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信息
课题 寻找可靠数据源 第一课时,计划授课时间: 月 日
课时学习目标:
1. 能根据数据的来源,判断数据的可靠性。(重点)
2. 培养查找可靠数据的意识。(重点)
3. 认识自主可控技术对数据安全的影响。(难点)
三、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链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如何获取气温数据?你还记得吗? 其中一种方法是用网络搜索,网上的信息很多,有真有假,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寻找可靠数据源,学习如何获取可靠的数据。 出示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回答 学生倾听 知识回顾,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体验出数据的可靠性的重要性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互联网上查天气 师:在互联网上查找天气数据,有一种途径是查看自媒体发布的消息。自媒体上有时会有吸引人眼球的、可能存在虚假的消息。准确、可靠的天气数据,应该从哪里查找呢? 教师倾听引导学生表述如何在网络上获取可靠数据。 师: 中央气象台是发布天气数据的权威机构,可以从其官方网站查看天气数据,也可以从其上级部门——中国气象局的官方网站查找天气数据。还可以查看主流媒体播报或转载的天气信息,如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 师:我们一起来小结要获取可靠数据的信息源有哪些?比如老师想知道全国的中秋假期旅游出行人次和消费数据。 教师引导小结网络上获取可靠数据的途径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倾听,学生小结 其他学生可补充回答 学生倾听 学生回答 权威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1.政府部门 2.企事业单位 3.主流媒体(传统媒介、官方网站、社交平台官方账号等) 其中,主流媒体包括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 天气数据获取的问题提出,联系上节课更好地衔接并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小结 理解生活中天气数据的获取途径及哪些途径是可靠地数据源 知识迁移,数据的可靠信源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 任务二:大熊猫的数量 师: 请你在互联网上查找我国现存大熊猫的数量。 教师巡视指导 请个别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数据。 师:数据来源是什么? 这一数据是什么时间发布的? 师:数据的获取除了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还要注意数据的时效性。我们要观察和对比数据的发布时间,选择较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时效性。 任务三:本地的地表水水质 2014年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自来水是由法国的威立雅公司提供,苯含量检测达200微克/升,国标要求是10微克/升,苯为一类致癌物,自来水中苯含量如此之高危害当地市民身体健康,威力雅公司前期找借口,黄河水污染,后又声称化工厂污水进入净化水池,如此重大事故,最后只让工厂负责人辞职了事。 师:听完上述的案例,你意识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请学生回答问题 师:我国的生活,生产,各行各业都需要使用自主可控技术,只有发展自主可控技术,才能保护自己。 师:地表水的水质检测需要使用多种检测设备,生态环境部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大量的水质检测点,我国更需要使用自主可控的仪器来获取数据。 使用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要性。只有发展自主可控技术,才能保护自己。 请小组为单位查询本地水质情况,并做汇报。 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小组汇报,并说明数据来源。 四、拓展与提升 辨识真假,拒绝网络谣言。你觉得牛奶、香蕉能不能空腹食用呢?请通过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查找答案。 学生上网搜集数据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评价补充 学生倾听 学生倾听 学生回答 学生倾听, 学生倾听明确任务,开展小组合作 学生合作 学生汇报,展示 学生评价(表达的方法,音量,勇敢值,同组的合作帮助等) 学生回答 学生上网站查看内容 让学生实践操作获取数据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理解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的必要 具体事例讲述引发学生的安全性思考 引导学生充分思考,理解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知识迁移能力 训练学生提炼、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谣言止于智者,培养学生多渠道,更科学的辨别信息可靠性和时效性的能力。
四、总结反馈 本节课你一定有所收获, 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教师小结并强调知识点 学生回答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四、板书设计
寻找可靠数据源 数据的可靠性 数据的时效性
五、当堂检测情况设计
可以说出课例数据的可靠性和时效性的具体表现
六、作业设计
说一说生活中的数据或听到的谣言,破除谣言。
七、教后反思
八、安全教育
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通行不玩耍。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