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第3单元 测 量第2课时 分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重点难点】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难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茶杯的高约10( )。直尺的厚约1( )。我的身高是1( )30(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探究新知1.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师: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学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指出。)师: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dm)作单位。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吗?(引导学生借助自己手上的直尺,找到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画1分米有多长。)师: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预设1:粉笔盒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预设2:插座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预设3:新华字典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师:说一说,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分米作单位。(学生自由发言。)2.米和分米的进率。师:想一想,1米等于多少分米?(先让学生自己猜想、推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验证。)预设:因为1米=100厘米,100厘米中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是10分米。教师用课件配合演示并小结:1米=10分米。3.简单的单位换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例3】师:请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预设1:1厘米是10毫米,3厘米是3个10毫米,所以3厘米=30毫米。预设2:10厘米是1分米,70厘米里面有7个10厘米,所以70厘米=7分米。4.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师: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预设: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教师课件展示:5.即时训练,强化新知。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三、巩固运用完成教材第24~25页第3题、第8题和第9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最后集体反馈订正。四、拓展运用完成教材第25页第10题。1.思考:“对折后再对折”相当于把绳子平均分成了几份?2.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24页第4题;2.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节课的内容前先让学生通过做题回顾一下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来为本节课的学习作铺垫。紧接着开门见山,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分米,然后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这一环节其实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发现用米、厘米和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无法满足需求时,于是产生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