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解决问题(二)(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8 解决问题(二)(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

资源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精品试卷|数学学科
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8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即先求出单一量,再根据单一量求出总量或份数。
2.能正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列出算式并解答。
难点:1.识别“归一”问题的特征,尤其是在复杂的实际情境中准确找出“单一量”。
2.理解为什么要先求出单一量,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归一”方法进行解题,避免生搬硬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题目: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每个碗需要多少钱?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8÷3=6(元)。
提问:“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即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乘除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一: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题目: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提取数学信息,明确已知条件为买3个碗花费18元,所求问题是买8个同样碗的总价。
用表格形式整理题目中的信息:
2.分析解答
画图理解题意
提问:“要计算买8个碗的总价,我们需要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先求出一个碗的价格。
计算一个碗的价格:18÷3=6(元)。
再计算8个碗的总价:6×8=48(元)。
综合算式列法
引导学生将分步计算的过程列成综合算式:18÷3×8=6×8=48(元)。
强调运算顺序,先算除法求出单一量(一个碗的价格),再算乘法求出总量(8个碗的总价)。
3.答案验证
引导学生进行答案验证,思考:“我们计算出买8个碗需要48元,怎么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呢?”
用总价除以数量来反推一个碗的价格:48÷8=6(元),再看3个碗的价格是否为18元,6×3=18(元),验证答案正确。
总结解题步骤:先求出单一量,再根据单一量和所求数量求出总量。
学习任务二:拓展提升
1.提出新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引导学生阅读题目,与上一题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知道买碗的总价和数量的部分信息,且碗是同样的,都需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格。不同点:上一题是求总价,这一题是求数量。
2.分析解答
画图理解题意
解题思路探讨
先计算一个碗的价格:18÷3=6(元)。
再计算30元可以买碗的数量:30÷6=5(个)。
综合算式列法
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30÷(18÷3)=30÷6=5(个)。
强调括号的作用,先算括号里的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求出份数。
3.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一个碗的价格),再根据已知的总价或数量求出相应的份数或总价。这种先求出单一量的问题就是“归一”问题。
三、拓展延伸
1.变式练习一
出示题目:手工课上,同学们分组活动,15个同学用3张手工桌,如果正好坐满7张手工桌,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确定这是一个“归一”问题,先求出每张手工桌坐的同学数量(单一量),即15÷3=5(个)。
再计算7张手工桌坐的同学总数:5×7=35(个)。
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理解和计算的准确性。
2.变式练习二
出示题目:一支工程队修一条公路,6个星期修了1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修5个星期就可以全部修完。还需修多少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
对于“还需修多少千米”的问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工程队每个星期修路的长度(单一量),即12÷6=2(千米),再计算5个星期修路的长度:2×5=10(千米)。
对于“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的问题,先求出已修的12千米,再加上还需修的10千米,得到公路总长:12+10=22(千米)。
独立思考并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尤其是在计算公路总长时要注意已修和未修部分的相加。
四、课堂练习
基础计算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24÷3×4 36÷9×6 56÷7×9
先观察算式,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计算完成后,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强调乘除法混合运算中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先计算除法得到单一量,再计算乘法得到总量,与本节课的“归一”问题解题思路相呼应。
2.小伟买2支同样的钢笔花了18元,买5支这样的钢笔要花多少钱?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确定这是一个“归一”问题,先求出一支钢笔的价格(单一量),即18÷2=9(元)。
再计算买5支钢笔的总价:9×5=45(元)。
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运用和计算的准确性。
3.箱啤酒共有24罐。
(1)按这种包装,5箱啤酒有多少罐?
(2)按这种包装,54罐啤酒能装几箱?
对于(1)题,引导学生先求出一箱啤酒的罐数(单一量),即24÷4=6(罐),再计算5箱啤酒的罐数:6×5=30(罐)。
对于(2)题,先求出一箱啤酒的罐数(单一量)为6罐,再计算54罐啤酒能装的箱数:54÷6=9(箱)。
能力提升
4.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把这根木料锯成8段要多少分钟?
引导分析题目,锯木料的问题中,锯的次数比段数少1。锯成4段需要锯3次,可求出锯一次需要的时间(单一量),即12÷(41)=4(分钟)。
锯成8段需要锯7次,所以所需时间为:4×(81)=28(分钟)。
独立思考并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锯木料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尤其是锯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类型的问题?怎么解决这类问题?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时相应练习题,包括基础的“归一”问题计算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归一”问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逐步掌握解决“归一”问题的方法。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对不同类型“归一”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在单一量的确定和计算顺序方面。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归一”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