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共2课时)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整数的加减法、乘法的初步认识等。他们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喜欢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具体的情境来理解数学知识。
在学习表内除法之前,学生已经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分配物品等实际问题,这为他们学习除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除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尤其是理解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的意义需要一定的过程。学生在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以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际的操作和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逐步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此外,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活跃但不够稳定,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
“表内除法(一)”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及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包括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等内容。
教材首先通过平均分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的含义,理解除法是平均分的一种运算方法。然后,教材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在学生理解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后,教材重点教学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例如,教材通过分糖果、分铅笔等具体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将物品平均分,从而引出除法算式。在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教材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观察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关系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材的编排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
2.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平均分的两种含义,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经历除法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 在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2. 掌握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除法含义中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能分成几份”。
2.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理解其中的算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一)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分糖果,看谁表现得好就分给谁。(教师拿出 8 颗糖果)现在老师要把这 8 颗糖果分给 2 个同学,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每人分 4 颗。
师:对,每人分 4 颗,这样就很公平,这种分法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分糖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平均分的概念,为学习除法做好铺垫。
2. 实际操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 6 个小圆片,把它们平均分到 2 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我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个盘子里放 3 个。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我是先每个盘子里放 2 个,然后再每个盘子里放 1 个,也是每个盘子里 3 个。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个盘子里的圆片数量一样多,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加深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除法
(1)平均分的除法表示
师:刚才我们把 6 个圆片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3 个。像这样的平均分问题,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来表示——除法。(板书:除法)
师:把 6 个圆片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3 个,我们可以写成除法算式:6 ÷ 2 = 3。(板书:6 ÷ 2 = 3)这个算式读作:6 除以 2 等于 3。(带领学生齐读算式和读法)
师:在这个算式中,6 叫做被除数,2 叫做除数,3 叫做商。(板书:被除数、除数、商)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师:谁能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 6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3。
师:非常好!那如果我们把 8 个苹果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2 个,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呢?
生:8 ÷ 4 = 2。
师: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把 8 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2。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平均分实例,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建立除法的概念。
2. 除法的两种含义
(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道题: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3 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教师用课件展示题目,并引导学生思考)
师:这道题是把 12 个竹笋平均分成几份?
生:3 份。
师:求每份是多少,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12 ÷ 3 = 4。
师:对,这个算式表示把 12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4。
(2)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能分成几份
师:我们再看这道题:有 15 个苹果,每 5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教师用课件展示题目,并让学生动手用圆片分一分)
师:同学们,自己动手分一分,看看可以放几盘。
(学生操作后汇报)
生:可以放 3 盘。
师:那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呢?
生:15 ÷ 5 = 3。
师: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把 15 个苹果,每 5 个一份,可以分成 3 份。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不同类型的平均分问题,让学生理解除法的两种含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能分成几份”,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概念的理解。
3. 练习巩固
(1)说一说下面各算式表示的含义
10 ÷ 2 = 5
18 ÷ 6 = 3
24 ÷ 4 = 6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判断对错)
生:10 ÷ 2 = 5 表示把 10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5。
生:18 ÷ 6 = 3 表示把 18 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 3,也可以表示 18 里面有 3 个 6。
生:24 ÷ 4 = 6 表示把 24 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6,还可以表示 24 里面有 6 个 4。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加深对除法含义和除法算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把 16 个气球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有 20 朵花,每 5 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生:把 16 个气球平均分给 4 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算式是 16 ÷ 4 = 4,表示把 16 平均分成 4 份,每份是 4。
生:有 20 朵花,每 5 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算式是 20 ÷ 5 = 4,表示把 20 按照每 5 朵一份来分,可以分成 4 份。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含义,进一步巩固除法的两种含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1)分一分,填一填
把 8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根。
8 ÷( ) = ( )
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 )个。
( )÷( ) = ( )
(学生动手分一分小棒和苹果,然后填写算式和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和填空练习,巩固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的写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
(2)读一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15 ÷ 3 = 5 24 ÷ 6 = 4 36 ÷ 9 = 4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读除法算式并说出各部分名称,加深对除法算式结构的认识。
2. 拓展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 )÷ 4 = 3
18 ÷( ) = 6
( )÷ 5 = 5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生:因为 3 × 4 = 12,所以 12 ÷ 4 = 3。
生:因为 18 ÷ 6 = 3,所以括号里填 3。
生:因为 5 × 5 = 25,所以 25 ÷ 5 = 5。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加深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关系的理解。
(2)解决问题
有 24 本练习本,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本?
把 30 颗糖每 5 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汇报)
生:有 24 本练习本,平均分给 6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本?算式是 24 ÷ 6 = 4(本),答:每个同学分 4 本。
生:把 30 颗糖每 5 颗装一袋,可以装几袋?算式是 30 ÷ 5 = 6(袋),答:可以装 6 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那你知道什么是除法了吗?
生:除法就是把一个数平均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师:对,除法就是平均分的一种运算方法。我们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谁能来说一说?
生:被除数 ÷ 除数 = 商。
师:非常好!我们还知道了除法有两种含义,谁能说一说?
生: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能分成几份。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真不错!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除法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第二课时:用 2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
生:平均分就是把一个数分成几份,每份一样多。
师:非常好!那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几个?用除法算式怎么表示?
生:每份有 4 个,算式是 12 ÷ 3 = 4。
师:这个算式中 12、3、4 分别表示什么?
生:12 表示被除数,3 表示除数,4 表示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为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做好铺垫。
2. 背诵乘法口诀
师:我们还学习了乘法口诀,现在大家一起背诵一下 2 6 的乘法口诀。
(学生集体背诵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乘法口诀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通过背诵乘法口诀,唤起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 用乘法口诀求商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小兔子们正在忙着种萝卜呢!它们一共种了 12 棵萝卜,每行种 3 棵,一共种了几行呢?
(教师用课件展示情境图,并引导学生思考)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可以用除法计算,12 ÷ 3 = 。
师:那怎么算出商是多少呢?
(2)探究方法
师:我们可以想乘法口诀来求商。因为除数是 3,我们就想 3 和几相乘得 12。
生:三四十二,所以商是 4。
师:非常好!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来求出商是 4。也就是说,12 ÷ 3 = 4。(板书:12 ÷ 3 = 4 想:三四十二)
(3)小组合作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
10 ÷ 5 =( ) 想:( )五一十
15 ÷ 3 =( ) 想:三( )十五
12 ÷ 4 =( ) 想:( )四十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试一试”,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
小组 1:10 ÷ 5 = 2,想:二五一十。
小组 2:15 ÷ 3 = 5,想:三五十五。
小组 3:12 ÷ 4 = 3,想:三四十二。
(教师对小组汇报进行点评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兔子种萝卜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 总结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非常棒!我们在求商的时候,就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比如12÷3,我们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方法哦,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求出商。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方法,让学生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关键步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习
1. 基础练习
(1)根据乘法口诀写出除法算式
二四得八
( )÷( ) = ( ) ( )÷( ) = ( )
三五十五
( )÷( ) = ( ) ( )÷( ) = ( )
四六二十四
( )÷( ) = ( ) ( )÷( ) = ( )
师:同学们,根据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你来想一想这些口诀可以写出哪些除法算式呢?
生:二四得八可以写成8÷2 = 4,8÷4 = 2。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因为二四得八,就表示2×4 = 8或者4×2 = 8,那么除法算式就是8除以2等于4,8除以4等于2。
师:说得非常好!其他同学呢?
(学生继续回答,教师点评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关系的理解,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看算式,说得数
18÷6 =
12÷3 =
20÷5 =
25÷5 =
30÷6 =
15÷3 =
师:同学们,看这些除法算式,不计算,直接说出得数,你能做到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
生:18÷6 = 3,因为三六十八。
生:12÷3 = 4,因为三四十二。
(学生依次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看算式说得数的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 拓展练习
(1)解决实际问题
有24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气球?
一本故事书有30页,小明每天看5页,几天可以看完?
师:同学们,认真读题,想一想这两道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生:第一题用除法,24÷4 = 6(个),答: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6个气球。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因为是把24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
师:非常正确!那第二题呢?
生:第二题也用除法,30÷5 = 6(天),答:6天可以看完。
师:为什么用除法呢?
生:因为总共有30页,每天看5页,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5,所以用除法。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填一填
( )÷3 = 6
4×( ) = 20
( )÷5 = 4
( )×6 = 18
15÷( ) = 3
24÷( ) = 4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什么数呢?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思考哦。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括号里的数,然后同桌互相交流答案)
生:(18)÷3 = 6,因为三六十八。
生:4×(5) = 20,因为四五二十。
生:(20)÷5 = 4,因为四五二十。
生:(3)×6 = 18,因为三六十八。
生:15÷(5) = 3,因为三五十五。
生:24÷(6) = 4,因为四六二十四。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运用和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生:我会根据乘法口诀写出除法算式了。
生:我还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我们学习除法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让我们更快地计算出除法算式的结果。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需要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都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它们。大家要多做练习,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哦。
六、课堂总结
在“表内除法(一)”的教学中,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逐步认识了除法的含义,掌握了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创设情境、实际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第一课时中,通过分糖果、分圆片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从而引出除法的含义。通过对除法算式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同时,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平均分问题,让学生理解了除法的两种含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二课时中,以小兔子种萝卜的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通过让学生想乘法口诀来求商,使学生体会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密切联系,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巧。在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看算式说得数、解决实际问题等,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用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