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学阶段“图形的测量”包括一维长度、二维面积、三维体积的度量。长度的测量作为教学逻辑的起点,是类推到对面积和体积测量的底层铺垫。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年级,但其共同的本质是度量单位的累加。思考1:如何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设计,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从各个版本的教材来看,人教版第一课时认识毫米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必要性,重视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北师大版把分米和毫米放在同一个课时中学习,有利于学生获得结构化的认识,但学生体验毫米和分米的时间显得不够充分。苏教版第一课时是认识分米,第二课时毫米的认识与人教版相似,但提供了更多生活中1毫米长的素材体验。思考2:在毫米教学的各种操作活动中,学生的认知体验的真实性有多少?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多大?从单元整体安排来看,将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纳入整个长度和质量单位体系,建立新旧单位之间的联系并完成长度、质量单位体系的建构。四个新单位的教学路径基本一致,所以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的教学,是可以迁移的。都是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数学的眼光)、单位的累加(数学的思维),形成单位的观念并以此为标准学会估测(数学的语言),发展学生的量感。思考3:如何设计毫米教学的基本路径来迁移到分米、千米和其他单位的学习,感受到学习路径的一致性?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2.通过细分、观察、测量、交流等活动,体会毫米、厘米之间的十进制的关系,知道1厘米=10毫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毫米产生、实践测量、生活应用的等学习场景,感悟毫米单位度量更精确的价值及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毫米、厘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呈现情境:老师有一本书,根据老师的提示信息,请大家来猜一猜书本的长度。游戏过程:老师先报长度比50厘米短,学生猜一个长度,老师根据学生长度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定位到在26厘米和27厘米之间,引发学生质疑,这个长度该怎么表示呢?进而揭示课题:认识毫米设计意图:首先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其次通过猜测复习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引出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二、 活动感知,建立量感环节一:毫米产生的需要关键问题:为什么不用厘米作单位?问题1:把1厘米分成多少份?把你的想法画一画(提供无毫米刻度的厘米尺)。问题2: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设计意图:感知厘米无法准确地描述测量的结果,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环节二:建立“1毫米”的表象关键问题:1毫米是什么样的?问题1:尺子上的1毫米什么样的?指一指。哪里还有1毫米?问题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操作活动1:找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1)用尺子测量验证你的猜想。(2)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到学习纸上。(3)和组内同学交流你的测量结果。操作活动2:用手势比划1毫米(捏住银行卡,再把银行卡抽走,观察1毫米,透过1毫米,观察教室,体会1毫米。)设计意图:指一指尺子上的1毫米、找生活中的1毫米、比划1毫米的长度,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环节三:丰富“几毫米”的体验关键问题:不用尺子,怎样测量橡皮的厚度(1厘米)?(小组合作)操作活动3:(1)选一样学具测量橡皮的厚度。(2)小组合作,学具共用,分享交流。问题1:为什么不用扑克牌去测量?问题2:如果用扑克牌去测量,应该怎么测量?问题3: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点?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度量的方法,明确测量其实是长度单位的累加,体会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知道1厘米=10毫米。操作活动4:不用尺子画一条5毫米的线段,画完后再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谁画得最准确。(请准确的学生介绍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在让学生感受单位累加的基础上也让他们建立了几毫米的量感。三、 联系生活,实践应用练习1:出示数学书的长,写出它的长度?(统一写法26厘米4毫米,介绍复合单位。)练习2:根据放在尺子上的物体写出长度。练习3:根据给出的图形量一量长度。拓展延伸生活中长的物品为什么用毫米作单位?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整节课的学习和操作,选择合适的单位测量和描述物体的长度。最后通过讨论进一步感悟毫米的独特价值精确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