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2024)北师大版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数学(2024)北师大版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有趣的立体图形
【教材解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 , 为了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 识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 教材在编写中分两个活动进行介绍。 在“认识图形”的活动中 , 主要是通过 生活中一些直观立体物品的分类活动 , 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 , 从而使学生能根据 这些名称来判断生活中直观物品的形状;在“我说你做”的活动中 , 主要是通过学生搭积木的形 式 , 巩固几何体的认识 , 同时在搭的过程中 ,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为充分运用学生的经验 , 教材所呈现的“认识图形”中的物品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 , 提出的“分一分”也是学生可以进行操 作的活动。安排这一活动是因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活动中进行 , 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 , 可以进一 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 从而为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认识立体图形。 在现实生活中 , 学生首先接触较多的是 立体物品 , 如伴随着他们童年生活的玩具大部分是直观的立体物品。 可以说学生在学习本单元 的知识前 ,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 , 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知道这些 物体的名称 , 而且能辨别。但是没有经过系统地比较 , 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所以这是他们进入空 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认知基础。
【素养目标】
1. 在分类、观察等操作活动中 , 让学生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 知道这 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 并能进行识别。
2. 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 , 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 , 初步培养表达 和归纳能力 ,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让学生能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4.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 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 用学到的有关几何体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课时划分】
认识图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
我说你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
怎样搭得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44
第 1 课时 认识图形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




































































)【教学内容】
教材第 71、72页内容。
【素养目标】
1.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 , 直观认识长 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 点 , 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 结合“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 活动 , 积累观察、思考、交流的学习经验 , 感受分类思想。
3. 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 ,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 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各种立体图形 , 直观感受它们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模型 , 各 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导语:同学们 , 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 子 , 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 , 想知道是什么礼物 吗 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 看有哪些礼物 向大家介绍一下 。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字。)
2. 揭示课题:今天 , 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 。 (板 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探究新知
1. 活动一:分一分。
(1)桌面上有许多物体 , 摸一摸它们 , 你发现它们 有什么不同 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 (引导学生通 过“看、摸、比”发现不同 , 并引导学生说发现。)
(2)刚才小朋友发现了很多不同的地方 , 那你们再 想一想 , 能不能把他们分分类 (引导学生分类。)
(3)谁来说一说你们组分了几类 怎么分的
①球是圆乎乎的 , 它没有平平的面 , 放在桌子上可 以任意地滚动 。 (课件演示)(板书:球)
②圆柱是直直的 , 上下一样粗 , 它的两头有圆圆 的 , 平平的面。
如果躺在桌子上 , 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
子上 , 它就不能自由滚动了 。像这样的物体 , 不管它是 长的 , 还是短的 , 是粗的 , 还是细的 , 都叫“ 圆柱”。 (课 件演示)(板书:圆柱)
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 , 是无法自由滚动的 , 它有 6个平平的面 , 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 (课件 演示)(板书:正方体)
④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 , 也是无法自由滚动的。 同正方体一样 , 它也有 6个平平的面 , 但是 , 与正方体 不同的是 , 这些面的大小不是一样的 , 有的大一些 , 有 的小一些 。 (课件演示)(板书:长方体)
2. 活动二:认一认。
(1)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 , 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 状画出来了 , 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 我们一起来认一 认 。 (通过课件演示 , 引导学生辨认物体模型。)
(2)小朋友 , 你们真能干 , 都找到了好朋友 。那你 看看我们周围 , 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呢 你可以站起来看看 , 下位去找找 , 找 到了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 。 (学生下位寻找教室周 围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 活动三:玩一玩。
(1)请学生把这些物体放在桌子上滚动。
(2)学生说一说哪些可以滚动 , 哪些不能滚动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 1、2题。 学生自己连一连 , 填一填 , 再订正。
2. 完成教材第 72页“练一练”第 3题。 学生自己搭一搭 , 全班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 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了哪些图形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球 圆柱 正方体 长方体
【教学反思】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2 课时 我说你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
(




































































)【教学内容】
教材第 73、74页内容。
【素养目标】
1. 通过“你说我摆”的游戏 ,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 , 学会表达、倾听 , 发展他们的数 学交流能力。
2. 通过游戏的形式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使学生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 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 , 学会 表达、倾听。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 的意识。
【教学准备】
积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认识图形 , 请大家回忆一 下 , 学了哪些图形 (学生说 , 教师依次贴出四种立体 图形。)
2. 揭示课题:今天 , 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 拼搭”游戏 。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 , 积极动脑 , 发现新知识 , 得到新体会 , 获得新乐趣 。 (板 书课题:我说你做)
二、探究新知
1. 动手操作。
(1)两人一个小组进行“摸物”游戏:教师告诉学生 形状 , 让学生摸出相应的物体。
(同桌两人同时进行 , 摸出后 , 相互交流一下。)
(2)两人小组进行“我说你做”游戏。
①请一名学生和教师一起做示范 。教师摆好几个 立体图形后 , 下口令:先摆两个圆柱 , 在它们的上面放 一个长方体 , 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正方体。
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要求摆放立体图形 。然后由
另一名同学负责检查。
师:说一说 , 你的球能从下面通过吗
②教师再摆放一组图形 , 然后由一名同学来当司令 , 根据教师摆的图形下口令 , 其他同学根据口令摆图形。
摆好后相互看看对不对 。引导学生把自己摆的和 教师在上面摆的做个比较 , 再次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2. 摆一摆。
同桌二人根据课本中的要求摆一摆 , 其中一人用 红领巾蒙上眼睛 , 另一人说口令 , 也可以不按课本中的 要求来摆。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教材第 74页“练一练”第 1题。
(1)一名学生提要求 , 另一名学生按要求进行拼 搭。
(2)两学生角色交换。
(3)比一比 , 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2. 完成教材第 74页“练一练”第 2题。
师: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你能找到一 些形状像它们的物体吗
(1)学生仔细观察 , 边看边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 你学会了什么 完成《课堂点 睛》相对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我说你做 说一说 摸一摸 摆一摆
【教学反思】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3 课时 怎样搭得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7
(




































































)【教学内容】
教材第 75、76页内容。
【素养目标】
1. 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进 一 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 的认识。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 初 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 通过数学活动 ,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培 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 初步认识 几何体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一定的要求拼一拼 , 搭一搭。
【教学准备】
课件 , 几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 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逐一出示有趣的图形。 师:看看他们像什么
生:机器人、坦克、飞机、房子… …
师:你们想玩“搭积木”游戏吗 今天我们这节课 就来玩一玩 , 游戏规则是“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二、搭一搭
1. 课件出示:看谁搭得高
师:读一读 , 看一看 , 你知道了什么 生 1:所有积木都要用上。
生 2:还要搭得高。
2. 小组交流 ,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请你观察这些积木 , 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怎样 才能搭得又稳又高呢 把你想的办法和小组里的同学 互相说一说。
3. 小组合作 , 尝试拼搭。
师:以小组为单位 , 按照你们刚才的想法动手搭一 搭 ,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小组活动 , 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活动中 的问题。
使学生明确:
(1)长方体摆放方向的不同 , 会导致高度不一样 , 竖着放比较高。
(2)圆柱摆放的方向不同 , 不仅会影响高度 , 还会 影响平稳性 , 竖着放稳一些。
(3)最难搭的是球 , 怎样摆放都不平稳 , 滚来滚去 , 只能放在最上面。
三、比一比 , 评一评
现在我们来评一评 , 看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向比较:第一 , 检查是不是所 有的积木都用上了;第二 , 尽量把长的竖着放 , 大的、平 的放在下面;第三 , 上下物体是否对齐 , 圆柱竖着放;第 四 , 把球放在最上面。
评比后 , 组织优秀小组交流经验。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解决了什么问题 怎样解决的
【板书设计】
怎样搭得高 圆柱、长方体竖着放 大的、平的面放下面
上下物体要对好 , 不要偏 球放最上面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