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上5.4《梯形的面积》(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师大版五上5.4《梯形的面积》(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5.4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五年级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任务一
04
任务二
05
拓展延伸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小结
08
作业布置
09
板书设计
01
教学目标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
01
02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03
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02
新知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的平面图形,请大家看看这组图片,看看你发现了谁?
02
新知导入
梯形,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它了,谁来介绍一下它?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上底
下底

学习任务一
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03
任务一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03
任务一
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
把新知转化成旧知。
03
任务一
上底
下底

猜一猜,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到底是不是这样算呢?
03
任务一
用梯形学具探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小组活动:
拿出梯形学具拼一拼、剪一剪,看看能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在小组内交流。
03
任务一
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
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03
任务一
梯形上底+梯形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的面积= 平形四边形面积 ÷ 2
= ×
平行四边形的底
(上底+下底)


÷ 2
03
任务一
沿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剪开,可以拼成1个平行四边形。
03
任务一
梯形面积 = 平形四边形面积
= ×
平行四边形的底
(上底+下底)

高÷2
03
任务一
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把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03
任务一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a
b
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
S
(a+b)×h÷2
03
任务一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cm,下底是5cm,高是3cm。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5)×3÷2
=7×3÷2
=21÷2
=10.5(cm2)
答:这个梯形的面积是10.5cm2。
学习任务二
公式的应用
04
任务二
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13m,下底比上底长135m,高是26m。求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本题实际是求梯形的面积。
04
任务二
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13m,下底比上底长135m,高是26m。求拦河坝横截
面的面积。
梯形的下底没有直接告诉,先求出梯形的下底。
用上底的长度加上135m 就可求出下底的长度。
04
任务二
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13m,下底比上底长135m,高是26m。求拦河坝横截
面的面积。
(1)梯形下底:13+135=148(m)
(2)梯形面:(13+148)×26÷2=2093(m2)
答: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是2093平方米。
04
任务二
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如果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某一个条件,首先必须想办法先求出缺的条件,然后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的面积。
学习任务三
课堂活动
05
任务三
1.画一画,算一算。
(每个方格表示1cm2)
05
任务三
学习提示:
(1)每人在方格是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
(2)同桌间互相算一算对方所画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3)每一组选取代表展示所画的梯形和求出的面积,
05
任务三
2.说说怎样算出它们的面积。
独立思考每幅图应该怎样求面积,并与同伴交流。
05
任务三
梯形+梯形
梯形+三角形
2.说说怎样算出它们的面积。
05
任务三
长方形-三角形
2.说说怎样算出它们的面积。
梯形+长方形
06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2.6米
7.8分米
4米
(7.8+2.6)×4÷2=20.8(dm2)
3厘米
4.5厘米
5厘米
(3+5)×4.5÷2=18(cm2)
06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 一块梯形的麦田,上底是36米,下底是54米,高是40米。求这块麦田的面积。
(36+54)×40÷2
=90×20
=1800(平方米)
答:这块麦田的面积是1800平方米。
06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一块梯形的地面积为45平方米,下底是10米;上底是5米,求它的高是多少米?
s=(a+b)×h÷2
h=s×2÷(a+b)
45×2÷(10+5)
=90÷15
=6(米)
答:它的高是6米。
06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成梯形(如下图),求出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0-6+10)×12÷2
=14×12÷2
=84(平方厘米)
答:梯形的面积是84平方厘米。
07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一块梯形的萝卜地,上底是15米,下底是35米,高是20米,共收萝卜7500千克,这块梯形地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多少千克?
(15+35)×20÷2
=50×10
=500(平方米)
7500÷500=15(千克)
答:这块梯形地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15千克。
07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如图,用125米长篱笆靠墙围成了一块梯形的地高60米,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125-60)×60÷2
=65×60÷2
=3900÷2
=1950(平方米)
答:图形的面积是1950平方米。
07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有一块梯形的田地,面积是900平方米.已知它的上底长30米,下底长45米,如果从上底向下底挖一条水渠,这条水渠最短是多少米?
900×2÷(30+45)
=1800÷75
=24(米)
答:这条水渠最短是24米。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一块梯形的田地,上底是50米,下底和高都是上底的1.6倍,一共种树1300棵,平均每棵树占地是多少平方米?
07
作业设计
(50+50×1.6)×(50×1.6)÷2÷1300
=130×80÷2÷1300
=5200÷1300
=4(平方米)
答:平均每棵树占地是4平方米。
08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会计算梯形的面积了。
我还会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了。
09
作业布置
【综合实践类作业】
找出生活中的梯形,并计算出面积。
10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 底 × 高 ÷2
=(上底+下底)× 高 ÷2
S=(a+b)h÷2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4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课题 梯形的面积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例1主要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例2是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简单应用。由于学生有前面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又掌握了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策略,所以在例1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科书改变了编排方式,不再像前面那样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公式的推导,而是进入课题就直接用“你会用下面的梯形学具探讨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吗 ”这样一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教科书通过小孩的对话提示了2种具体的转化方法--“剪”和“拼”,帮助学生从中掌握一些转化的基本策略。接着,教科书强调要把推导的过程讲给同学们听,通过学生的讲解使学生真正从算理上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教材仍然倡导多种推导方式,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2.学习内容分析:“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梯形的特征,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因此,教材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构建。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通过操作活动,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
难点 理解通过转化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有许多的平面图形,请大家看看这组图片,看看你发现了谁? 师:找到了就立刻喊出它名字!师: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师:梯形,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它了,谁来介绍一下它?师:今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朋友。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学生独自认一认。学生:梯形。学生1: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学生2:我还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通过说一说,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任务一: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师;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大家回忆一下,谁来说一说它们的计算公式?师:你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中,有哪些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师:是的,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都用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把要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推导出面积计算的公式,这种思想,这节课我们也要用到。课件出示: 师:猜一猜,梯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算呢?我们可以借助以前研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经验和方法,用梯形学具探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课件出示——小组活动:拿出梯形学具拼一拼、剪一剪,看看能把梯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然后提问: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展示:→师:转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除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大家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展示:→师:观察转化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师:其实,推导梯形的面积方法有很多种,除了上面的这几种方法外,还可以把梯形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着用其他方法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师:现在你运用推导出的公式解决“试一试”的问题吗?课件出示——试一试:一个梯形的上底是2cm,下底是5cm,高是3cm。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学生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学生2:三角形面积=底×高÷2。学生:可以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学生独自猜一猜: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学生分组完成。学生: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1: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下底的和,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学生2: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学生:沿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剪开,可以拼成1个平行四边形。学生1: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2: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下底的和,高相当于梯形高的一半。学生摇头。学生:S=(a+b)h÷2。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即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数学,逐步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将梯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并通过观察交流,引导学生得出所拼的图形与原梯形的关系,进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正确性。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任务二:公式的应用师:刚才我们已经推理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那么你能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吗?课件出示: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13m,下底比上底长135m,高是26m。求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师:读一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师:要求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实际是求……? 师:要求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师:那么还缺少哪个条件?师:这个条件可以怎样求得 师:下面,请大家算算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反馈:(1)梯形下底:13+135=148(m)(2)梯形面:(13+148)×26÷2=2093(m2)答: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是2093平方米。师: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如果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某一个条件,首先必须想办法先求出缺的条件,然后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梯形的面积。 学生独自阅读,然后自由说说。学生:实际是求梯形的面积。要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学生:梯形的下底没有直接告诉,先求出梯形的下底。学生:已知下底比上底长135m,用上底的长度加上135m 就可求出下底的长度。学生独自计算,然后展示反馈。 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有综合性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任务三:课堂活动1.画一画,算一算。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每人在方格是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2)同桌间互相算一算对方所画梯形的面积是多少(3)每一组选取代表展示所画的梯形和求出的面积,课件出示:2.说说怎样算出它们的面积。 师:独立思考每幅图应该怎样求面积,然后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然后提问:图一应该怎样求面积?展示:梯形+梯形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展示:梯形+三角形展示: 长方形-三角形师:图二呢?展示:梯形+长方形 学生按要求完成。 学生独自思考,并与同伴交流。 学生:左边的图可以分成两个梯形,先求出每个梯形的面积,然后相加。学生1:可以分割成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然后把它们的面积相加。学生2:还可以在右侧添一个三角形变成长方形,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可以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然后把它们的面积相加。…… 通过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又一次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为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了广阔的空间。
课堂练习 基础题:1.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2.一块梯形的麦田,上底是36米,下底是54米,高是40米。求这块麦田的面积。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再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提高题:3.一块梯形的地面积为45平方米,下底是10米;上底是5米,求它的高是多少米?
拓展题 4.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成梯形(如下图),求出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梯形的面积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一块梯形的萝卜地,上底是15米,下底是35米,高是20米,共收萝卜7500千克,这块梯形地平均每平方米收萝卜多少千克?2.如图,用125米长篱笆靠墙围成了一块梯形的地高60米,梯形的面积是多少?选做题:1.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与一个高为5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多少?2.如图,在一块长35m,宽20m的长方形草坪中有一条平行四边形的石子路,草坪的面积是多少?
【综合实践类作业】 找出生活中的梯形,并计算出面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单元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三学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知道面积单位千米2、公顷;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在“学业要求”中指出:“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能说出面积单位千米2、公顷,能进行单位换算,能选择合适单位描述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的面积概念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以及运用学过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时,教材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是把新知识转化成原有知识来探讨新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二个例题是运用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问题。在探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例题,其中例题主要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然后再通过“试一试”学习用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帮助学生建立公顷的空间观念,认识公顷,掌握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例2帮助学生建立平方千米的空间观念,认识平方千米,掌握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相互间的进率。在运用学过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教材安排了3个例题,例1是利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2是利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3是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理解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且已经能够熟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同时也掌握了通过数方格来确定面积的方法。这些已有的知识为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五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他们对于问题的探索会更加投入。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会积极探讨推导面积公式的多种途径与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在理解和应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经历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用这些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3.认识平方千米、公顷,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能用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过程的严谨性。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用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方格纸,运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3.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教学难点
1.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能解决一些与图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初步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实际大小的观念。
3.理解和掌握运用图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想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
1.教材在编排时设计了多个问题情境,非常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产生了学习新知的欲望和需求,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在学习图形面积时,重视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鼓励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原有知识来探讨新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转化,怎样转化和转化后怎样推导面积计算公式,使得学生在操作、对比中掌握“转化”的思想。
3.教材在编排本单元的知识时,非常重视依靠自己原有知识来主动建构新知识,可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4.通过编排解决问题部分,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5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图形与几何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
三角形的面积 1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1
梯形的面积 1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
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 1
规律堆放的原木问题 1
解决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1
解决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5.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目标: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任务一: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任务二:公式的应用 → 任务三:课堂活动 → 1.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并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能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直接应用。 3.能完成课堂活动任务,巩固新知。
5.2《三角形的面积》 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任务一: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任务二:课堂活动 → 1.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能完成课堂活动任务,巩固新知。
5.3《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目标: 能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简单问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任务一:课堂活动 → 任务二:公式的应用 → 1.能在七巧板中找出一个三角形,计算它的面积。 2.能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5.4《梯形的面积》 目标: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 任务一: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任务二:公式的应用 → 任务三:课堂活动 → 1.能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并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能利用图形的面积公式求出拦河坝横截面的面积。 3.能完成课堂活动任务,巩固新知。
5.5《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目标: 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任务一:探究估计试验田面积的方法 → 任务二:试一试 → 任务三:课堂活动 → 1.能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试验田的大小。 2.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出残缺地砖的面积。 3.能完成课堂活动任务,巩固新知。
5.6《认识平方千米与公顷》 目标: 认识常用的土地计量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任务一:认识公顷 → 任务二:认识平方千米 → 1.认识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能推导出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2.认识平方千米,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能推导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
5.7《规律堆放的原木问题》 目标: 能借助所学的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推导有规律堆放的原木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任务一:找寻原木堆放规律 → 任务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 。 1.能找出原木堆放的规律。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原木问题,并推导有规律堆放的原木的计算公式。
5.8《解决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目标: 能借助所学的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过程的严谨性。 任务一:阅读与理解 → 任务二:解决问题 → 1.能找出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 2.能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制作标志牌需要多少铝皮的问题。
5.9《解决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 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应用已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知识来更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任务一: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 任务二:课堂活动 →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2.能完成课堂活动任务,巩固新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