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5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不同的解题策略,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培养数感。2.借助情境,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体会不同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策略的数学思维方法,能运用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问题。3.通过对比,体会估算和精算的区别和各自使用的范围,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难点:培养估算意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过物吗?这周末,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了些东西。【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4销售清单】师:从这张“销售清单”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他们买了三样东西,分别是护眼灯、吹风机和空调扇。预设2:护眼灯的价格是166元,吹风机的价格是225元,空调扇的价格是558元。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买这三样商品一共多少钱?……师:买这三种商品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4的问题】1.阅读与理解。师:问题是什么?预设:问题是“买这三种商品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和“买这三种商品一共得花多少钱”。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预设:护眼灯的价格是166元,吹风机的价格是225元,空调扇的价格是558元。2.分析与理解。师:求“买这三种商品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说一说。)预设:大约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精确计算,取它们的近似数算一算就行。师:请你们试着算一算,然后交流汇报。预设:把166看作170,225看作230,558看作560,170+230+560=960(元),妈妈大约需要准备960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师:那“买这三种商品一共多少钱”怎么计算呢?和第(1)问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说一说。)预设:一共要花多少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166+225+558=949(元)。3.回顾与反思。师:比较刚才解答的两个问题,想一想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预设: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4.即时训练,深化理解。完成教材第43页“做一做”。(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2)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运用1.(1)买这三件物品,准备500元够吗?(2)买这三件物品,实际要花多少元?师:这两问有什么不同?预设:第(1)问估算就可以了,第(2)问要准确计算。师:请你们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2.完成教材第45页第11题。(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订正。(2)在学生完成这一题后,追问:准备700米长的网去围,够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把166看成170,225看成230,558看成560。170+230+560=960(元)答:妈妈大约需要准备960元。(2)166+225+558=949(元)答:买这三种商品一共949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预言而不能”的时候,我就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和方法。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