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4.3 神奇的微生物(第1课时)教案 (表格式)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4.3 神奇的微生物(第1课时)教案 (表格式)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神奇的微生物》第1课时教案
学科 生物 年级册别 八年级上册 共3课时
教材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 册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四章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教材通过介绍微生物的基本概 念、种类、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 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微生物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 部分,还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微生 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于微生物 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在具体分类、结构和功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空白。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与微 生物相关的现象,如食物发酵、抗生素的使用等,但对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了解不多。因此,本节课需要通 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微生物的系统认识。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未知领域,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时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 1. 理解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认识到微生物是生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2.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和分析微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实践 1.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态度责任 1. 通过了解微生物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2.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微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1. 微生物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2.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通过实验探究微生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显微镜、微生物标本、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1)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微生物相关的现象, 如酸奶发酵、面包发酵等。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吗 ”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微生 物 。 ” (4)播放一段关于微生物的科普视频,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5)提问:“你们对微生物有哪些了解 ” (6)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 怎样的角色 ” 1.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对微生物产生好奇心。
评价任务 理解概念:☆☆☆ 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学习 活动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讲授新知 (1)讲解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 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等 。 ” (2)展示微生物的图片,介绍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 (3)讲解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主要分为细 菌、真菌、病毒三大类。” (4)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有 什么作用吗 ” (5)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农业、工业、医 药等领域有哪些应用 ” (6)总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分解者、 生产者等多种角色。” 活动二: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探究 (1)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标本。 (2)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微生物 它们的 结构有什么特点 ” 1.听讲,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2.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标本。 3.分析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4.分组讨论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 关系。
(4)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5)讲解微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 (6)总结:“微生物的结构决定了它们的功能, 如细菌的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 活动三: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微生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它 们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 (2)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食物发酵、抗生 素生产等方面有哪些应用 ” (3)讲解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微生物可以在各 种环境中生存,如土壤、水体、空气等。” (4)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哪 些是有害的吗 ” (5)引导学生分析微生物的有益和有害作用。 (6)总结:“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既有有益作用, 也有有害作用,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和管理微生 物 。 ”
评价任务 理解概念:☆☆☆ 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讲授、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了解微生物在自然 界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学习了微生 物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了解了微生 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2)提问:“你们对微生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 (3)引导学生总结:“微生物是自然界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既有有益作用,也有有害作用。” (4)强调:“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和管理微生物, 发挥它们的有益作用,减少它们的有害作用。” (5)布置课后思考题:“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有 哪些应用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微生物 ” (6)结束语:“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够 对微生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 对待微生物。” 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4.思考课后思考题。
评价任务 总结能力:☆☆☆ 思考能力:☆☆☆ 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 铺垫。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完成教材第XX页的练习题。 2.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某种微生物的生活习性。 拓展作业 1. 查阅资料,了解微生物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写一篇报告。 2. 设计一个微生物的应用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参观当地的微生物实验室或相关企业,撰写参观报告。
板书设计 神奇的微生物 1. 微生物的定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2.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 3. 微生物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 4. 微生物的功能:分解者、生产者。 5.微生物的应用:食物发酵、抗生素生产。 6. 微生物的管理:合理利用、减少有害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