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秋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3.1 整理房间【教材分析】《整理房间》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分类”单元开篇内容,在学生学前积累一定生活经验基础上,正式将生活中常见 “分类整理” 行为转化为系统数学认知与探究活动,是数学走进生活、服务生活的典型体现,教材开篇呈现 “淘气房间” 杂乱实景图,衣物、玩具、书籍随意摆放,床铺未整、桌椅凌乱,契合儿童熟悉生活场景,易引发情感共鸣与探究兴趣,自然导出 “整理” 需求,让学生直观感受分类整理对生活便利性、有序性价值,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改善生活要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如:书店、商店、超市等等,学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场所出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充分创设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体会分类的方法、含义和作用。【教学目标】1. 借助整理房间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2. 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初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能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整理分类。【教学难点】观察、比较、交流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一、链接导入【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1.播放视频。2.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乔治的房间吗?你们都有自己的房间吗?我们一起去看看淘气和笑笑的家是什么样吧!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理解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任务一:理解分类的意义和分类方法1.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你更喜欢谁的房间呢?2.引导观察笑笑房间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预设:整理柜上层放玩具,中层放文具,下层放服装。3.小结:把同一类的物品放一起的整理活动,就是对物品进行分类。4.提问:像这样分类整理后,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5.教师归纳:分类整理后的房间内不仅整洁,而且方便,无论想找什么物品,都可以快速找到。6.提问:淘气的房间好凌乱啊!你能帮助淘气整理房间吗?预设1:把在学校需要用的书和本放在书包里,其余的书和本放在柜子的上层。预设2:把笔装在文具盒里,装好后也放在书包里,再把书包放在桌子上。预设3:把篮球、足球、魔方和玩具熊放在柜子的中层。预设4:把上衣、裤子叠好,放在柜子的最下层,袜子放在衣服的上面。预设5:把床整理好,椅子放在桌子的下面。任务二:列举生活中分类现象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属于分类呢?预设:生活超市、图书分类、垃圾分类……易错提示:分类一定要有标准的。三、课堂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教材P44“练一练”第1题。2.教材P44“练一练”第2题。3.教材P44“练一练”第3题。4.(能力拓展)它们可以怎么分。5.(思维训练)找出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放到篮子里。四、总结评价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2.学习评价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板书设计】整理房间1.分类的含义:在一堆物品中,把具有相同特征或用途的物品放在一起。2.分类的方法:分类时先判断所给的物品中哪些具有相同的特征、用途等,再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分类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学好分类对学生后续认识数、发现数的特征、认识图形的特征以及正确认识统计图都有重要的铺垫作用。本课创设了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帮淘气整理房间),通过整理,让学生感到实际生活中分类的作用。不足之处:学生实际动手分实物的机会过少。教学建议: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但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