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认识方程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认识方程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
1 认识方程
用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5箱苹果重m kg,每箱重 kg ;
(2)一个数比a的2倍小15,则这个数为 ;
(3)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的52%,则女生人数是 ,男生人数是 ;
(4)某班有a名学生,现把一批图书分给全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4本,还缺25本,则这批图书共 本.
2a-15
0.52x
0.48x
(4a-25)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一些字母来表示数,从而列出一些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也试着用字母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复习回顾
在班级秋游活动中,全体学生和老师共购买了 45 张门票,学生票每张10 元,成人票每张 15 元,师生总票款为 475 元.你知道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吗 购买学生票和成人票的票款分别是多少
(1)这个问题涉及哪些量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涉及到的量:学生、老师的人数及总人数,学生、老师的门票的总票款,学生票和成人票单价.
等量关系:
学生票款=学生人数×学生票单价
成人(老师)票款=成人人数×成人票单价
学生票款+成人票款=总票款
合作探究
在班级秋游活动中,全体学生和老师共购买了 45 张门票,学生票每张10 元,成人票每张 15 元,师生总票款为 475 元.你知道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吗 购买学生票和成人票的票款分别是多少
(2)如果设学生人数为x,那么师生总票款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设学生人数为x,则老师人数为(45-x).
师生总票款=10x+15(45-x).
(3)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10x+15(45-x)=450
合作探究
10x+15(45-x)
尝试思考
1.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5850m2,长比宽多25m.
(1)这个问题涉及哪些量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涉及到的量: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
等量关系:长=宽+25,面积=长×宽.
(2)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m,那么操场的面积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
x(x+25)
(3)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x(x+25)=5850
尝试思考
2.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
(1)这个问题涉及哪些量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涉及到的量:甲乙两地距离,原来、实际的行走速度,原来、实际行走的时间.
等量关系:
实际行走速度=原计划行走速度+1,
提前到时间=实际时间-原计划时间.
尝试思考
2.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
(2)如果设张叔叔原计划每小时走xkm,那么他比原计划提前的时间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
(3)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归纳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10x+15(45-x)=450
x(x+25)=5850
这些式子都是方程!
①都是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相等的量;
②这些式子都是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表示量相等的等式称为方程.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m.
列出方程:
等量关系:
开始的高度+长高的高度=1m
40+5x=100
做一做
观察思考
40+5x=100
小组合作
1.这几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2.每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多少?
3.等式的两边有什么共同点?
1个
1次
都是整式
10x+15(45-x)=450
一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
(一次)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3.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40+5x=100
10x+15(45-x)=450
归纳
思考交流
你能求出满足方程 10x+15(45-x)=475 的未知数x的值吗
你是怎样得到的 与同伴进行交流.
当x=40时,左边=10×40+15×(45-40)=475,右边=475,
左边=右边
一般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如:x=40就是方程10x+15(45-x)=475 的解.
例1
分析
一元一次方程需要满足: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③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不是等式
不是整式
不是等式
不含未知数
次数不是1
含有2个未知数
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例2
x=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10-x)=20
(2)2x2+6=7x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将数值代入,若左边=右边,则是方程的解,若左、右两边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
分析
解:(1)3×2+(10-2)=14,14≠20,即左边≠右边.
(2)2×22+6=14,7×2=14,左边=右边.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 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设甲队胜了x场,平了(10-x)场,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3x+1×(10-x) =22
其中是方程的是____________,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②③④⑤
②③
方程:
方程的解:
认识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表示量相等的等式称为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再见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 认识方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3.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
4.通过列方程的过程,体会数学的方程模型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用式子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5箱苹果重m kg,每箱重________ kg ;
(2)一个数比a的2倍小15,则这个数为 ;
(3)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的52%,则女生人数是 ,男生人数是 ;
(4)某班有a名学生,现把一批图书分给全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4本,还缺25本,则这批图书共 本.
预设答案:
(1)
(2)2a-15
(3)0.52x;0.48x
(4)(4a-25)
总结: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一些字母来表示数,从而列出一些数量关系,今天我们也试着用字母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感受可以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意义,为本节课学习方程奠定基础.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在班级秋游活动中,全体学生和老师共购买了 45 张门票,学生票每张10 元,成人票每张 15 元,师生总票款为 475 元.你知道学生和老师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吗 购买学生票和成人票的票款分别是多少
(1)这个问题涉及哪些量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预设答案:
涉及到的量:学生、老师的人数及总人数,学生、老师的门票的总票款,学生票和成人票单价.
等量关系:学生票款=学生人数×学生票单价,成人(老师)票款=成人人数×成人票单价,
学生票款+成人票款=总票款.
(2)如果设学生人数为x,那么师生总票款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__.
预设答案:
设学生人数为x,则老师人数为(45-x).
师生总票款=10x+15(45-x)
(3)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预设答案:10x+15(45-x)=450.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设未知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尝试思考】
1.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5850m2,长比宽多25m.
(1)这个问题涉及哪些量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2)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m,那么操场的面积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
(3)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预设答案:
(1)涉及到的量: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
等量关系:长=宽+25,面积=长×宽.
x(x+25),
x(x+25)=5850.
2.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
(1)这个问题涉及哪些量 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2)如果设张叔叔原计划每小时走xkm,那么他比原计划提前的时间可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
(3)你能得到怎样的表示量相等的式子
预设答案:
(1)涉及到的量:甲乙两地距离,原来、实际的行走速度,原来、实际行走的时间.
等量关系:实际行走速度=原计划行走速度+1,
提前到时间=实际时间-原计划时间.
(2)
(3)=.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式子,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
【归纳】
10x+15(45-x)=450,x(x+25)=5850,-=
提出问题:这些式子都是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预设答案:
①都是用不同的代数式表示相等的量;
②这些式子都是等式.
小结:
含有未知数的表示量相等的等式称为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敢于表达的学习态度,明确方程的含义及注意事项.
【做一做】
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等量关系:开始的高度+长高的高度=1m.
提示:1m=100cm.
预设答案:
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m.
列出方程:40+5x=100.
【观察思考】
40+5x=100,10x+15(45-x)=450.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小组合作】
1.这几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2.每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多少?
3.等式的两边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答案:
1.这几个方程中,各含有1个未知数;
2.每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3.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
【归纳】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3.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与思考,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归纳的学习习惯.
【思考交流】
你能求出满足方程 10x+15(45-x)=475 的未知数x的值吗 你是怎样得到的 与同伴进行交流.
预设答案:
当x=40时,左边=10×40+15×(45-40)=475,右边=475,
左边=右边.
一般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如:x=40就是方程10x+15(45-x)=475的解.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交流,得到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概念.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例1 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1; (2) 3a+9>15;
(3) 2x+1; (4) 2m+15=3;
(5) 3x-5=5x+4; (6) x2+2x-6=0;
(7) 2+17=19; (8) -3x+1.8=3y.
分析:
一元一次方程需要满足:
①含有一个未知数;
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③等式两边都是整式.
答案:
(1)不是整式,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不是等式,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3)不是等式,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4)是一元一次方程.
(5)是一元一次方程.
(6)次数不是1次,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不含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8)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例2 x=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10-x)=20;
(2)2x2+6=7x.
分析: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将数值代入,若左边=右边,则是方程的解,若左、右两边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
答案:
(1)3×2+(10-2)=14,14≠20,即左边≠右边.
(2)2×22+6=14,7×2=14,左边=右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方程的解的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 巩固新知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随堂练习】
1. x=1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
A. 1-x=2
B. 2x-1=4-3x
C. =x-2
D. x-4=5x-2
答案:B
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在一卷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
你能求出问题中的“它”吗?
(2)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甲队与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 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答案:
(1)设它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x+x=19
(2)设甲队胜了x场,平了(10-x)场,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x+1×(10-x) =22
3. 下列方程:
①x-2=;②3x=11;③=5x-1;
④y2-4y=3;⑤x+2y=1
其中是方程的是_________,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②③④⑤;②③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