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课题名称 3.1.3开花和结果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人教(2024)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被子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解答种子的由来,还能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理解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以及花与果的关系。此外,本节课还突出了花的结构以及受精、结果的重点描述,让学生认识到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视频和模型帮助学生形成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性过程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因此,《开花和结果》这节课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绿色开花植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教学分析 本节课关于开花和结果的教学是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关键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殖生长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通过详细阐述花的结构、传粉机制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植物生命周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直观展示、实验操作和讨论互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深化对自然界生命奥秘的认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花的主要结构:识别花瓣、花蕊(雄蕊和雌蕊)、花托等结构,并理解花蕊作为花最重要结构的原因。 2.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理解花粉从花药传到雌蕊柱头,以及精子如何到达胚珠内部完成受精的过程。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明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花蕊结构的详细观察:特别是雌蕊和雄蕊的详细结构,学生可能难以全面认识。 2.传粉和受精的详细过程:学生对花粉传到雌蕊柱头后精子如何到达胚珠内部的过程,以及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可能不清楚。 3.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学生对子房如何发育成果实,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各结构变化可能不了解。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一学习阶段,对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过程充满好奇,尤其是对开花这一美丽而短暂的现象以及随后结果的过程表现出浓厚兴趣。然而,由于缺乏对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理解,学生往往难以将开花与结果这两个看似独立的现象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认知。因此,教学时应注重通过直观的实验观察、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和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深入理解花的结构、传粉受精机制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索热情和环境保护意识。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 形成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生命过程的理解,认识到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花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科学思维 发展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理解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3.科学探究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如通过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 4.社会责任 认识到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环保意识,懂得关爱生命,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很好 一般 不好科学知识 1 明白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知识。2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能力 通过探究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过程,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和分析结果,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 了解种子萌发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小组评价表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总分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中国十大名花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导入新课,接下来通过实验探究花的结构,通过花的结构模式图认识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它的功能。明确雌蕊和雄蕊是花中最重要的部分,紧接着介绍雌蕊模式图。然后讲述传粉和受精相关知识。接下来强调果实发育的关键步骤。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开花和结果对植物繁衍的重要性以及这一自然现象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流程 1.通过实验探究花的结构 2.通过花的结构模式图认识花的结构和功能。 3.讲授传粉和受精的关键步骤。 4.讲述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激趣 导入 首先欣赏中国十大名花 生活经验导入:花朵那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还有不少植物的花并不具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通过采用用生活经验作事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知识探究 花的结构 传粉和受精 果实和种子得形成 实验·探究:花的结构 实验目的 解剖一种或多种植物的花,观察并说出花的结构。 材料用具 桃花(杏花或其他类似的花)、镊子、刀片、放大镜等。 方法步骤 ①取一朵桃花,仔细观察它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②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结构特点。③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在放大镜下观察花药里面的花粉。④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在放大镜下观察子房里面的胚珠。 桃花的结构 讨论: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 为什么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传粉: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到柱头上。植物传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叫作自花传粉。小麦、水稻、豌豆都能进行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叫作异花传粉。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 【图片展示】展示自花传粉的花:水稻花,小麦花,豌豆花。 异花传粉的花:虫媒花:传粉时需要昆虫帮助的花;风媒花:传粉时只需依靠风帮助的花 生活中的现象 有的花并不结果,如黄瓜、南瓜、丝瓜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请解释这种现象。 答:因为这些植物是开单性花。且一般情况下,雄花的数量多于雌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 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卵细胞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播放视频】受精。 根据视频描述受精的过程:1.花粉管萌发→2.花粉管伸长→3.完成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现象。 受精过程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 【图片展示】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说的是什么?它们分别是花的哪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 生活中的现象 为什么有些植物的一个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而有些植物的一个果实里有许多粒种子? 这与它们子房里胚珠的数量有关,一个胚珠形成一颗种子,多个胚珠就形成多粒种子。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熟悉实验流程。 学生仔细阅读课本,进行实验。 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花的结构等新内容。记录重点笔记。 学习新概念。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发表自己关于合理施肥的见解。 学生认真学习,梳理清楚受精过程,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 用动画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整个过程 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本节课重点知识。 让学生拓展视野,学习课外知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课堂 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索了植物生命周期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开花与结果。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开花是植物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花朵作为植物的生殖器官,通过复杂的结构和机制促进传粉,而传粉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植物能否顺利进入结果阶段。结果则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关键步骤,它见证了从受精卵形成到果实成熟的全过程,不仅保护了种子免受外界伤害,还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种子的传播,确保植物种群的延续。这一系列精妙的过程,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智慧与和谐,也激发了我们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主要知识,进一步巩固新知。作业 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找一找生活中的种子和果实板书 设计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