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下单元作业设计单教材版本 苏教版 课题名称 《认识0》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基 础 性 作 业 窝里有几只鸟,请填一填。 在直尺上填一填。 先描一描,再写一写。 1.在学生初步认识“0”,理解其表示“没有”或“起点”“开始”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图画、实物、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0”所代表的概念。 2.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0”来表示“没有”或“起点”“开始”,如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标记。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提 升 性 作 业 请你帮助小青蛙跳一跳吧! 连一连。 开关上的( )表示关闭。尺子上的( )表示起点。 1.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一些稍具挑战性的题目,如通过比较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让学生理解“0”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分界线等。 3.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0”的应用实例,如开关、直尺上的“0”等,并尝试解释其含义。这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拓 展 性 作 业 7、下面是用点子图表示的小林家的电话号码。 他家的电话号码是: 8、小明说,我们已经学习和认识了0~5,共5个数,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 为什么 1.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将“0”的概念与生活中的数相结合,借助点子图,让学生认识到“0”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 评价量表: 水平一: 不能理解题目的含义,不能将点子图所代表的数字写出。 水平二: 能理解点子图中所表示的数字是什么。不能按顺序写出,或是出现漏写数字的情况。 水平三: 完全理解题目要求,准确写出电话号码。教材版本 苏教版 课题名称 《5以内的加法》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基 础 性 作 业 看图补充算式。 画一画、算一算。 看图列式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 1.让学生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计算。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准确、快速算出5以内的加法题目,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具体情境或图形展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过程。有助于学生从直观感知到抽象理解的过渡。 3.通过画、看图列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提 升 性 作 业 想一想,填一填。 小兔分房(连一连)。 把得数大于2的涂上红色,得数小于3的涂上绿色。 1.学生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计算速度。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加法知识,并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通过设计一些需要逻辑推理的加法题目,如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未知条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拓 展 性 作 业 你知道下面的图形代表几吗? 1.深化理解加法运算规律,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问题所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的本质特征。 2.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道加法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评价量表: 水平一: 看到题目后,学生无从下手,不明白题目的意思。 水平二: 能够单独填出每个算式,但是不明白每种图形只能表示同一个数字,不能全面思考。 水平三: 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多次尝试,能够正确写出结果。 水平四: 完全清楚题目要求,思路清晰,有步骤,有方法,能够写出正确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