据线将相机或手机与电脑连接,将照片复制到电脑中。
分类管理:创建不同的文件夹,将照片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如风景、人物、动物等。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如裁剪、旋转、调整亮度等。
处理方法:打开图片处理软件,选择需要处理的照片,进行相应的操作。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照片处理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可以让照片更美观。可以去掉照片中的瑕疵。可以调整照片的大小和格式。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对。照片处理可以让我们的照片更加美观,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但在处理照片时,我们要注意保持照片的真实性,不要过度处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将照片导入电脑进行分类管理,并掌握简单的照片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照片管理和处理能力。
4. 分享照片
(1)教师介绍如何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分享给他人,如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
分享方法:选择需要分享的照片,点击分享按钮,选择分享方式,填写收件人信息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分享给谁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我想分享给爸爸妈妈,让他们看看我拍的照片。我想分享给同学们,和他们一起欣赏美丽的照片。
(3)教师总结:同学们都很有爱心和分享精神。分享照片可以让我们的快乐加倍,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我们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拍摄美好的照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分享给他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信心。
三、课堂实践
1. 教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主题,如校园风景、班级活动等,用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并对照片进行处理和管理。
任务要求:
(1)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拍摄的照片要运用所学的拍照技巧,保证照片的质量。
(3)对照片进行分类管理,并选择一些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
(4)将处理后的照片制作成幻灯片,进行展示和分享。
2.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你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2)在拍摄照片时,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你们对照片进行了哪些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 各小组将制作好的幻灯片进行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
展示内容:小组拍摄的照片、照片的处理方法、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
(1)小组自评:各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介绍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3)教师评价: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向。
3. 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图片记录瞬间》,大家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对照片进行了处理和管理。在实践过程中,大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拍摄出了很多优秀的照片。同时,大家也学会了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图片记录美好时光,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课堂练习 1. 学生可以继续完善自己小组的作品,添加更多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使幻灯片更加丰富和精彩。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图片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更加复杂的处理,如添加特效、调整色彩等。
板书设计 《图片记录瞬间》
一、认识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
1. 相机功能
2. 手机功能
二、拍摄照片的技巧
1. 构图
2. 光线运用
3. 拍摄角度
三、照片的管理和处理
1. 导入电脑
2. 分类管理
3. 简单处理
四、分享照片
1. 分享方法
2. 分享对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 “图片记录瞬间” 为主题,通过认识相机和手机的拍照功能、学习拍摄照片的技巧、掌握照片的管理和处理方法、学会分享照片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设计了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用图片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相机和手机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部分学生的评价语言还比较单一,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