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3.9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3.9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北京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
四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9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设计
教材解说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和证明奠定基础。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和相交,通过对这两种关系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结构上介绍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重点讲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垂直的定义、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学情介绍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直线、线段、角有了初步的认识。
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简单推理能力。同时,对抽象的几何概念理解存在困难,如对顶角相等的证明。着重识别不同位置关系下的角,以及灵活运用垂直的性质进行解题。
三、教学任务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关系。
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认识垂直的定义、性质,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重难点介绍
重点
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垂直的定义、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难点
对顶角相等的证明。
灵活运用垂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法
教法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形展示、动画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几何概念。
启发式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逐步得出结论。
讲练结合法:讲解知识的同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学法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图形,发现规律。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形展示、动画演示等。
准备教学用具,如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
准备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学习用具。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发现的两条直线的物体?
生1:斑马线
生3:房屋的屋檐的水平线
生5:火车轨道、十字路口
通过展示生活中两条直线的实例,如铁轨、十字路口等,引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线 平行线
探究新知
相交线
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直线形成的角,引出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图1角
图2对顶角
图3邻补角
探究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
首先,关于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测量实验。准备一张白纸,用直尺在纸上画两条相交的直线。这两条直线相交后会形成四个角。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这四个角的度数。你会发现,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是相同的。
例如,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是45度,那么与它相对的角也是45度。通过这个测量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其次,关于邻补角互补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推理的方法来证明。
邻补角是指两个有公共顶点且共享一条边的角。假设我们有两个邻补角,它们的度数之和为180度。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画出两个邻补角,并假设其中一个角的度数为x度。
由于这两个角是邻补角,它们的非公共边形成一条直线,因此这两个角的度数之和必须等于直线的总度数,即180度。所以,另一个角的度数就是180度减去x度。
通过这个逻辑推理,我们可以得出邻补角互补的性质,即两个邻补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结论1: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的性质。
平行线
展示一组平行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
师:同学们想一想,图A中的平行线,你们能发现它们的什么特点?
生2:永不相交
生3:它们之间的距离在任何位置都是相同的
平行线的特点是它们在同一平面内,且无论延伸多远都不会相交。这意味着它们之间的距离在任何位置都是相同的。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这是欧几里得几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垂直
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情况,引出垂直的定义。
垂直的定义是指两条直线相交时,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度。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并且形成四个相等的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是垂直的。通常用一个小方块标记垂直的交点,例如,直线a垂直于直线b,可以表示为a⊥b。
讲解垂直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直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七年级上册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垂直的性质主要涉及两条直线相交时的角度关系,特别是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它们相交形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即90度。在平面几何中,垂直的性质有助于解决与角度和图形构造相关的问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从平面上某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这个距离是垂直于该直线的线段的长度。在数学中,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通常需要使用到代数方法,比如通过直线的方程和点的坐标来求解。具体来说,如果直线的方程是Ax + By + C = 0,点的坐标是(x , y ),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 = |Ax + By + C| ÷
这个公式是基于直线和点之间垂直距离的定义,以及直线方程的几何意义。
课堂练习
(1)请分别画出图中∠1的对顶角和∠2的邻补角.
想一想
为什么∠1=∠3 ∠2=∠4
课堂小结
概念:
对顶角是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两对相对的角,它们相等邻补角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两个相邻的角,它们的和为180度平行线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在同一平面内垂直是指两条直线相交形成90度的角,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性质:
对顶角是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相对角,它们相等。邻补角是两条相邻的角,它们的和为180度。平行线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它们在同一平面内,且保持恒定的距离。垂直是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形成90度的角。
知识拓展:
欧几里得几何是以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命名的几何体系,它主要研究平面和空间中的点、线、面和体的性质。欧几里得几何基于一组公理和公设,通过逻辑推理建立一系列定理和命题。它是最古老和最基础的几何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艺术和日常生活中。欧几里得几何的五条公设包括:
可以从任意一点到任意另一点画一条直线。
任意线段可以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为半径,以任意点为中心画一个圆。
所有直角都相等。
若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且在同侧内角之和小于两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该侧内若无限延伸,最终会相交于一点。
基于这些公设,欧几里得几何发展出了丰富的理论,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等。
八、板书设计
3.9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一)、相交线
对顶角
概念
性质: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
概念
性质:邻补角互补
二)、平行线
定义
符号表示
三)、垂直
定义
性质
点到直线的距离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直观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
讲练结合,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证明过程中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课堂时间有限,对于一些拓展性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适当增加拓展性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十、课后习题
基础题
填空题:
两条直线相交,有____对对顶角。
若直线 a 与直线 b 垂直,垂足为 O,则∠AOC 与∠BOC 的关系是____。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两条直线相交,有两组对顶角
C. 对顶角的补角相等
D. 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解答题: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 平分∠BOD,若∠AOC = 70°,求∠DOE 的度数。
提高题
已知直线 a、b、c 在同一平面内,a∥b,a 与 c 相交于点 P,那么 b 与 c 一定相交吗?为什么?
拓展题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E⊥OF,∠BOD = ∠AOC,探索∠COE 与∠AOF 的数量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