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信息技术 一单元—活动1 认识身边的数据课题 认识身边的数据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认识身边的数据》该课时教材编排了“寻找身边的数据、探究数据的来源”的系列学习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数据在生活中有哪些存在形式,另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据是如何一步一步影响我们的生活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实际的数据运用。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能够对身边数据的敏感性和关注度,意识到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计算思维:能够使用基本的数据处理工具(如电子表格、图表等)来整理和分析数据。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数字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4、信息社会责任:能够认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并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机密。重点 一、 寻找身边的数据二、探究数据的来源难点 1、探究数据的来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创造者,也都从数据的应用中获益。深入认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社会。出门前,我总会查询天气和交通数据。数据在生活中大有作用,让我们一起开启数据的探究之旅吧!学习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数据。能够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够判断数据的可靠性。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和保护数据安全的方法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体检,采集同学们的身高(图1-1-1)体重、视力等数据。学校还会为每个同学建立体质健康档案,通过各种数据来呈现该同学的健康状况。活动向导1.寻找身边的数据2.探究数据的来源你将学到★生活中有哪些数据 ★数据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什么是身边的数据。 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和了解什么是身边的数据。讲授新课 一 、寻找身边的数据表1-1-1所示的是王明同学的体质健康档案,记录了他的个人基本信息和三个学年的体检结果。从档案中可以知道,王明同学的性别为“男”,籍贯为“贵州省贵阳市”,这些是他的个人身份数据;在第二学年,王明同学身高136厘米、体重31千克、左眼视力4.9,这些是呈现他健康状况的数据。科学园地数据 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属性,如每个人都有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每张桌子都有颜色、材质和尺寸;每封信都有收发地址、收发人姓名………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并用某种符号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数据。做一做1、两人一组玩猜人游戏:一人选择班里的某个同学,逐条描述他(她)的特征;另一人根据描述,猜这个同学是谁看看需要几次描述才能猜对。 2、图1-1-2是某农产品包装上的信息,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据 数据有很多类型。例如,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中包含以下类型的数据:文字,如姓名、籍贯;日期,如“2013年10月”;数值,如“136”“31”:符号,如表示没有沙眼的“_”;图像,如王明同学的照片。想一想你还能说出哪些数据类型 计算机是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有力工具。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在计算机中被存储为不同格式的文件,需要通过相应的软件才能打开和处理。如图1-1-3所示,可以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体检照片和视频等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知识拓展生活中有哪些数据 二、探究数据的来源 数据可以来源于人工观察、测量。如体检时,医生会使用体重秤、身高测量仪等仪器获得体重、身高数据,并记录下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大量数据被各种数字设备自动记录下来。例如智能手表(图1-1-4)可以自动采集实时心率、热量消耗等数据;气象卫星(图1-1-5)可以自动获取全球臭氧分布、冰雪覆盖、海面温度等数据。在线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动也是数据的重要来源。如图1-1-6所示,在学习平台上点击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会产生浏览记录;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商品,会产生订单记录;在购票平台上购买火车票,会产生购票记录… 想一想在线生活中还会产生哪些数据 做一做列举几种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数字设备,写出它们产生了哪些数据,填入表 1-1-2。科学园地大数据 超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36 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7颗在轨运行的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了我国的气象观测系统,持续产生着规模庞大、种类繁多的气象观测数据。气象数据具有以下特点:数据量大,且每时每刻都在快速增长;数据类型多样,如降水量、风向、卫星云图等;对数据处理速度的要求很高;能产生重要价值,如天气预报。像这样的数据被称为“大数据”,商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都会产生大数据。随着信息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你知道吗?大数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天气预报、导航软件实时判断道路的拥堵情况、网络平台根据用户的偏好自动推荐商品或推送新闻等都是大数据的应用实例。如图1-1-7所示,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分析气象大数据天气 App 可以提供精确的短时晴雨预报,给出“半小时后雨渐停”或“2小时内无降水”之类的预报。挑战时刻访问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网站(图1-1-8),探究以下问题:该网站主要提供哪些种类的数据 数据多久更新一次 该网站是从哪一年开始记录数据的 综合以上问题的答案,说说为什么气象数据被称为大数据。知识拓展数据是如何产生的 三、拓展延伸1、生活中大数据的运用2、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运用实例?3、数据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4、我们如何学好数据? 了解观察寻找寻找身边的数据,看看身边的数据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学生互相讨论,并且在小组内部讨论身边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在拓展中了解本堂课的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寻找身边的数据加深对数据的认识。学生通过边分析边讨论的形式进行数据来源的活动,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据来源。让学生的知识面得以加宽。布置作业 在父母的陪同下使用电脑查询生活中还有哪些使用数据的方面,数据还在哪些房卖了影响我们的生活。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认识身边的数据》课程小结: 本课程中,我们了解到数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片等。数据无处不在,数据是我们每天的天气预报、手机上的健康步数,超市里的销售记录等。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数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还激发了我对数据分析的兴趣。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健康和学习。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 一、寻找身边的数据二、探究数据的来源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