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第2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2课时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算理。【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课件出示】算一算。80-20= 18-9=75-40= 27-4=69-50= 55-9=师:独立完成上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2主题图】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主题图,获取信息。师: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预设:折扇45元,水杯34元,钥匙串8元,书签28元。(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根据获取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预设1:折扇比水杯贵多少元?预设2:书签比折扇便宜多少元?……2.解决问题(1):折扇比水杯贵多少元?(1)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5-34。(2)探讨“45-34”的口算方法。师:你会口算吗?预设1:把34分成30和4,先算45-30=15,再算15-4=11。预设2:把34分成30和4,先算45-4=41,再算41-30=11。……(3)做一做。【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58-16= 67-23= 97-45=3.解决问题(2):书签比折扇便宜多少元?(1)教师提出自主探究要求。①列出算式。②尝试口算,并与同伴交流你的算法。(2)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题意,该怎样列式呢?预设:45-28。师:你是如何口算的?预设:把28分成20和8,先算45-20=25,再算25-8=17。师:还可以怎样算?(教师举手回答,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4.比较算式,发现规律,总结算法。师: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内讨论。)预设1:两个算式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预设2:前者是不退位减法,后者是退位减法。师:你能总结一下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吗?预设: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用被减数依次减去这两个数。5.对应训练,强化新知。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12页第5题。师: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完成教材第13页第7~8题。(1)学生先列式计算,再填空。(2)集体订正。拓展运用粗心的乐乐把一道减法算式中的减数34看成了43,结果算出来的差是52。正确的差是多少?自主计算。全班订正。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六、课后作业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反思】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有了两位数减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经验,学习新知前,我通过复习这些知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学习中。关于“口算”,我们要知道它跟其他算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展示不同的算法,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我们就要给予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