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3.1 锐角三角函数 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大单元 整体教 设计本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4章 24.3.1 锐角三角函数 课件+教案+学习任务单+大单元 整体教 设计本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3课时《24.3.1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在直角三角形中,初步建立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三角形问题又有了新的途径.
学习者分析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这一事实,进而认识正弦.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 掌握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计算.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 如图,站在离旗杆 BE底部10米处的点D,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与水平线的夹角∠BAC为34°,并已知目高AD为1.5米,便可计算旗杆的高度. 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1: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述意见,然后作适当点评,引出新课. 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分析,总结 以直观图形为起点,从一般到特殊引入本节内容. ?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通过复习,引出新问题.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接着探究上面的问题,可得在Rt△ABC 和Rt△A′B′C′中,因为∠C=∠C′=90°,∠A=∠A′=α,所以Rt△ABC∽Rt△A′B′C′, . 这就是说,在Rt△ABC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总结】 1.∠A的正弦的定义 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 A,即 sin A==. 活动3(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思考】 一般情况下,在Rt△ABC中,当锐角∠A取其他确定的值时,∠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还会是一个固定的值吗? 【探索】观察下图 易知 Rt△AB1C1∽ Rt△AB2C2 ∽ Rt△AB3C3 则=,==. 同样可以发现,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都是一个定值. 【总结】 2.∠A的余弦的定义 在Rt△ABC中,∠C=90°,∠A的对边为a,∠A的邻边为b,斜边为c. ∠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 A, 即. 3.∠A的正切的定义 在Rt△ABC中,∠C=90°,∠A的对边为a,∠A的邻边为b,斜边为c.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 A, 即tan A= =. 探究点二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归纳】在Rt△ABC中,∠C=90°,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 A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是锐角∠A的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锐角∠A的函数. sin A==, cos A==, tan A= =, 以上分别叫做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锐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 00. 【注意】sin A、cos A、tan A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活动4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掌握.活动意图说明: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学生思考,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在直角三角形中,初步建立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三角形问题又有了新的途径.环节三: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在 Rt△ABC 中,∠C = 90°,AC = 15,BC = 8,试求出∠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思考】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1)30°、60°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30°所对的直角边长为a,那么斜边长为2a, 另一条直角边长=, ,,. ,,. (2)45°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45°的三角函数值两条直角边长为a,则斜边长=. ,cos45°=,tan45°=. 总结: 例2求值:sin 30°·tan 30°+ cos 60°·tan 60°. 学生活动3: 参与教师分析和讲例题.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学生解答,师生归纳出 活动意图说明:熟练掌握.巩固学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掌握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计算.掌握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运用.?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已知在Rt△ABC中,∠C=90°,AB=7,BC=5,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sinA=5/7 B. sinB=5/7 C. tanA=2√6/5 D. tanA=5/7 选做题: 2. 计算: (1)8sin260°+ tan 45°- 4cos 30°; (2)tan260°+ cos230°- sin245°tan 45°. 【综合拓展类作业】 3. 如图,在 Rt△ABC 中,∠C=90°,AC=8,tan A= ,求:sin A、cos B 的值.
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 如图,梯子(长度不变)跟地面所成的锐角为∠A,关于∠A的三角函数值与梯子的倾斜程度之间,叙述正确的是 ( ) A.sin 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B.cos 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C.tan A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D.陡缓程度与∠A的三角函数值无关 选做题: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 sin30°cos30° (2)3tan30°-tan45°+2sin60°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在 △ABC 中,∠A=30°, 求 AB.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九 设计者
教材版本 华师大版 册、章 上册第二十四章
课标要求 1.通过观察、测量等实践活动发现并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并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3.能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问题.
内容分析 本章是华东师大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在初中数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连接初中几何与三角函数学习的桥梁,为后续数学学习铺设了坚实的基石.本章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主要分为测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及解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关键部分,每一部分都承载着独特的教学意义与学习价值.测量作为本章的开篇,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回顾与应用,也是引入后续概念的基础.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学会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准确获取数据,理解测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打下实践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将深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如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这些性质不仅是几何学的基础,也是解决各类直角三角形问题的关键.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结构特征,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将学会如何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函数来求解各种直角三角形问题,包括边长计算、角度测量等.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数学建模思想和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理论如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勾股定理等.2.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3.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问题.4.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包括已知两边求第三边、已知一边一角求其他边和角等.(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过程理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特殊角的性质,及其性质理解并会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学生往往难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导致解题困难.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及课时安排 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教材特点:本章的新知内容主要围绕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展开。这些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还引入了三角函数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为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具体来说,学生将学习直角三角形中的特殊性质,如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包括求未知边长和角度。这些内容相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练习。(三)教学设计思路:1.学生学习能力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数学任务,如简单的计算、证明等。面对本章的新知内容,尤其是三角函数的引入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复杂方法,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一方面,三角函数的抽象性较高,学生需要时间来适应和理解;另一方面,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涉及多个步骤和公式的运用,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差异化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2.学习障碍突破策略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展示、模型操作、动态软件演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直观认识。例如,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注重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方法。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逐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公式求解,并总结解题步骤和技巧。加强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巩固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熟练度。练习题目应涵盖不同难度层次,既有基础题也有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反馈学生的错误,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公式,加强基础训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更强的题目,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解题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互助中共同进步。应用实际情境:将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如测量高度、计算距离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课时安排课时编号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24.1测量124.2解直角三角形124.3.1 锐角三角函数124.3.2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124.4解直角三角形1
达成评价 课题课时目标达成评价评价任务224.1测量1.利用前面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初步接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使学生经历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探索、实际测量和计算,归纳、总结出测量高度的不同方法.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懂得数学来源于实际并用之于实际的道理.2.掌握探索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任务一:探究测量距离的几种方法.任务二:例题精讲,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对数学实践活动的原理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24.2解直角三角形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能灵活运用.2.继续学习几何证明的分析方法,懂得推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知道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体会研究图形性质的方法.2.培养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构建知识的能力.任务一: 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任务二:探究新知,探索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任务3:例题精讲,使学生对逻辑思维产生兴趣,在积极参与定理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综合意识.24.3.1 锐角三角函数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概念,会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能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三角函数值.1.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进一步体会变化与对应的函数思想.2.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任务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任务2:例题精讲,会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4.3.2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1.知道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根据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会使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或根据三角函数值求锐角.2.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学会应用方法.?1.能用计算器进行有关三角函数值的计算.2.体会三角函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任务1:掌握用计算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任务2:例题精讲,掌握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时要注意按键顺序.24.4解直角三角形1.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2.理解仰角、俯角的含义,掌握坡度与坡角的关系,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与坡度有关的实际问题.1.会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把形和数结合起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讨论,以及对解直角三角形所需的最简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2:巩固例题,能解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单元教学设计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4.3.1 锐角三角函数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引入 如图,站在离旗杆 BE底部10米处的点D,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AB与水平线的夹角∠BAC为34°,并已知目高AD为1.5米,便可计算旗杆的高度. 你知道计算的方法吗?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接着探究上面的问题,可得在Rt△ABC 和Rt△A′B′C′中,因为∠C=∠C′=90°,∠A=∠A′=α,所以Rt△ABC∽Rt△A′B′C′, . 这就是说,在Rt△ABC中,当锐角∠A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思考】 一般情况下,在Rt△ABC中,当锐角∠A取其他确定的值时,∠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还会是一个固定的值吗? 【探索】观察下图 易知 Rt△AB1C1∽ Rt△AB2C2 ∽ Rt△AB3C3 则=,==. 同样可以发现,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都是一个定值. 【归纳】在Rt△ABC中,∠C=90°,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 A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是锐角∠A的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锐角∠A的函数. sin A==, cos A==, tan A= =, 以上分别叫做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锐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 00. 【注意】sin A、cos A、tan A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学习任务二】 例1 如图,在 Rt△ABC 中,∠C = 90°,AC = 15,BC = 8,试求出∠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学习任务三】 【思考】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分别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1)30°、60°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30°所对的直角边长为a,那么斜边长为2a, 另一条直角边长=, ,,. ,,. (2)45°角的三角函数值 设45°的三角函数值两条直角边长为a,则斜边长=. ,cos45°=,tan45°=. 总结: 例2求值:sin 30°·tan 30°+ cos 60°·tan 60°. 【学习任务四】课堂练习 必做题: 1.已知在Rt△ABC中,∠C=90°,AB=7,BC=5,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sinA=5/7 B. sinB=5/7 C. tanA=2√6/5 D. tanA=5/7 选做题: 2. 计算: (1)8sin260°+ tan 45°- 4cos 30°; (2)tan260°+ cos230°- sin245°tan 45°. 【综合拓展类作业】 3. 如图,在 Rt△ABC 中,∠C=90°,AC=8,tan A= ,求:sin A、cos B 的值.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 如图,梯子(长度不变)跟地面所成的锐角为∠A,关于∠A的三角函数值与梯子的倾斜程度之间,叙述正确的是 ( ) A.sin 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B.cos A的值越大,梯子越陡 C.tan A的值越小,梯子越陡 D.陡缓程度与∠A的三角函数值无关 选做题: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 sin30°cos30° (2)3tan30°-tan45°+2sin60°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在 △ABC 中,∠A=30°, 求 A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