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3.2细菌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3.2细菌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2024秋生物七上 《细菌》教学设计
第二节 细菌
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等),为学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打下基础,也为学习(细菌性)传染病知识提供理论依据。
学情分析
学生熟悉舒肤佳的广告词,但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和结构较为陌生。在教学中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进而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细菌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体。
科学思维 1.观察不同形态细菌的结构图,归纳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比较细菌、动物、植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归纳它们的异同点。
探究实践 制作细菌的模型,明确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
态度责任 通过细菌数量计算,认识到讲究集体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相关资料和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提出相关问题:我们为什么吃饭前要洗手呢?由此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1.多媒体展示电子显微镜下几种细菌的形态,教师讲述几种细菌的形态,学生要能够根据名称判断细菌的形态。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8观察·思考“细菌的基本结构”,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认识和绘制细菌的结构,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探讨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一起完成表格。
细菌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基本结构 细胞壁 有 — 有
细胞膜 有 有 有
细胞质 有 有 有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 有
特有结构 荚膜、鞭毛 — 叶绿体、液泡
  教师补充:荚膜和鞭毛属于细菌的特殊结构,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菌有鞭毛,有的二者都有,有的二者都没有。
3.尝试让学生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能够像绿色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提示: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教师讲述: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4.多媒体播放细胞分裂的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在分裂的细菌和已经完成分裂的细菌,了解细菌的分裂生殖。(出示计算细菌个数的公式:1个细菌分裂n次后的数量为2n个。)
5.多媒体展示芽孢的图片,结合教材P109的内容,讲述: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在恶劣环境下,一个细菌产生一个芽孢,条件适宜时恢复为正常的细菌细胞,在数量上无变化。
6.教师总结:细菌的生殖特点:细菌个体小,易携带;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能形成芽孢,度过不良环境。
教师过渡: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细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细菌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的关系呢?接着,我们一起来探究。
探究二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阅读教材P109图2-34,描述细菌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和危害?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人类对细菌利用的图片和实例。
提示:利用醋酸菌制醋;利用乳酸菌生产酸奶、泡菜;利用棒状杆菌生产味精;利
用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甲烷菌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产沼气;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合成维生素。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人类对细菌的利用。再请大家说说细菌有哪些危害?
多媒体展示细菌危害人类的图片和实例。
提示:使食物腐败变质,引起传染性疾病。
2.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利用细菌提高的我们的生活品质,但细菌也可能危害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发挥细菌的优势,减轻细菌带来的危害。
3.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细菌模型,明确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完成当堂演练。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当堂演练
见课件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对比与分析,特别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通过对比加深学生的认识。由旧的知识通过分析得出新知,如由细菌的结构推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