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设计课题 储蓄 单元 6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上册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 经历小组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学习内容分析: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有关储蓄的简单实际问题。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体会储蓄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丰富关于储蓄的常识和经验。重点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难点 正确地计算利息,解决利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师:小安今年春节收到了2000元压岁钱,妈妈决定今年让小明自己保管压岁钱。小明却不知道怎么保管这些钱?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生:可以存银行 生:可以放存钱罐 师小结:人们常常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我们把这称为储蓄。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讲授新课 二、新知探索 任务一:储蓄和利息的计算方法。 课件展示: 师:谁来分享一下调查的地点和方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汇总: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信用社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储蓄的场所。 师: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汇总: 师:谁来说一说储蓄对个人、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 生:我知道储蓄不仅可以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能增加家庭的收入。 师:下面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张利率表,咱们一块来研究吧! 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汇总: 1.期限:存款的时间。 2.年息: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值)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 4.整存整取一年的年息是3.00%,也叫作年利率。 5.利息:按利率算出的金额。 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 师:你知道现在银行存款的利率? 课件出示: 1.从题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到期时可以取回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2.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师:同学们能否尝试列式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交流。 4.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李小芳在2012年7月6日把15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二年。按当时的利率算,到期应得到利息多少元?李小芳得到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郑老师在2012年9月11日买了3000元的国债,定期五年,年利率是5.32%。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 3.为了给亮亮准备六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6000元钱存入教育储蓄。 (1)根据右边的教育储蓄利率,请你做出不同的储存方案,并分别计算每种储存方案到期获得的利息。(2)你认为哪种储存方案更好呢? 4.王老师把3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五年。按现在的利率算,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钱?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板书 储蓄 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第7课时储蓄(冀教版)六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目标经历小组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0102经历小组调查、交流储蓄知识,解决和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过程。03体会储蓄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丰富关于储蓄的常识和经验。新知导入小安今年春节收到了2000元压岁钱,妈妈决定今年让小明自己保管压岁钱。新知导入小明却不知道怎么保管这些钱?存入银行人们常常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我们把这称为储蓄。学习任务一储蓄和利息的计算方法探究新知全班交流。(1)把各组调查的地点和方式介绍一下。(2)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3)说一说储蓄对个人、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探究新知(1)把各组调查的地点和方式介绍一下。调查地点:银行门前,采用随机采访式。探究新知(2)你了解到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活期:可以随时支取,随时存入。定期整存整取:一起存入一定钱数,存期到时支取。零存整取:每月存入一定钱数,存期到时支取。探究新知(3)说一说储蓄对个人、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把钱存入银行的好处现金存入银行支持国家建设安全更有保证增加额外收入探究新知认识利率表。整存整取一年的年息是3.00%,也叫做年利率。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探究新知探究新知2012年7月10日,张叔叔将20000元钱存了三年定期。当时的年利率是4.25%,三年到期时,张叔叔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钱?先算银行应付的利息20000×4.25%×3=850×3=2550(元)20000+2550=22550(元)答:张叔叔一共可以取回22550元。取回总钱数=本金+利息探究新知按今天银行的利率算,20000元存二年定期,到期能得到利息多少元钱?20000×1.65%×2=330×2=660(元)答:到期能得到利息660元。按工商银行2022年3月二年期年利率1.65%计算课堂练习1.李小芳在2012年7月6日把1500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二年。按当时的利率算,到期应得到利息多少元?李小芳得到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2012年7月6日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为3.75%。1500×3.75%×2=112.5(元)1500+112.5=1612.5(元)答:到期应得利息112.5元,得到本金和利息是1612.5元。课堂练习2.郑老师在2012年9月11日买了3000元的国债,定期五年,年利率是5.32%。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3000+3000×5.32%×5=3000+798=3798(元)答: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3798元。国债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课堂练习3.为了给亮亮准备六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6000元钱存入教育储蓄。(1)根据右边的教育储蓄利率,请你做出不同的储存方案,并分别计算每种储存方案到期获得的利息。(1)一年一存:6000×3.25%×1=195(元)6195×3.25%×1≈201.34(元)6396.34×3.25%×1≈207.88(元)6604.22×3.25%×1≈214.64(元)6818.86×3.25%×1≈221.61(元)7040.47×3.25%×1≈228.82(元)1040.47+228.82=1269.29(元)课堂练习3.为了给亮亮准备六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6000元钱存入教育储蓄。(1)根据右边的教育储蓄利率,请你做出不同的储存方案,并分别计算每种储存方案到期获得的利息。三年三年地存:6000×4.25%×3=765(元)6765×4.25%×3≈862.54(元)一次性存六年:6000×4.75%×6=1710(元)765+862.54=1627.54(元)课堂练习3.为了给亮亮准备六年后上大学的学费,他的父母计划把6000元钱存入教育储蓄。(2)你认为哪种储存方案更好呢?1710>1627.54>1269.29一次性存六年的方案更好。课堂练习4.王老师把30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五年。按现在的利率算,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回多少元钱?30000+30000×2.75%×2=30000+4125=34125(元)按工商银行2022年3月五年期年利率2.75%计算。答:到期他一共可以取出34125元。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分层作业【知识技能类作业】1.判断。(错的画“√”,错的画“×”)(1)存款的存期一定,本金越多,所得的利息也就越多。 ( )(2)利息与利率的意义相同。 ( )(3)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就是利率。 ( )(4)存期一定,本金不变,利率下调,所得的利息就会减少。 ( )√××√分层作业(1)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 )。利率(2)常见的存款方式有( )、( )、 ( )等。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3)利息的计算公式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2. 填一填。(4)把2000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为 3.75%,到期后得到( )元的利息。150分层作业3.妈妈将10万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为2.25%。到期后妈妈准备用利息的80%为自己买衣服,妈妈准备用多少钱为自己买衣服?100000×2.25%×2=4500(元)4500×80%=3600(元)答:妈妈准备用3600元钱为自己买衣服。分层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4.小王把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年利率是3.75%,到期后共得到利息2250元, 则小王存入银行多少元钱 答:小王存入银行30000元钱。2250÷3.75%÷2=30000(元)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整体设计一、单元主题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三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2)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应用百分数,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1.能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意义,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问题。2.能在认识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有稍复杂的、需要两步计算的百分数问题,折扣、成数、税收、利息等问题。本单元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的内容——学会理财。(三)学生认知情况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方程,以及第三单元认识百分数和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二、单元目标拟定1.能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2.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4.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传递信息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使学生感悟到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美源于生活,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三、关键内容确定(一)教学重点:1.百分数的有关单位1已知,单位1未知地解决问题。2.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难点:1.正确区分单位1已知单位 未知的百分数解决问题。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地解决问题。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传递信息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使学生感悟到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美源于生活,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从具体编排来说,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突出百分数地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本单元的选材,注意从生活出发,做到直观、有趣。教材中的例题,都是从现实生活提取有关百分数的数学问题。从生活情境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起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2)抓住核心知识点,形成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编排凸显层次性,将有关一般应用题问题、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问题转化为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教材依次按照一般应用题问题、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顺序编排,体现了从简单到综合的层次性。(3)本单元对一般应用题问题、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先理解概念,学生将这些概念与已学的百分数知识进行类比,主动迁移,然后再灵活合理地选择方法解决有关“一般应用题问题、折扣、成数、税率、利率”问题。五、单元课时规划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单元数量 6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数与代数 百分数的应用 求百分数的问题 1求具体数量的问题 1新闻中的问题 1折扣 1成数 1税收 1储蓄 1学会理财 1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求百分数的问题 目标:会解答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 任务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解答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求具体数量的问题 目标:会解答两步计算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 任务一: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任务二: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求这个数。 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会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习会解决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新闻中的问题 目标: 能根据现实社会中的百分数信息提出问题,能解决稍复杂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任务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百分数的应用题。折扣 目标: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任务一:折扣的意义及解题方法。 1、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成数 目标:借助具体的情景理解成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的形式,能解决成数的实际问题。 任务一:成数的意义及解题方法。 1、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成数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的形式,能解决成数的实际问题。税收 目标:掌握计算营业税的方法,能解答和营业税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任务一:税收的意义和营业税的计算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掌握计算营业税的方法,能解答和营业税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储蓄 目标: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有关储蓄的简单实际问题。 任务一:储蓄和利息的计算方法。 1.通过经历小组调查、交流储蓄知识等活动,知道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有关储蓄的简单实际问题。学会理财 目标: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适的存钱方案,并说明自己设计的方案的合理性。 任务一:存钱建议。 任务二:存钱方案。 通过学习活动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存钱的建议。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设计合适的存方案,并说出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百分数的应用》大单元整体设计.doc 第7课时 储蓄.docx 第7课时储蓄.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