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等比数列的概念》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等比数列的概念》 教案

资源简介

高中数学选修性必修二第四章4.3.1《等比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廖心阳
4.3.1等比数列的概念
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2019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数列》,主要学习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中项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主要内容,它与数学课程的其它内容(函数、三角、不等式、概率与统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是今后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是数列模块的高频考点,因此该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师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类比等差数列的研究过程,自主探究等比数列,让学生经历等比数列定义的形成和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类比推理的数学思想,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类比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整体代换思想。
教学时数:1学时。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中项和通项公式,教师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比数列的定义、等差中项和通项公式,学生接受度较高。但是这节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要求较高,而我班学生在该方面较为薄弱。因此,本节课采用低起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热情地启发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取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考,本节内容采用“三环四自”教学模式,并使用AI赋能实施数据驱动精准教学。
教学方法:“三环四自”教学模式、类比学习法。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类比等差数列,理解等比数列和等比中项的定义; 掌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体会类比、转化、整体和方程思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应用能力,以及大胆猜测、敢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数学解释,培养学生“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 A. 数学抽象:等比数列及中项定义; B. 逻辑推理: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推导; C. 数学运算:等比数列公式的运用; D. 数学建模:等比数列的函数特征。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细菌分裂”小视频,H5动画,希沃白板,畅言智慧课堂,智学网,翻页笔。
课前任务:请完成第1-4题并上传智学网。
1、回忆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中项和通项公式,完成学案中相应填空。
回忆指数幂运算公式,并完成相应题目(n、m∈R)。
anam gy ugiu; gy ugiu.
方程42x-1=16的解是( ).
A. B. C.1 D.2
(3) 若2x7,2y6,则4x-y( ).
A. B. C. D.
3、找规律并完成填空,猜测第n项(n∈N )的值。
(1) 2,4,8,16,32,11 1; (2) 16,8,4,2,1,1 11 ;
(3) 9,3,1,,,11 1; (4) 1,2,4,8,16,11 1.
4、探究思考
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细菌每20分钟通过分裂繁殖一次(每个细菌都分裂成两个),探究一个细菌经过一天时间分裂产生的细菌个数。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以小视频“细菌分裂”引入。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细菌每20分钟通过分裂繁殖一次(每个细菌都分裂成两个),探究一个细菌在一定时间内分裂产生的后代个数。 创设情境,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激发学生对于探索等比数列的兴趣。 利用小视频和H5动画美观生动,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知探究 (二)新知探究 探究1:等比数列的定义 【问题1】类比等差数列,你认为可以通过怎样的运算发现课前任务3的数列取值规律? 【课前任务】 学生已完成课前填空任务,课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类比等差数列特征发现等比数列特征,并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 通过类比等差数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等比数列的规律特征,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问题2】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你能从上述数列的规律中抽象出这类数列的定义吗?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文字语言一般地,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一般地,若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符号语言an+1an d (n∈N ) (n∈N )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等差数列定义,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培养学生高度概括总结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学生活动1】概念辨析:下列数列是否是等比数列?如果是,请指出它的公比。 【学生活动1】 6组同学思考对应题号的问题,依次回答。 【学生自主总结】 辨析等比数列的内涵与外延,学生自主探索等比数列的限制条件,加深对等比数列定义的理解。
探究2:等比中项 【学生活动2】已知以下数列为等比数列,请完成填空: 4,1 11,9; (2) 4,1 11,9. 【师生活动】 学生回答。教师利用“随写板”辅助推导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
新知探究 【问题3】类比等差中项,如何定义等比中项 等差中项等比中项文字语言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符号语言2A ab (唯一)G ab (两个)
通过类比等差中项,引导学生由定义获得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分析二者不同之处,对比记忆,加深印象。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
【追问】4和9是否有等比中项? 【学生自主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等比中项的注意点。
【学生活动3】利用“等比中项”相关知识完成课本P29例1:已知等比数列{an}的第4项和第6项分别为48和12,求{an}的第5项。 【师生活动】 学生口述,教师利用“聚集”功能在白板书写。 巩固等比中项的求解方法:已知三个数构成等比数列,则知二求一(方程思想)。
探究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4】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你能自主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吗?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推导过程 等号左右累加可得: an a1(n1)d () 当n1时,上式成立 等号左右累乘可得: an a1qn-1 () 当n1时,上式成立通项公式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 an a1(n1)d (n∈N )首项为a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 an a1qn-1 (n∈N )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类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生活动4】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相关知识完成课本P29例1。 【师生活动】 学生尝试做题,上传作答过程,学生纠错,教师示范书写格式。 “试错-纠错-救错-究错”,高效触发学生思考。利用多种方法求解,引导学生体会方程思想和整体代换思想,引导学生做题时选择合适的方法降低计算量。
【学生活动5】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相关知识完成课本P30例2:已知等比数列{an}公比为q,用{an}的第m项am表示an。 【学生自主归纳】 由特殊到一般补充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变形公式。
知识应用 (三)知识应用 【学生活动6】分组完成练习,具体要求如下: 分组要求具体任务第1-3组【练习1】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4,an128,q2,求n。第4-6组【练习2】等比数列{an}中,已知a316,a6128,求an。
【练习2变式】等比数列{an}中,已知a28,a6128,求an。 【师生活动】 教师拍摄学生作答过程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纠正答题格式。 巩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涉及4个量a1,an,n,q,知三求一。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的核心素养,渗透方程思想和整体代换思想。
随堂检测 (四)随堂检测 1. [基础练习]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满足a1=3a3+2a2,则公比q=( )。 A.1 B.1或 C. D.1或 2. [综合练习] 已知不等式x2-5x-6<0的解集中存在三个整数,它们构成等比数列{an}的前三项,则数列{an}的第四项是( )。 A.8 B. C.8或2 D.8或 【师生活动】 教师设置“全班作答”,学生利用平板上传答案。教师根据答题情况进行讲评。 通过基础练习重在巩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掌握,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渗透方程思想。 综合练习结合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在等比数列概念的基础上提升难度,同时考查了数列的有序性。考查学生融会贯通能力和分类讨论能力。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知识梳理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定 义an+1an d (n∈N ) (n∈N )中项公式2A ab (唯一)G ab (两个)通项公式ana1(n-1)d (n∈N )an a1qn-1 (n∈N )变形公式anam(n-m)d (m,n∈N )anamqn-m (m,n∈N )
2、思想方法:类比推理、化归思想、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分类讨论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梳理知识脉络,与等差数列相关知识进行对比记忆,有利于将本单元知识进行串联,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回归情境 (六)回归情境 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细菌每20分钟通过分裂繁殖一次(每个细菌都分裂成两个),探究一个细菌经过一天时间分裂产生的细菌个数。 【探究思考】 思考1:联系函数知识,可以选择什么函数模型描述细菌分裂现象? 思考2:当细菌由1个分裂成不少于n个时,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课前探究思考题,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 回归情境,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符号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巩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同时,用数学特有的方式进行育人,实现了立德树人。 思考题回扣问题情境,指引学生后续学习方向,为下节课等比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做铺垫。
作业布置 (七)作业布置 【必做】 智学网个性化作业; 【选做】 1、等比数列{an}中,已知a1a320,a4a6160,求公比q. 2、已知 1,a,b,c, 9构成等比数列: 求ac和b的值; (2)b是否为 1和 9的等比中项?请说明理由; (3)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在大数据学情分析的支持下,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数据(互动参与度、表扬次数、测试成绩、薄弱点)布置作业,智学网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删减推送个性化作业(必做),有效助力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学生提交作答后即可查看解析,自主订正反思,还可以完成智学网推送的薄弱知识点相似题进行自主提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等比数列定义、等比中项和通项公式的理解。 选做题则引导学生提前探索等比数列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内容做铺垫。
教学反思 理论与实际结合,实现立德树人价值观的传递。本节课由近期“全国都在咽喉炎”出发,最终回到“以强健之体魄,驻健康之中国”,呼吁学生勤防护、多锻炼,强国有我,躬身先行。 实现跨学科交流。本节课开头创设“细菌分裂”情境,与生物学科产生联动。结尾利用数学新知将生物情境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知识建模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使用丰富。本节课开头调用畅言智慧课堂资源库H5动画辅助情境的创设;通过屏幕推送功能,将PPT实时呈现在学生平板;使用聚焦功能,截取电子教材的题目至白板进行书写;在随写板完成草稿和简便计算。一键“全班作答”让学生进行平板答题,对当堂知识点进行检测和巩固。学生每答完一题教师及时反馈正确答案,点赞做对的学生,并进行讲解和易错点强调。即做即反馈以及表扬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同时配合着截图分享教师板书,学生课堂专注度较高。该方法能较好的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有利于课堂知识点消化和吸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深刻落实“三环四自”教学模式。课前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源,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明确知识概况。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类比已经学过的等差数列研究过程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中项和通项公式及变形式。重视深度学习,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自主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借助畅言智慧课堂的“全班作答”功能,实现学生个体答题的实况展示、教师点评和生生互评,激活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建构思维导图,在知识的归纳与消化中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课后在大数据学情分析的支持下,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数据(互动参与度、表扬次数、测试成绩、薄弱点)布置作业,智学网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删减推送个性化作业(必做),有效助力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学生提交作答后即可查看解析,自主订正反思,还可以完成智学网推送的薄弱知识点相似题进行自主提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等比数列定义、等比中项和通项公式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