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新版)北师大版一上综合实践《介绍教室》(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年新版)北师大版一上综合实践《介绍教室》(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课时
介绍教室
(北师大版)一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在与同伴合作模拟介绍教室的活动中,体会用上下、左右、前后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
01
02
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
03
在模拟介绍的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合作,感受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的成功和喜悦。
探究新知
用“上下、左右、前后”可以帮助我们把自己的教室介绍得更清楚,来试一试吧!
学习任务一
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探究新知
上和下是一组相对的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的物体,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在 的____面,
在 的____面,


在 的____面,
在 的____面。


“上下”的意义
探究新知
左手这边就是左边,右手这边就是右边。
我说你摆
游戏规则:
1.请拿出铅笔、尺子、文具盒、橡皮、卷笔刀。
2.根据老师发出的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
“左右”的意义
探究新知
“前后”的意义
小鹿在最前面
小蜗牛在最后面
小兔子在小乌龟的前面
小兔子在小松鼠的后面
前后的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如果比较的对象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探究新知
教室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有什么
面向黑板,教室的正前方是黑板;黑板的上面是国旗;
在黑板的下面是讲台。黑板的左边有流动卫生红旗。
右边是课程表和钟表。
以黑板为标准。
探究新知
教室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有什么
面向黑板,教室的前面是讲桌和黑板;后面是宣传板,左面是窗,右面是光荣榜。
以观测者为标准。
探究新知
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试着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吧!
我坐在第一排,从右数是第三个,我的右边是笑笑,左边是妙想,前边是讲桌、黑板。
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呢?像这样和同桌说一说。
探究新知
因为位置是相对的。
分组游戏,我说你做。
课堂练习
1.填一填。
(1)图中一共有( )种水果。
(2) 的上面是( ),下面是( )。
(3) 的左面是( ),右面是( )。
5
课堂练习
2.下面是部分学生在教室的座位图。
(1)从左数,彤彤在第( )列,从右数,明明在第( )列。
(2)第3排从右数第4个同学是( )。
3)明明在冬冬前面第( )个位置上,杉杉在冬冬( )边第( )个位置上。
3
4
冬冬
2

2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1.跳动的数字。
5
(1)9在最中间。
(2)比9小3的数,在1的上面。
(3)7在9的左边。
(4)2在最上面的一行的左角。
(5)4的左面是5,右面是1。
(6)3在8的右面。
(7)8在最上面的一行的中间。
9
6
7
2
4
1
8
3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2.根据描述在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欢欢:“我的前面是黑板,后面是军军。
青青:“我的右边是军军,前面是明明。”丽丽:“我在欢欢的右边,后面是朋朋。”
明明
欢欢
丽丽
青青
军军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介绍我的教室》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介绍我的教室》单元是综合实践领域第一学段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能主动表达,并与他人交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好奇心,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通过“观察教室”“介绍教室”“校园开放日”这三个情境,引出要学习的知识。首先是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体会位置的相对性,进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教科书通过“介绍我的教室”这一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生活场景,能正确地识别物体间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学生认知情况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积累了上下、左右、前后的经验。
二、单元目标拟定
1.在“介绍我的教室”的活动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和应用意识。
初步体会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经历理解情境、明确任务、分解任务、完成任务、分享交流作品、进行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的过程,发展从头到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大胆表达,认真倾听,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的成功和喜悦。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认识上下、左右、前后。
(二)教学难点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容。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大胆表达,认真倾听,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的成功和喜悦。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
上下、左右、前后是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学习基础,是学生学习空间关系和方向感知的入门概念。首先,上下、左右、前后是基础的空间表达词汇,可以帮助学生描述和理解事物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其次,在数学后续内容的学习中,上下、左右、前后会与其他数学概念(几何形状、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空间关系和图形变换;最后,学生利用上下、左右、前后等可以进行空间推理,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如路径规划、地图读取等问题。因为上下、左右、前后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关系密切,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主动参与、乐于表达与表现的欲望,所以教科书设计了“介绍我的教室”这一真实活动。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综合实践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综合实践 整理与分类 整理房间 1
一起来分类 2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整理房间 目标: 借助整理房间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渗透分类思想。让学生经历按一定标准对物品整理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任务一: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1.通过整理房间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一起分类(1) 目标:使自己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任务一: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1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一起分类(1) 目标: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任务一:分类标准多样性的应用。 1.通过操作活动尝试对附页中的图形进行分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介绍我的教室教学设计
课题 介绍教室 单元 综合实践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在与同伴合作模拟介绍教室的活动中,体会用上下、左右、前后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学习内容分析: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模拟介绍的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合作,感受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的成功和喜悦。
重点 在与同伴合作模拟介绍教室的活动中,体会用上下、左右、前后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教室有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上下、左右、前后”来帮助我们把自己的教室介绍得更清楚。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二、新知探索 任务一:确定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师:谁来填一填? 师小结:上和下是一组相对的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的物体,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教师介绍:左手这边就是左边,右手这边就是右边。 课件展示:我说你摆 游戏规则: 请拿出铅笔、尺子、文具盒、橡皮、卷笔刀。 根据老师发出的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 课件展示: 师:谁来说说哪只小动物在前,哪只小动物在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师小结: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如果比较的对象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师:教室的上下、左右、前后分别有什么 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困难学生。 生:以黑板为标准。面向黑板,教室的正前方是黑板;黑板的上面是国旗; 在黑板的下面是讲台。黑板的左边有流动卫生红旗。 右边是课程表和钟表。 生:以观测者为标准面向黑板,教室的前面是讲桌和黑板;后面是宣传板,左面是窗,右面是光荣榜。 师: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试着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吧! 生:我坐在第一排,从右数是第三个,我的右边是笑笑,左边是妙想,前边是讲桌、黑板。 师: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呢?像这样和同桌说一说 师:同学真聪明,接下来我们玩个小游戏:请你跟我一起做。 师: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耳。 师:举起右手。 师:为什么你举得是左手?
师小结: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参照标准不同,位置关系一般也不同。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看图圈一圈。 2.下面是部分学生在教室的座位图。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观察教室 1.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在高处的是上,在低处的是下。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 2.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参照标准不同,位置关系一般也不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