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乘车(第一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学习目标1.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2. 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学习任务1.能看懂图意,并会灵活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在具体情境中知道连加、加减混合和连减运算的意义。【学习任务二】1.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1)一共有几根? (2)一共有多少人?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10-8+5= 10-7-3= 4+2+1=推荐的学习资源1. XXX。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版权声明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400-637-9991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特此声明!“4三金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0307766(共22张PPT)北师大版(2024)数学 一年级上乘车(第一课时)车上有2人车上有2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2 + 3 = 55 + 3 = 8车上有2人。2 + 3 + 3 =车上有2人。2 + 3 + 3 =车上有2人。582 + 3 + 3 = 82+3=55+3=8车上有2人。连加2 + 3 + 3 = 8左右2 + 3 + 3 =582 + 3 + 3 = 8连加现在车上还有多少人?车上有8人8 - 5 + 1 =8 + 1 - 5 = 44938 - 5 + 1 =8 + 1 - 5 =3944加减混合运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4 - 2 - 1 =214 - 1 - 2 =31连减8 - 5 + 1 = 48 + 1 - 5 = 42 + 3 + 3 = 84 - 2 - 1 =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左右左右左右左右1.(1)一共有几根 ?2 + 3 + 4 =59(2)一共有多少人?3 + 3 + 3 =6910 - 8 + 5 =2.算一算。10 - 7 - 3 =4 + 2 + 1 =236707请你当当小老师,向你的家人介绍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乘车(第一课时)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07月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教学难点: 1. 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环节一:对接起点,激活经验 1.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今天,淘气、笑笑和几个小朋友要乘公共汽车去儿童乐园玩,我们随着他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图引入,趣味性很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学生轻松进入新课。 环节二:新知探究,自主构建 自主表征,感知连加 (1)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副图,你看到了什么? 公交车上原来有2人,到三家店车站后上车3人,到七里庄站后又上车3人。 (2)根据这两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预设1:我用1个 代表1人,先画2个 ,再画3个 ,最后画3个 。我把上面两行的 圈起来,表示先算“三家店”上车时,公交车上的人数。 然后和七里庄站上车的乘客合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几个人。 预设2:我画了三角形,先画2个△,再画3个△,最后画3个△,再用大括号和小问号表示问题: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3)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吧! 预设1:2+3=5,5+3=8。 为什么要列两个算式呢? 2+3=5表示把原来的2人和第一次上车的3人合起来是5个人,5+3=8,把5人和第二次上车的3人合起来一共是8个人。 预设2: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原来车上的2人,第一次上车的3人和第二次上车的3人合起来。所以,我就把2、3、3加在了一起,算式就是2+3+3, 先算2+3=5,再算5+3=8,所以一共有8人。 (4)你同意谁的呢?说说你的想法吧。 他们的方法都对,虽然他们列的算式样子不一样,但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把原来的人、第一次上车的人、第二次上车的人这3部分合起来,就是一共有8个人。 (5)把几个数字连着相加的算式,我们叫做连加算式。这样的连加算式,你会读吗?它读作二加三加三。这样的连加算式该怎样计算呢? 这样的连加算式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先把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相加,2+3=5,再用得到的结果7和第三个数字3相加等于8。 5在哪儿呢? 5是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相加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写在2+3的下面,然后记住用算出的5再加3等于8。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的情境入手,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隐含“数学从生活来”的大数学观。 自主迁移,理解加减混合 (1)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九棵树站到了,你又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车上有8人,前门有1人上车,后门有5人下车。 (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公交车上还有几人? (3)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预设1:我用8根小棒表示原来车上的人数,后门下车5人,车上就会少5人;前门上车1人,车上就会多1人。现在车上剩下4人。 预设2:我用1个 代表1人,原来车上有8人,先画8个 ,后门下车5人,我就划掉5个 ;前门上车1人,我又重新画上一个,表示车上多了1人,现在车上有4人。 预设3:我是直接列算式解决的。我列的算式是8-5+1,表示车上原来有8人,后门下车5人,车上的人数变少了要减去;前门上车了1人,车上人数又会变多要加上,现在车上还有4人。 预设4:我列了不一样的算式:8+1-5=4(人),先把上车的1人加上,8+1=9, 再把下车的5人减掉,9-5=4,这样也能算出现在车上有4人。 (4)像他们一样又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运算。这样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是怎么计算的呢? 它和连加算式一样,也是先算前两个数字的加或减,再用算出的得数和第三个数加或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乘车的情境,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把故事的情境用画圆圈或摆小棒的方式反映出来,以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张“乘车”的图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较容易地有加法类推到加减混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比较内化,概括算法 (以自主探索为主) (1)汽车继续开,终于来到了终点站:十里店。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现在你看到了什么? 车上有4人,到终点站后,从前门下了2人,从后门下了1人。 (2)根据这幅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可以求车上还剩下几个人? (3)请你把这幅图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再连起来说一说吧。 (4)这道题你会解答吗?请你先画一画来表示这幅图,再列算式吧。 预设1:我先画了4个 ,从前门下车了2人,我用点点圈起来,又从后门下 车了1人,用线划去,就留下了剩下的人数1人。我列的算式是4-2-1=1,先算4-2=2,表示原来车上有4人,从前门下车2人后还剩下2人,再用剩下的两个人减去后门下车的1人,最后车上留下1个人。 预设2:4-1-2=1,4-1表示车上的人数先减去后门下车的1人,车上剩下3人,再用剩下的3人减去前门下车的2人,最后车上留下1人。和淘气一样,都是用车上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只是前门和后门减去的先后顺序不一样。我知道像这样连续减去的算式叫连减算式。 (5)下面,仔细观察我们出现过的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怎么计算的呢? 不管是连加运算、加减混合运算还是连减运算,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 【设计意图】在前两个例子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内化知识,发挥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 环节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1.填一填,算一算。 (1)一共有几根? (2)一共有多少人? 2.算一算。 10-8+5= 10-7-3= 4+2+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6课 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学习任务单.docx 第6课 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docx 第6课 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