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5.3 8加几课题 8加几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2页信息窗2,8加几及相关练习应用。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8加几。3.学会用不同解题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借助学具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8加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学生自备)。教 学 过 程 备 注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导入新课9+5= 9+2= 9+7=9+4= 9+6= 9+3=师:同学们对上节课学习的9加几的算式掌握得很好。学校在举行校园古诗词大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师:(出示教材第92页情境图)看,同学们正在舞台上表演,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台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2:台上有多少个男同学?有多少个女同学?……二、探索新知解决红点问题——学习“8加几”及相应的“几加8”的进位方法解决问题:台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1:只要把台上左边和右边的同学加起来就可以算出台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列式:8+5。生2:刚才这个问题也可以列式:5+8。1.探索8+5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思考,并提示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演示来进行。(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3)组间交流:生1:我用数一数的方法,从8开始按顺序往后数,9、10、11、12、13。生2:我把8凑成10。用小棒摆一摆,先数出8根和5根小棒,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给8根小棒凑成1捆,再加上3根小棒就是13根小棒。也就是把5分成2和3,8+2得10,10+3得13。生3:我把8看成10,10+5=15,15-2=13。生4:我把8分成3和5,5+5得10,10+3得13。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不错,说明同学们都动脑筋了,这值得表扬。2.探索5+8的算法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5+8得多少。(1)让学生独立思考。(2)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3)组间交流,教师对于由8+5=13想出5+8=13的同学要大加表扬和鼓励,向学生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数学思想,并提高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积极性。3.小结与回顾师:刚才我们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计算了“台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并研究了8+5、5+8的算法。请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算一算吧!(板书:8+5=13(个) 5+8=13(个))三、当堂训练1.练习应用第1题是看图计算的题目。目的是将10个分成一组,让学生再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圈出10个,再计算。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2.练习应用第2题是一道用“凑十法”计算的专题练习。练习时,通过竖着的两个式子的对比,进一步巩固对“凑十法”的理解和应用。3.练习应用第3题“凑十法”的练习题。学生先独立看题,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再算一算。小青蛙第一次跳了8格,第二次跳了2格,可以凑成10格,再加上第三次跳的格子数就可以计算出小青蛙一共跳了多远。借助小青蛙跳格子的图,可以帮助更好的理解并利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数学问题。根据第一题,再画出第二题的示意图,并计算出结果。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1:我学会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生2:我学会了8加几就等于几加8。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3-94页其他练习应用。 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情境中,这样的思想教育自然而然,学生容易接受。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探索8加几的算式,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教师要进行计算方法的优化。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流程,自己探索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解答问题的能力。练习过程中,不必局限于只用“凑十法”,应让学生经历计算多个算式的过程,逐步体会“凑十法”的优势。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尽量让学生多说。板书设计 8加几台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8+5=13(个)5+8=13(个)教后反思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培养他们的自主提问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合作探究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