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 主要由“ 6~9的 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这些内容既在日 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又是后面进一步学习“ 11~20的认识" 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的基 础 , 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 ,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计算 1~5的加、减法 , 大多数学生在进入这个单元之前 , 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加、 减法能力 , 特别是 1~5之间的数字运算 。虽然学生具备 1~5的加、减法基础 , 但他们在有序思 考(比如解决多步问题)以及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方面相对较弱。【素养目标】1. 会读、写 6~10各数 , 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掌握6~10各数的顺序 , 会比较6~10各数的大小 , 掌握它们的分与合。3. 学生熟练地进行口算 10以内的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4. 在掌握了加、减法作为模型和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基础上 , 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 表示加、减法 , 并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 15课时安排教学。1. 6~9的认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课时2. 6和 7 的加、减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课时3. 8和 9 的加、减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课时4.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课时5. 连加、连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6. 加、减混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7. 整理和复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 1 课时 6~9的认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34~36页。【素养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演示,能熟练地数出 6~9,会 读、写这 4个数,并会用这 4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 通过观察直尺图,掌握数的顺序。3. 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提高发现简单规律的能 力。【教学重点】建立 6~9的概念,正确读、写 6~9并掌握 6~9 的顺序。【教学难点】正确掌握 6~9的基数意义。【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小圆片、计数器、直尺。【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动态出示教材第 35~36情境图,根据情境图 数一数 。你们认识这些数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这些数 。 (板书课题:6~9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 学习数数和认数我们刚刚数的有几条小鱼 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 了 6条小鱼就用数字 6 表示 , 那我们也可以摆几个 小圆片了 (板书:6)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0 表示没有的意思 吗 魔鬼鱼有几只了 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贝壳有几个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海马呢 学生自己数数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根据学生的 回答板书 。 (板书 7、8、9)教师说数字学生用小圆片或小棒摆说一说6~9还能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物了 2. 教学数序老师拨了几颗珠子 , 用几来表示 (学生回答“5" )老师又拨 1颗珠子 , 现在有几颗珠子 用几表示 再拨几颗珠子就是 7颗珠子 再拨几颗珠子就是 8颗 珠子 再拨几颗珠子就是 9颗珠子 在拨一拨的过程中 , 感受 6添上 1就是 7, 7添上 1 就是 8, 8添上 1就是 9。学生拿出小圆片独立操作上面的过程 , 感受 6~9 的顺序。3. 直观感受数序 课件出示直尺图。(1)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 0~9的顺序。(2)教师提问:如 6 的前面是几 6 的后面是几 , 与 6相邻的数是几和几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 使学生理解 9 以内数 的顺序 , 掌握0~9各数的顺序以及相邻两个数。4. 6~9的书写(1)现在我们对 6~9这 4数字比较熟悉了 , 课件 播放 6~9的书写视频 , 学生根据视频在课桌上书空。(2)在田字格里描红书写。(3)展示评比。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38页“做一做"第 1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 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42页“练一练"第 1题。【板书设计】6~9的认识 6 7 8 9【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2 课时 比大小、第 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37~38页。【素养目标】1. 通过实例知道数除了可用来计数外 , 还可以表 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 几”和“ 第几”, 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能力。3. 会比较 10以内的数的大小 , 继续建立数感。【教学重点】会比较 10以 内的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正确掌握 6~9的序数意义。【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数一数0~9各数 。 (顺数 , 倒数)我们会数 0~9了 , 你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今 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 6~9的知识 。 (板书课题: 比大 小 第几)二、探究新知1. 比较 5和 6 的大小课件出示 5个小正方体和 6个小正方体。 这两组小正方体可以用哪两个数字表示 你能用“>"“<" 比较这两个数字吗 学生独立尝试比大小 , 然后集体订正 。 (板书:5< 6 6>5)学生齐读:5小于 6, 6大于 5。 2. 自学 6、7、8、9 的大小比较课件出示 6个小正方体、7个小正方体、8个小正 方体和 9个小正方体。(1)数一数 , 每组有几个小正方体 分别用数字几 表示 (2)小组活动 , 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进行 比较。(3)小组汇报 。 (板书: 6<7 7>6 7<8 8>7 8<9 9>8 7<9 9>7 6<8 8>6 6<9 9>6)(4)小组代表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5)全班齐读。3. 体会“几" 和“第几" 课件出示鱼缸图。(1)数一数有几缸鱼 (2)数一数每个鱼缸里鱼的数量。(3)明确左和右以及找准数数的起点。(4)从第 1缸数到第 7缸 , 再观察第 2缸里有几条 金鱼 第 6缸里呢 说出你是从哪边数起的 (5)认真观察找出装有 6条金鱼的鱼缸 , 分别说从 左或从右数它是第几缸 (6)从左边数起找到第 6缸 , 再数一数这个鱼缸里 有多少条金鱼 (7)小组合作 , 一生提问 , 组内人员回答。小结: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 , 还可以表示顺序和位 置。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38页“做一做"第 2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 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42页“练一练"第 2、3、5题。【板书设计】比大小、第几5<6 6<7 7<8 8<9 6>5 7>6 8>7 9>8一共有 7缸鱼 , 从左边数 , 第 6缸有 9条鱼【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3 课时 6和 7 的分与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39~40页。【素养目标】1. 能熟练的对 6和 7这 2个数进行分与合。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 体会分成和组成的相 反的意思。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学 会与人交流和倾听。【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对 6和 7这 2个数进行分与合。【教学难点】有序地掌握 6、7 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小红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 2~5各数的分与合 , 请大家一起 有序地说一说 5 的分与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6和 7 的分与合 。 (板书课题:6和 7 的分与合)二、探究新知1. 6 的分与合学生4人一组 , 在给定的时间内把 6朵小红花分 成两组 , 教师巡视指导 , 想一想怎么做到有序 怎么做 到不重不漏 汇报示范:一共有 6朵小红花 , 分成了两部分 , 一 部分是5, 另一部分是 1, 所以 6可以分成 5和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看看这些分法 , 你还有什么发现 这些分法可以总结成 3种。全班齐读:6可以分成 1和 5, 1和 5组成 6, … …小结:我们既可以按从小到大有序地记住 6 的分 与合也可以把两个不相同数字的位置交换来帮助记 忆。2. 自主探究 7 的分与合有 7朵小红花 , 要分成两组 , 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先利用学具小红花独立分一分 , 然后在小组 内说一说 , 再集体汇报交流分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看看这些分法 , 你能想到还有哪些分法了 学生根据类比方法得出 7 的另外 3种分法。全班齐读:7可以分成 1和 6, 1和 6组成 7, … … 3. 尝试记忆 6和 7 的分与合学生读记 6和 7 的分与合 , 教师随机提问。三、巩固练习1. 对口令 。如:师:6可以分成 1 和几 1 和几组 成 6 生:6可以分成 1和 5, 1和 5组成 6。 2. 教材第 40页“做一做"第 1~3题。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 , 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42页“练一练"第 4题。【板书设计】6和 7 的分与合【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4 课时 8和 9 的分与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41页。【素养目标】1. 能熟练的对 8和 9这 2 个数进行分与合 , 加深 对 8和 9 的认识。2. 通过自主学习活动 , 培养学生 自主探索的意识 和有序思考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经 历探索、发现简单规律的过程 , 感受数学的魅力 , 激发 积极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对 8和 9这 2个数进行分与合。【教学难点】有序地掌握 8和 9 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圆片、三角形。【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 , 导入新课同学们 ,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老师的袋子里有 8 个圆形磁铁 , 请你从袋子里拿出几个 , 只要告诉我拿出 了几个 , 我就能说出袋子里还剩几个 。你相信吗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准吗 学过今天的 课程 , 你们也可以像老师这样厉害 , 这节课我们学习 8 和 9 的分与合 。 (板书课题:8和 9 的分与合)二、动手操作 , 探究新知 1. 探究 8 的分与合请大家先数出 8个圆片 , 如果要将这 8个圆片分 为两部分 , 有几种分法 教师示范:先移动 1个圆片 , 学生跟着移一移 , 这 时8分成了几和几 生:8分成了 7和 1。师:我再按顺序移动 1 个圆片 , 这时分成了几和 几 生答: 8分成了 6 和 2。 同学们 , 你们会按顺序再 移动 1个圆片吗 学生移动圆片 , 指名说说分的结果 。小组汇报 , 教师根据小组汇报进行板书:看看这些分法 , 你能想到还有哪些分法了 学生根据类比方法得出 8 的另外 3种分法。这些分法可以总结成4种。全班齐读:8可以分成 1和 7, 1和 7组成 8, … … 2. 独立探究 9 的分与合有 9个三角形 , 要分成两组 , 有几种分法 让学生先利用学具三角形独立分一分 , 指名学生 在黑板上分一分 , 边分边说 。根据学生的展示板书:全班齐读:9可以分成 1和 8, 1和 8组成 9, … … 3. 尝试记忆 8和 9 的分与合学生读记 8和 9 的分与合 , 教师随机提问。 三、巩固练习 , 拓展应用1. 对口令 。如:生 1:7和 1组成 生 2:组成 8。2. 教材第 41页“做一做"第 1、2题。四、课堂小结回忆一下 , 我们是怎样研究 8 与 9 的分与合的 先干什么 , 再干什么 , 又想到什么 , 谁能说给大家听一 听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43页“练一练"第 6~8题。【板书设计】8和 9 的分与合【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5课时 6和 7 的加、减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44页。【素养目标】1. 掌握得数是 6 和 7 的加法及 6 减几、7 减几的 减法的计算方法 , 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 口算。2. 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 法算式 , 并算出得数。 感知“ 一图两式”和“ 一图四式” 的联系 , 对加减法进行对比 , 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 性。3. 通过学习进一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 体验 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 6和 7的加法及 6减几、7减几的减法 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小红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都会计算 5 以内的加、减法。 这节课我们 一起来学习 6 和 7 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6 和 7 的 加、减法)二、探究新知1. 学习加法模型学生摆小红花。 (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师:一边摆 5朵小红花 , 一边摆 1朵小红花。你能根据摆的小红花写一道加法算式吗 小组内 学生交流自己写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板书1十5=)思考:①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 ②得数相同吗 你是怎么计算出得数的 学生小组讨论 , 再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小结:从左往右看 , 同学们的 排列是 5 和 1;从右往左看 , 同学们的排列是 1 和 5。 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 , 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 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 说一说这两道算式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个算式中 , 相加的两个数相 同 , 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 , 但是得数相同。小结:交换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 , 得数不变。请大家用 6朵小红花分别摆一摆 , 还能写出哪些 得数是 6 的加法算式 同桌之间合作 , 一人摆圆片 , 一人写算式。 2. 学习减法模型课件出示教材第 44页上面的右图。仔细观察 , 说 说这幅图的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6—5=)思考:同一幅图 , 为什么可以写出两个算式 小结:在图中 , 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 分 , 求另一部分 , 是可以列两道减法算式的。从总数里 去掉左边的部分 , 就得到右边的部分;从总数里去掉右 边的部分 , 就得到左边的部分。分享这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 , 将板书补充完整。 (6—1=5 6—5=1)观察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你又有什 么发现 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幅图 , 不仅可以列出 两道加法算式 , 还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加法算式 和减法算式是互逆的。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44页“摆一摆 , 填一填" 和“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47页“练一练"第 1~3和第 7题。【板书设计】6和 7的加、减法5十1=6 6—1=5 1十5=6 6—5=1【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6课时 解决问题(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45页。【素养目标】1. 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 , 正确理 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 , 并能列式计算。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激发学生用数学解决 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 , 会正确地 口述题意和列式 , 并正确进 行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演示 , 导入新课小兔子们采蘑菇回来了 , 它们采的蘑菇可真多呀! 大家都来看一看! 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图 , 说说图里 有什么 兔妈妈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个问题 , 这节课我 们就来解决兔妈妈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二、小组合作 , 探究新知1. 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同学们知道 , 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 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现在我们不画圈 , 带领你们你们 认识一个新符号 。 (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 在括号下面写“ " )这叫大括号 , 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 来 , 做手势。小结:大括号表示的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手指着情境图中的“ " , 这是问号 , 你们知道问号 表示什么意思吗 表示要求的问题 , 在这里就是表示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 2. 完整说一说图意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试一试。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 教师指名说一说。3. 画一画 , 抽象出用图形表示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这道题的意思吗 学生独立思考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图意 。教师可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 并在黑板上板书:4. 独立解答问题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小结:用加法计算 , 因为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全班一起辅以手) , 所以用加法算。思考:算式中 4、2、6各指的什么 请学生到屏幕前来讲一讲。5. 回顾反思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要怎样检查呢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 还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要注意看数有没有抄错 , 答案有没有算错。 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从图里能看到什么 , 求什么 , 怎么求这些 方面说一说 , 使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 的一般步骤 , 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三、巩固练习 , 拓展应用教材第 45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47页“练一练"第 4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4十2=6(只)【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7 课时 解决问题(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46页。【素养目标】1. 知道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 , 能从图中理解 已知和未知的内容 , 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后求 还剩多少 , 是用减法计算。2. 通过解决问题 , 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3. 感受数学与 日 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 体验学数 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能看懂图意 , 会正确地 口述题意和列式 , 并正确进 行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帮兔妈妈解决了问题 , 这节课我们 来帮助青蛙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二、探究新知1. 看图说题意动态演示青蛙主题图 , 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 问号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 教师指名汇报。图中大括号表示一共有 7只青蛙 , 跳走了 2 只 ,“ 只"表示要求还剩几只。谁能用自己的画完整的说一说图的意思 生:原来有 7 只青蛙 , 跳走了 2 只青蛙 , 还剩几只 青蛙 2. 画图表示题意你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这道题的意思吗 学生独立思考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图意 。教 师可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品进行展示 , 并在黑板上板书 :3. 独立解答问题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小结:用减法计算 , 因为是从 7 只里面减去 2 只 , 所以用减法计算。思考:我看你们列出了两个算式 7—2=5(只) 7 —5=2(只) , 这两个算式都对吗 算式中 7、2、5各指的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正 确的算式 。[板书:7—2=5(只)]4. 回顾反思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要怎样检查呢 小结:我们的解答正确吗 应该要怎样检查呢 学生思考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 再集体汇报 。用 得数 5只加上跳走的 2只 , 看是不是等于 7只。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从图里能看到什么、求什么、怎么求这些 方面说一说 ,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 要经历的一般步骤 , 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46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48页“练一练"第 5、6、8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7—2=5(只)【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8课时 8和 9 的加、减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50页。【素养目标】1. 根据一幅图写出 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 过程 , 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 掌握得数是 8 和 9 的加法及 8 减几、9 减几的 减法的计算方法 , 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 口算。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 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 8和 9的加法及 8减几、9减几的减法 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小红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复习有关 8、9 的组成。2. 根据一幅图列出 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和减法 算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8和 9 的加、减法。 (板书 课题:8和 9 的加、减法)二、探究新知1. 学习有关 8 的加、减法课件出示教材第 50页上面的左图。你能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汇报。生 1:左边有 5朵红花 , 右边有3朵黄花 , 一共有多 少朵花 生 2:一共8朵花 , 有 5朵红花 , 还有几朵黄花 生 3:一共8朵花 , 有 3朵黄花 , 还有几朵红花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这 3个问题。指名汇报。 (板书:5十3=8 3十5=8 8—3=5 8—5=3)(1)说一说两道加法算式的含义。(2)仔细观察这两道加法算式 , 你们有什么发现 小结:相加的两个数都是 5和 3, 得数都是 8, 但是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所以交换两个相加数的位 置 , 得数是不变的。(3)说一说两道减法算式的含义。(4)怎样把这四道算式的结果又快又准确地写出 来 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吗 (5)列举和是 8 的加法算。(6)根据列举的和是 8 的算式写出对应的减法算 式。2. 自主学习有关 9 的加、减法课件出示教材第 50页上面的右图。(1)仔细观察 , 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 式。(2)汇报板书。 (板书:5十4=9 4十5=9 9—4 =5 9—5=4)(3)提问:女生说一说两道加法算式是什么意思 男生说一说两道减法算式是什么意思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出的数的。(5)思考:写算式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写全 所有的算式呢 (6)根据 9 的组成写出其他算式。刚才有图的帮忙 , 写四道算式就比较容易。 如果 没有图 , 你能根据 9 的组成 , 有条理地写出所有的算式 吗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50页“做一做"第 1、2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52页“练一练"第 1~4题。【板书设计】8和 9的加、减法5十3=8 3十5=8 8—3=5 8—5=3 5十4=9 4十5=9 9—4=5 9—5=4【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9课时 解决问题(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51页。【素养目标】1. 用 8和 9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 法并列式计算,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可 以构成一个数学问题。3.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量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选 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 草地上有一群小动物在 高兴地玩耍 , 有的在跑步 , 有的在旁边观看 , 小朋友们 , 你们能从图中知道哪些物体的数量 它们背后隐藏着 一些数学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解决问 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3)]二、探究新知1. 解决与小鹿相关的问题(1)完整的说出图意。刚刚我们已经数了关于小鹿的数量 , 现在请你们 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 , 关于小鹿 , 我们知道了什么 师:看来图中的文字也蕴含着很重要的信息 , 对于 已经给出的信息我们就不用数了 , 这样不容易出错。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呢 学生相互 交流讨论 , 教师指名汇报。(2)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 (板书:9—3=6(只)) 思考: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回顾反思我们怎么知道计算是否正确了 2. 解决其他问题图中还有其他的动物和植物 , 你能根据图完整的 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问题1:树根处有 6朵蘑菇 , 树根旁边的草地上有 2朵蘑菇 , 一共有几朵蘑菇 问题2:一共有 8只天鹅 , 游走了 3只 , 还剩几只 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8—3=5(只)]指名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是数字的含义。3. 引发思考: 比较小鹿和蘑菇这两个题 , 它们有 什么不同点 小结:它们的不同之处是有关小鹿问题是已知总 数和其中一部分 , 求另一部分 , 用减法计算;有关蘑菇 问题是已知两个数 , 求总数 , 用加法计算。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52页“练一练"第 5、6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52页“练一练"第 7、8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3)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剩下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9—3=6(只) 8—3=5(只)已知两个数,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6十2=8(朵)【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0课时 10的认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54~55页。【素养目标】1. 学会 10的读写和组成及 10 以 内数的大小比 较;对 10这个数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2.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 10的过程,初步建立 10的 数感。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 乐趣。【教学重点】理解 10的含义,会比较 10以 内数的大小及掌握 10的组成。【教学难点】掌握 10的组成。【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小圆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在数学王国里 , 9总是以为自己是老大 , 老是欺负 最小的 0。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数学王国郊游的时间 , 9 是队长 , 它走到 0 面前说:“你呀 , 没头没脑 , 代表一个 都没有 , 你就排在最前面吧。" 0 听完后 , 伤心地哭了起 来 。这时 , 数字 1走到 0身边 , 和它一起想了一个办法 让 9哑口无言 , 你们知道它们想了什么办法吗 同学 们真聪明 , 那 10是否比 9 大 如果大 , 大多少呢 我 们今天就来认识 10。 (板书课题:10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 学习 10的含义课件出示教材第 54页情境图。(1)我们在图中找到了数字 10, 现在请大家用小 圆片来摆一摆 10。我们来看看 , 他们摆对了吗 同桌之间也相互检 查一下。大家的学具颜色、大小、形状都不一样 , 为什么都 可以用来表示 10呢 (2)生活中的 10。在你们的身上有没有 10 找一找。2. 学习 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10以内数的顺序。9颗再添上 1 颗是几颗 10颗再去掉 1 颗是几 颗 (2)在直尺观察一下 , 9在 8 的后面 , 10在哪里 小结:9再添上 1就是 10, 10在 9 的后面 , 10比 0 ~9的所有数都大。(3)比大小。数出这两幅小正方体图各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 再 比较大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0>9 9<10)(4)从0数到 10, 再从10数到 0。 3. 教学 10的组成(1)拿出小棒摆一摆 , 分一分 , 看看你有多少种方 法 (2)并把你想到的方法填在教材第 55页 。根据学 生汇报 , 教师板书。(3)“儿歌手指操" :一九一九好朋友 , 二八二八手 拉手 , 三七三七真亲密 , 四六四六一起走 , 五五凑成一 双手。4. 10的写法视频演示 10的写法 , 根据视频在课桌上书空 , 然 后在课本上进行描红。三、巩固练习1. 教材第 55页“做一做" 。2. 教材第 57页“练一练"第 1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57页“练一练"第 2、3题。【板书设计】10的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012345678910 10>9 9<10【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1课时 10的加、减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56页。【素养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 , 小组合作学习 , 使学生在实践 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知识迁移能力。2. 正确计算 10的加减法算式 , 加深认识相应的 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有关 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点子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 , 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好多的客人 , 我 们给客人表演一个凑 10歌好吗 (板书课题: 10的 加、减法)二、探究新知1. 学习 9十1=10及相应的加、减法课件出示教材第 56页点子图(9个O , 1个 ●) , 引 导学生观察。提问: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你能想到 10的分成里面的哪一个 你能列出几道数学算式来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一 图四式" 以及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板书:1十9=10 9十1= 10 10—1=9 10—9=1)讨论:你是怎么算出来 对于不同的算法都要鼓励 , 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但要引导学生对照实物图或点子图利用 10的组成来 完成计算是最便捷的。2. 出示点子图二(8个O , 2个 ●) , 引导学生用刚 才的方法 , 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板书:2十8=10 8十2= 10 10—2=8 10—8=2)指名学生说一说两道加法算式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根据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加法算式 ,虽然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 , 但算式的意思没有发 生改变 , 因此只需要写一道加法算式。3. 学生分组学习点子图三 , 点子图四。指名小组汇报并说一说算式意思 。 (板书:3十7= 10 10—3=7 10—7=3 4十6=10 10—4=6 10 —6=4)4. 学生独立计算 , 理解 10可以分成 5和 5 时 , 只 能写出 2个算式。(板书:5十5=10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56页“做一做"第 1、2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57页“练一练"第 4、5题。【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9个O , 1个●1十9=10 9十1=10 10—1=9 10—9=18个O , 2个●2十8=10 10—2=8 10—8=27个O , 3个●3十7=10 10—3=7 10—7=36个O , 4个●4十6=10 10—4=6 10—6=45个O , 5个●5十5=10 10—5=5【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2课时 综合练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57页练一练。【素养目标】1. 学生比较熟练地计算 10 以 内 的加减法 , 能正 确地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2.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有关 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解决有关 10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 , 前面的课我们学过了 10的分成和 10 的加、减法 , 这节课我们将对这些知识加以练习应用 (板书课题:综合练习)二、学习新知1. 整理有关 10的加、减法(1)根据 10的分成写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或者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2)完成教材第 58页“练一练"第 6题。对于第一个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出来填 9 的 生 1:想 10可以分成 1和 9, 所以□里填 9。 生 2:因为 10—1=9, 所以□里填 9。对于第一个学生有多种填法。 2. 看图列式计算(1)课件出示教材第 58页第 7题左边的图。①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 要求什么 , 谁能完整的说一 说图的意思。②独立列式计算 , 并说一说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③检查是否正确。(2)课件出示教材第 58页第 7题右边的图。①说一说图的意思 , 用什么方法计算 ②独立列式计算 , 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③检查是否正确。④练习:看图列式计算。3. 讲数学故事课件出示教材第 58页“练一练"第 8题。(1)数一数图中的人或物的个数。(2)结合数出来的数量 , 讲一个用“7十3=10" 的数 学故事。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教师规范学生的话语 , 使 他们的故事语句通顺 , 结构完整。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58页“练一练"第 9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给父母讲一个用 2十8=10和 10—2=8的数学故 事。【板书设计】综合练习【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3课时 连加、连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59页。【素养目标】1. 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 数学问题的过程 , 直观理解连加、连减计算的意义。2. 掌握连加、连减计算的方法 , 能正确熟练地计 算连加、连减题。3. 通过观察交流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体 验运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运算顺序能够正确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10以内的加、减法 , 学生口算。 今天我 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 (板书课题:连加、连 减)二、学习新知1. 学习连加动态演示教材第 59页第一幅情境图。(1)出现 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 问:院子里有几 只小鸡在吃东西 (2)跑来 2只小鸡和又跑来 1 只小鸡。 你又看见 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先跑来 2只小鸡 , 又跑来 1只小鸡。(3)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4)你能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表示题目的意思吗 (5)根据这些信息 ,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我们应该怎么列算式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板书:5十2十1=)这个算式读作: 5 加 2 加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吧! 学生齐读算式。(7)观察这个算式 , 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区 别了 小结:像这样把 3 个数合起来 , 也可以用加法计 算 , 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 这就是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8)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板书: )小结:三个数相加 , 我们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 , 再用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 也就是从左到右依次 计算。2. 学习连减动态演示教材第 59页第二幅情境图。(1)出现 8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 问:院子里有几 只小鸡在吃东西 (2)跑走了 2 只小鸡和又跑走了的 2 只小鸡。 你 又看见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跑走了 2只小鸡和又跑走了的 2只 小鸡。(3)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4)你能用摆小圆片的方法表示题目的意思吗 (5)根据这些信息 ,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我们应该怎么列算式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板书:8—2—2=)这个算式读作: 8 减 2 减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吧! 学生齐读算式。(7)观察这个算式 , 和我们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区 别了 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 , 也可以 用减法计算 , 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减。 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内容。(8)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板书: )小结: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 , 再 用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 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 序计算。3. 小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连减时 , 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 计算的。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59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61页“练一练"第 1~3题。【板书设计】连加、连减从左往右计算【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4课时 加、减混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60页。【素养目标】1.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 , 能正确地进行 1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2. 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 日 常生活中的 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 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图意 , 列 出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先计算下面各题 , 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5十3十2= 10—5—3=3十2十1= 8—2—3=10—5十3= 5十3—2=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两道算式 , 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最后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 , 我们把这样的计 算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 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二、探究新知1. 学习先加后减连加动态演示教材第 60页第一幅情境图。(1)出现 4只天鹅 。你看见了什么 (2)飞来 3只天鹅后又飞走 2 只天鹅 。你又看见 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先飞来 3 只天鹅后又飞走 2 只天 鹅。(3)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4)根据这些信息 ,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怎么列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板书:4十3—2=)这个算式读作: 4 加 3 减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吧! 学生齐读算式。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6)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板书: )小结: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按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先算加法 , 然后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2. 学习先减后加动态演示教材第 60页第二幅情境图。(1)出现 4只天鹅 。你看见了什么 (2)飞走了 2只天鹅 , 又飞来了 3只天鹅 。你又看 见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先走了 2 只天鹅 , 又飞来了 3 只天 鹅。(3)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4)根据这些信息 ,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我们应该怎么列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板书:4—2十3=)这个算式读作: 4 减 2 加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吧! 学生齐读算式。请你结合图来说一说这道算式表示的含义。(6)独立尝试计算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板书: )小结: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按照是从左到右依次计 算 。先算减法 , 然后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3. 小结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加、减混合时 , 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 计算的。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60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 61页“练一练"第 4~7题。【板书设计】加、减混合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5课时 整理和复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内容】教材第 63~64页。【素养目标】1. 通过复习 , 进一步加深对 10以 内数的认识。2. 熟练地掌握 10 以 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并能正确、熟练地 口算。3. 培养学生的观察、整理能力。【教学重点】正确快速的进行 10以内的计算。【教学难点】主动探索和发现加法算式表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请大家回忆一下 ,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分组回顾、整理 , 交流。下面我们就来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 习 。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二、探究新知1. 小组尝试画“知识图" 小组汇报 , 进行板书。( 6~10的认识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2. 复习 6~10各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数轴(1)数轴上从左边数第 4个数字是( ) , 第 7个 数字是( ) 。从右边数 , 第 3个数字是( ) , 第 9 个数字是( ) 。(2)从左边数 , 数字 5排在第( );从右边数 , 数 字 6排在第( ) 。(3)找一找 , 哪些数比 8大 , 哪些数比 9小 3. 复习看图列式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 65页“练一练"第 3题。(1)说一说图中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 , 完整的说出 图的意思。(2)独立列式解答。(3)集体订正。课件出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图 , 根据这两幅 图编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4. 复习加、减法(1)分组整理 10以内的所有加法算式卡片 , 说说 你想怎么整理。①请你仔细观察 , 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 你 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横看加法表 , 共 11行 , 每行的算式得数都一 样 。第一行得0, 第二行得1……第十一行得 10。②教师任意指定一道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2) 自主整理 10以内的减法表①整理减法表 , 将课本上的减法表补充完整。②仔细观察减法表 , 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竖着看 , 每一列从上往下减号前面的数一个 比一个多 1, 减号后面的数都相同;横着看 , 减号前面 的数都相同 , 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一个比一个多 1; 斜着看 , 算式的结果都相等 , 最外面一排结果都是 0。 从第一列发现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三、巩固练习教材第 65页“练一练"第 1、2、4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1. 教材第 66页“练一练"第 5~8题。 2. 完成自己的学习档案【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6~10的认识6~10的分与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