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单元 我爱读书单 元 备 课第5单元 本单元所需课时数 10课时主要内容 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要重视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2.经历探索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3.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4.学会用画直观图的方法解决移多补少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弄清算理,学会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教与学建议 1.灵活运用富有童趣的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2.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式进行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5.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摆一摆、画一画,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6.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单元课时分配 1.9加几 2课时2.8加几 2课时3.7、6加几 2课时4.回顾整理 1课时5.综合练习 1课时6.智慧广场(移多补少问题) 2课时5.1 9加几课题 9加几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90页信息窗1,9加几及相关练习应用。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学会用“接着数法”“凑十法”“假设法”等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学会用“接着数法”“凑十法”等方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学生自备)。教 学 过 程 备 注一、导入新课师:(出示教材第89页情境图)同学们,通过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同位之间交流说一说。二、探索新知(一)解决红点问题——学习“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方法师:同学们都在认真读书呢,那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读书吗?生1:图中所有的同学都在读书,只需要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师: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有多少个同学呢?生2:可以计算坐在凳子上和坐在沙发上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列式:9+6。生3:刚才这个问题也可以列式:6+9。生4:要算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读书,还可以算一算男、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人。1.探索9+6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演示来进行。(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3)组间交流:生1:我用数一数的方法,9之后按顺序数一数,10、11……15。生2:我把9想成10,10+6=16,16-1=15。生3:我把9凑成10。用小棒摆一摆,我先分别数出9个和6根小棒,从6根小棒中拿出1根,把9根凑成10根是1捆小棒,再加上5根小棒,是15根小棒。也就是把6分成1和5,9+1得10,10+5得15。生4:把9分成4和5,4+6得10,10+5得15。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不错,说明同学们都动脑筋了,这值得表扬。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便,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2.探索6+9的算法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6+9得多少。(1)让学生独立思考。(2)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3)组间交流,教师对于由9+6=15想出6+9=15的同学要大加表扬和鼓励,向学生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数学思想,并提高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积极性。3.小结与回顾师:刚才我们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了“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读书”,并研究了9+6、6+9的算法。请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算一算吧!(板书:9+6=15(个) 6+9=15(个) )(二)解决绿点问题——巩固“9加几”的口算方法解决问题:书架上、下一共有多少本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的信息,再独立列式。汇报交流时,重点让学生交流算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师总结:要求书架上、下一共有多少本书,我们可以将书架上层和书架下层的书的数量加起来。书架上层有9本书,下层有5本书,可以列式9+5=14(本)或5+9=14(本)。(板书:9+5=14(本) 5+9=14(本))三、当堂训练1.练习应用第1题通过给出的实物图和相应的算式,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熟悉“凑十”的过程。在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算出得数。2.练习应用第2题是一道用“凑十法”计算的专题练习。练习时,通过竖着两个式子的对比,进一步巩固对“凑十法”的理解和应用。3.练习应用第3题“凑十法”的练习题。学生先独立看题,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再算一算。小青蛙第一次跳了9格,第二次跳了1格,可以凑成10格,再加上第三次跳的格子数就可以计算出小青蛙一共跳了多远。借助小青蛙跳格子的图,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并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数学问题。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1:我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生2:我学会了9加几就等于几加9。生3:我学会了用“凑十法”。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1页其他练习应用。 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阅览室,调动学习积极性。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探索9加几的算式,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教师要进行计算方法的优化,就是凑十法,教会学生。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流程,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解答问题的能力。练习过程中,不必局限于只用“凑十法”,应让学生经历计算多个算式的过程,逐步体会“凑十法”的优势。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尽量让学生多说。板书设计 9加几(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读书?(2)书架上、下两层一共有多少本书? 9+6=15(个) 9+5=14(本)6+9=15(个) 5+9=14(本)教后反思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他们的自主提问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合作探究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